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40个科研机构,55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71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
云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学前教育(师范) |
特殊教育(师范) |
|
教育学(师范) |
应用心理学 |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秘书学(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纪检监察学院 | 法学(纪检监察) |
|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法学 |
社会学 |
|
社会工作 |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哲学 |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 历史学(师范) |
行政管理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
英语 |
|
西班牙语 |
日语 |
阿拉伯语 |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舞蹈学(师范)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 |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师范) |
书法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师范) |
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师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数字经济 |
财政学 |
金融学 |
会计学(中外合作)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审计学) |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广播电视编导 |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统计学 |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学类(师范)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通信工程 |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制药工程 |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技术 |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人工智能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 地理科学(师范)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地理信息科学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旅游管理 |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旅游管理(高职) |
应用化学(高职) |
小学教育(师范) |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
泰语 |
越南语 |
缅甸语 |
老挝语 |
柬埔寨语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4个;工程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32个学科列入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
重点学科
云南省级重点学科心理学 | 理论计算机科学 | 哲学与民族文化 | 农村能源工程 | 光学 | 汉语言研究 | 应用泛函分析 | 环境生物 | 金融数学 | 教育学 | 无机化学 | 教育学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地理学等 |
学位授予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 教育学、中国史、地理学、生物学、光学工程、农业工程 |
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 | 教育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 金融、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艺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447人,高级职称教职工1146人、博士学位教职工983人。在编在岗专任教师2164人,外聘专任教师676人,专任教师总数2502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1人。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先进个人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在岗教职工中获得“四项选拔”共计40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突)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贴)10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突)13人(其中二等奖5人,三等奖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贴)16人。云南省“万人计划”37人(其中云岭学者4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6人、文化名家2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人才培养激励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5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5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4个。
类别 | 名单 |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刘坚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龚明、李明、王鉴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林文贤、陈业高、刘应开、骆华松、周智生、吴映梅、王鉴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 叶燎原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刘坚 |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 原一川、曾华、叶燎原、郭震、张无敌、李明、饶远 |
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 龚明、袁黎明 |
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刘坚、潘玉君、李明、杨昆、朱绍章、陈新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团队(张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团队(刘坚) |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生物科学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2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卓越人才计划专业,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新文科和新工科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19门国家级和9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教育学、英语、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越南语、历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面向东南亚跨国创业型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原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云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音乐学、运动训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财政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秘书学、日语、新闻学、地理信息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书法学 |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运动训练 |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技术学 |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
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边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学、企“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精品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础物理实验、民族传统体育 |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 | 分子生物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东南亚南亚商务、汉喃文学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云南省精品课程 | 基础物理实验、民族传统体育、地理科学导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教育原理、美国文学、大众传播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数学模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形势与政策、有机化学、地理教学论、植物学、植物化学、模拟电子技术、社会学、动物学、财政学、旅游文化学、美学原理、逻辑学遥感原理与方法 |
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分子生物学、配位化学、热学 |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获奖数量位居云南省前列。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3项。入选国家规划教材3部、获评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11部、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科研成果教材类一等奖1部。
教学成果获奖成果名称 | 奖次 |
---|
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 | 第六届国家级一等奖(合作) |
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 第六届国家级二等奖 |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第六届国家级二等奖 |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 | 第四届国家级二等奖 |
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改革与实践 | 第四届国家级二等奖(合作) |
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建构与人才培养实践 | 2014年国家级一等奖(合作) |
综合集成发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二等奖 |
边疆地区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改革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二等奖 |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联盟教师教育“共同体”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开办了国务院侨办、云南省政府共建的云南华文学院。学校在国外建立2所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3所云华职业学院,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招收122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2万余人次,成为南亚东南亚青年来华留学的重要目的地大学。
合作共建机构类别 | 名称 |
---|
孔子学院 | 泰国清迈大学孔子学院 | - |
孔子课堂 | 印度加尔各答中文学校孔子课堂 | 缅甸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 |
泰国清迈崇华新生孔子课堂 | 缅甸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