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百科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成立于云南师范大学建校之初。1998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教育学院两校合并,成立新云南师范大学,在三个校区设立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学府路校区和龙泉路校区的3个分馆组成。 2012年校区整合后,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呈贡主校区图书馆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2个分馆组成。三校区图书馆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截至2013年7月,全校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件),中外文数据库42个,139·52万册电子图书。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图书馆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以“人文、数字、生态和开放”为特色,以服务研究型图书馆为特质,以“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省内先进”为努力方向,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云南文化强省建设为目的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
2020年10月,入选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沿革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第一任馆长由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袁复礼兼任。同年11月增设师范学院并建立图书馆,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迁,师范学院留滇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图书馆随之易名,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图书馆。1984年4月,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易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并沿用至今,1998年7月,学校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并在一二一校区、学府路校区和龙泉路校区分别设立图书馆。2012年随着学校的进一步整合,学府校区、龙泉校区成功对外置换,两校区的图书馆随之消失,藏书也随之被搬迁到呈贡校区图书馆内。图书馆由呈贡主校区图书馆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组成。
地位
图书馆为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常务理事长单位,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图书馆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以“人文、数字、生态和开放”为特色,以服务研究型图书馆为特质,以“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省内先进”为努力方向,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云南文化强省建设为目的的发展思路,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7月,全校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件),藏书量为省内高校之首。图书馆购置重要的中外文数据库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知识库、国研网等,外文数据库elsevier sd、sci、jcr、wiley、springerlink、mathscinet、ebsco、proquest、gale和国道教育等为核心数据资源。此外,图书馆还购置了139·52万册电子图书,包括方正apabi、超星、书生之家、金图和维思博文等。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馆藏管理
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创造和谐,优质服务”为馆训,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努力做到:
(一)文献布局合理,集藏、借、阅、咨为一体,实行全开架服务模式,成为“云南省高校文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主要成员,实现了区域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二)为读者提供通借通还、电子资源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论文收录引用检索、影响因子查询、咨询解答、文献推荐购买等多层次服务。
馆际交流
图书馆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云南省文联,特别是省作家协会开展作家进行校园、文献资源建设等合作,建成国内唯一的“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服务云南文化强省建设;帮扶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建设,开展“合作共建”工作,为其提供技术、管理支持;接待省内大批中小学生的参观,对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播先进文化。
在建设发展中,图书馆还强化国际合作的意识,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合作共建“昆明中日交流之窗”,日方提供日文文献和一定经费,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员,为在昆大学生和有兴趣了解日本文化者提供文献支持,通过举办口语角、学术讲座、日本文化体验等活动,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开放时间
校区 | 库室名称及位置 | 服务时间 |
- | 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南103) | 周一至周五8:40-11:3014:30-17:30 |
电子阅览室(南101) | 周一至周日8:40-11:3013:00-17:3019:00-21:50 |
总服务台(二楼大厅) |
教育科学书库(北231) |
艺术书库(北324) |
文史书库(南308) |
自然科学书库(南408) |
政治经济(北409) |
社会科学书库(北509) |
外文书库(北509) |
期刊阅览室(北508) |
特色文献书库(北701) | 周一至周五8:40-11:3013:00-16:10 |
电子阅览室(南117) | 周一至周日8:40-11:3013:00-17:3019:00-21:50周四系统维护不开放 |
周四上午8:40-11:30,下午属全校业务学习时间、全馆闭馆 |
自习室 | - |
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 | 文学书库203 | 周一至周五8:10-11:4014:40-17:40 |
文科书库207 |
理科书库307 |
期刊阅览室303 |
古籍特藏403 |
电子阅览室407 | 周一至周五8:10-11:4013:00-17:4019:00-21:50 |
自习室 | 全周全天7:30-10:30 |
周四上午8:10-11:40,下午属全校业务学习时间、全馆闭馆 |
公众号主体介绍云南师范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由云南师范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云南师范大学(yu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云南师大”,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
云南师范大学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其师范学院留昆明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8月,云南银行学校并入云南师范大学。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2848亩,馆藏纸本文献41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28万册;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40个科研机构,55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71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4个;有教职工2447人,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295人、硕士研究生8278人、博士研究生492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6000人、留学生449人。
历史沿革
1938年底,为解决云南中等学校师资严重缺失的问题,应云南省教育厅的要求,经教育部批准,西南联大增设师范学院。
1938年12月,师范学院正式上课,学院初建设有7个系,学制均为五年,首任院长为黄钰生,联大将哲学心理教育学系中的教育部分划归师范学院,同月,云南大学教育系并入西南联大教育系。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40个科研机构,55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71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
云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学前教育(师范) |
特殊教育(师范) |
|
教育学(师范) |
应用心理学 |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秘书学(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纪检监察学院 | 法学(纪检监察) |
|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法学 |
社会学 |
|
社会工作 |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哲学 |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 历史学(师范) |
行政管理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
英语 |
|
西班牙语 |
日语 |
阿拉伯语 |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舞蹈学(师范)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 |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师范) |
书法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师范) |
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师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数字经济 |
财政学 |
金融学 |
会计学(中外合作)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审计学) |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广播电视编导 |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统计学 |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学类(师范)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通信工程 |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制药工程 |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技术 |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人工智能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 地理科学(师范)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地理信息科学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旅游管理 |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旅游管理(高职) |
应用化学(高职) |
小学教育(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
泰语 |
越南语 |
缅甸语 |
老挝语 |
柬埔寨语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规模」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4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检测中心 |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 孟加拉湾地区研究中心、缅甸研究中心、柬埔寨研究中心 |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高校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分子工程学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生化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地3区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
云南高校新型智库 | 云南教育决策咨询智库、中国西南周边地缘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智库 |
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 | 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云南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哲社研究基地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云南师范大学校徽标志以三个三角形重叠排列的图形。三个图形分别代表学生、教师、员工,学生要尊师崇真、励志博识;教师要启智树人、修身垂范;员工要律己奉公、勤职重效。这个图形包含着这些道理。
平面几何标识中,直线与锐角结合而成的三角形形象地表现校训“刚、毅、坚”的内涵,倒置三角形形象地表现“卓尔不凡”的个性;倒三角形类似沙漏,有厚积薄发的寓意。而“厚积”方能“学高”,“薄发”需要“睿智”。形似沙漏的倒三角正好体现了校风“学高”、“睿智”的内涵;倒三角要想立住保持稳定必须中正垂直,其蕴涵着“学高身正”方可“为范”的师范精神,而“明德睿智”的前提必须“学高身正”。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6月,云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2848亩,校园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在建万溪冲校区。其中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占地383亩,呈贡主校区占地2647亩。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昆明理工大学,校园成矩形状,东西两端生活区绕行约3·8公里。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祖武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胡金明 |
党委副书记 | 和雪莲 |
党委副书记 | 降富楼 |
副校长 | 孟庆红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牛治亮、甘健侯、陈正权、徐锐、陈飞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孙剑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时期 | 姓名(职务) | 任期 |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时期 | 黄钰生(院长) | 1938——1946 |
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时期 | 查良钊(院长) | 1946——1950 |
昆明师范学院时期 | 徐嘉瑞(师院管委会主任) | 1950·9——1952·10 |
方章(院长、党组书记) | 1952·10——1966·5 |
刘御(党委书记) | 1956·5——1958·9 |
张更生(党委书记) | 1958·9——1959·9 |
胡泮生(党委书记) | 1959·9——1965·5 |
李福均(党委书记) | 1965·5——1966·5 |
王润成(党委书记) | 1972·10——1975·7 |
李成玉(党委书记) | 1975·7——1975·12 |
韩放(党委书记) | 1975·12——1977·1 |
江泉(院长、党委书记) | 1979·1——1979·11 |
卢浚(院长) | 1980·4——1983·9 |
张白林(党委书记) | 1981·2——1983·9 |
云南师范大学时期 | 李祖荫(党委书记) | 1983·9——1986·12 |
吴积才(校长) | 1983·9——1991·9 |
叶涛(党委书记) | 1986·12——1991·9 |
杨和良(党委书记) | 1991·9——1998·8 |
李存俊(校长) | 1991·9——1998·8 |
严建(党委书记) | 1999·1——2003·5 |
伊继东(校长) | 1999·1——2003·5 |
伊继东(党委书记) | 2003·5——2011·2 |
王德强(校长) | 2021·7——2024·4 |
…更多「行政管理」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环境
馆区内现存西南联大时期遗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民主草坪、李公朴先生衣冠冢、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其中,博物馆所辖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景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知名校友
联大后
朱德祥、方龄贵、管开云、高德林、顾家杰、郭镇之、王晓福、张娴、吴卫民、熊术新、张田欣、和福生、李治刚
联大时期
获奖校友
类别 | 姓名 |
---|
诺贝尔奖获得者 | 杨振宁、李政道 |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王希季、杨嘉墀、邓稼先 |
|
|
|
|
|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黄昆、刘东生 |
院士中的西南联大校友
科学院名称 | 学部 | 姓名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哲学社会科学学部 | 王力、向达、吴晗、金岳霖、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冯至、魏建功、罗常培、丁声树(1957年后再未评选) |
数学物理学部 | 马大猷、王竹溪、王湘浩、叶企孙、孙华、罗庚、江泽涵、许宝騄、吴有训、余瑞璜、周培源、赵忠尧、胡宁、段学复、饶毓泰、钱伟长、黄昆、庭燧、张文裕、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李正武、李荫远、肖健、沈元、陈彪、金建中、洪朝生、徐叙瑢、黄祖洽、戴传曾、万哲先、李德平、廖山涛、严志达、应崇福、杨振宁 |
化学部 | 纪育沣、杨石先、张大煜、张青莲、唐敖庆、黄子卿、黄鸣龙、曾昭抡、申泮文、朱亚杰、肖伦、何炳林、汪家鼎、汪德熙、陈茹玉、钱人元、高振衡、曾本熹、蒋明谦、余国琮、张滂、周同惠 |
生物学部 | 刘崇乐、汤佩松、李继侗、吴征镒、张景钺、陈桢、俞大绂、殷宏章、戴芳澜、王世真、王伏雄、邹承鲁、沈善炯、陆宝麟、陈华癸、钮经义、娄成后、裘维蕃、张树政、钦俊德 |
地学部 | 孙云铸、杨钟健、赵九章、冯景兰、傅承义、马杏垣、王仁、王鸿祯、叶笃正、卢衍豪、刘东生、关士聪、池际尚、谷德振、宋叔和、张宗祜、张炳熹、郝诒纯、贾福海、顾知微、郭文魁、郭承基、王恒升、徐仁、陈永玲、涂光炽、陶诗言、黄绍显、董申保、谢义炳、穆恩之、杨起、陈庆宣、陈梦熊、於崇文 |
技术科学部 | 朱物华、刘仙洲、吴学蔺、孟昭英、章名涛、梁思成、蔡方荫、吴仲华、王守觉、王补宣、毕德显、吕保维、刘恢先、李敏华、杨嘉墀、张恩虬、陈芳允、林为干、周惠久、郑哲敏、孟少农、钱钟韩、黄宏嘉、曹建猷、常迥、梁守槃、慈云桂、潘际銮、卢肇均、吴全德、唐稚松、屠守锷、王希季、戴汝为、严陆光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 朱光亚、陈力为、郑哲敏、黄培云、叶铭汉、高鼎三、吴佑寿、韩德馨、李鹗鼎、龙驭球、陈士橹、沈渔邨 |
外籍华裔院士 | - | 陈省身、李政道、林家翘 |
政界
…更多「知名校友」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荣誉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所获荣誉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
2023年 | “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
2021年 | 2016—2020年云南省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拟推荐名单 |
2021年 | 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2021年 | 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名单 |
-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 |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截至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