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百科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建立的科技管理研究机构,位于上海市四平路同济大学校区。该研究院聚焦创新政策、体制管理、区域创新等六大研究领域,承担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职能,旨在构建开放型科技管理研究平台。
研究院通过承办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等国际学术活动,搭建政产学研协同网络。2008年起开设科技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培养专业人才;2017年主办globelics国际学术年会,深化国际交流。2021年启动技术转移专业学位课程,强化智库功能与学科建设。其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研究组织模式转型、科研体制改革路径等政策建议,为国家中长期科技战略提供支撑。
主要功能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是在国家科学技术部与上海市科委的支持、指导下,在同济大学搭建的科技管理研究平台,旨在构建科技管理研究的重地,凝聚科技管理研究人才,凝练科技管理研究方向,凝结科技管理研究成果,创新科技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在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科技管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课题研究,同时构筑培养科技管理人才的高地,建设培训科技管理人员的基地,开辟科技管理研究交流的窗口。
平台建设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以科技管理研究为主体,以科技管理人才培养与科技管理人员培训为两翼,搭建开放性、多功能研究平台。
发展目标
构建科技管理研究园地。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开展科技管理基础理论、发展战略与工程技术研究。同济大学搭建科技管理研究平台,旨在凝聚研究队伍,凝练研究方向,凝结研究成果,为政府、社会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构筑培养科技管理人才高地。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同济特点的科技管理学科,拟开设科学预见、科技发展与科技管理、科技资源规划与发展战略、创新与文化等研究方向,培养高层次科技管理专业人才,为实施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
建设培训科技人员基地。开发培训项目,开展岗位培训,提高科技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与管理水平。
开辟科技管理研究交流窗口。每年举办一次“浦江创新论坛”;两年举办一次科技管理国际论坛;不定期举办科技管理专题研讨会。开展国际交流,开发合作项目。
公众号主体介绍同济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是由同济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入选珠峰计划、101计划、强基计划、英才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卓越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绿色校园联盟。
学校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四个主要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设有30个专业学院,73个本科招生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在校生39827人;专任教师2797人。
历史沿革
同济初创
1893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s paulum)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开一诊所。后来,他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成立了“德医公会”。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国运来大批医疗设备,聘请当时在上海负有盛名的宝隆医师,协助在沪成立了伤兵医院。德军归国时,为感谢宝隆,将伤兵医院的医疗设备悉数赠送给宝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30个专业学院,12家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3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门类。
同济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 |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智能建造 |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哲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 德语、英语、日语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 |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 |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 车辆工程 汽车 |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 | 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 |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测绘工程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
同济大学医学院 | 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物理治疗、基础医学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音乐表演 |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 |
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 | 运动训练 |
同济大学国豪书院 | - |
同济大学新生院 | - |
同济大学女子学院 | - |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 |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 |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 - |
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 | - |
同济大学中意学院 | - |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 - |
同济大学中芬中心 | - |
同济大学中西学院 | - |
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 |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 |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 |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 | - |
同济大学启迪书院 | 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智能建造、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工程(汽车)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金融学、测绘工程、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专业 |
同济大学中意工程创新学院 | 开设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方向(机械专业)、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和信息通信与具身智能方向(电子信息专业)三大特色硕士专业方向 |
参考资料: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120个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科研平台基地类型 | 平台或基地名称 |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 | 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 |
全国重点实验室(6) |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
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 |
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 |
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 |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
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 | 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 |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 国家土建结构预计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1) | 遵义会议纪念馆—同济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
“2011”协同创新中心(1)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 |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 | 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 |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 | 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 |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
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 | 教育部脑衰老相关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 |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智能计算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与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2) | 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 | 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新能源汽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慧城市感知与规划重大工程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其他研究中心(3) | 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联合) |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 |
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 |
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1) | 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 |
其他省部级实验室(8) | 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联合) |
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 |
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 |
民航航空器结构智能辅助适航重点实验室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
水利部长三角城镇供水节水及水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筹) |
住房城乡建设部燃气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3) | 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数字光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智能计算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2) | 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 |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筹) |
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筹) |
上海市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重点实验室(筹) |
上海市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穿戴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技术重点实验室(筹) |
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1) | 巽他陆架大洋钻探国际联合实验室 |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 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市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网络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区块链应用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
上海人工心脏与心衰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
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 | 上海市干细胞临床诊疗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 |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5) |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上海市土木基础设施抗震试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上海视觉感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
海底过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 | 上海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
上海市科创中心(1) | 上海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 |
资料来源: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同济大学校徽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基本图案由建筑系学生徐建华在1981年设计,后经过艺术处理,于1997年确定为校徽。
校区情况
校区主要校区 | 地址 |
---|
四平路校区(主校区)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嘉定校区 |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
沪西校区 |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500号 |
沪北校区 | 上海市静安区中山北路727号 |
海外校区 |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托斯卡纳大区 |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郑庆华 |
校长 | 杨金龙 |
常务副校长 | 吕培明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方平 |
党委副书记 | 刘润、曹静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童小华、赵宪忠、石振明、许学军、李翔宁 |
党委常委 | 王峻 |
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截至2025年6月)蒋梯云1952-1953 | 薛尚实1953-1959 | 王涛1959-1977 |
黄耕夫1977-1980 | 王零1980-1984 | 张纪衡1984-1991 |
王建云1991·5-2000·3 | 程天权2000·4-2001·2 | 周家伦2001·2-2011·11 |
周祖翼2011·11-2014·8 | 杨贤金2014·12-2017·5 | 方守恩2017·7-2025·4 |
历任校长(截至2025年5月)埃里希·宝隆1907-1909 | 福沙伯1909-1917 | 贝伦子1912-1919 |
沈恩孚1917-1923 | 袁希涛1923-1927 | 阮尚介1917-1927 |
张仲苏1927-1929 | 张群1929-1929 | 胡庶华1929-1932 |
翁之龙1932-1939 | 赵士卿1939-1940 | 周均时1940-1942 |
丁文渊1942-1944 | 徐诵明1944-1946 | 董洗凡1946-1947 |
丁文渊1947-1948 | 夏坚白1948-1952 | 薛尚实1953-1959 |
王涛1959-1977 | 李国豪1977-1984 | 江景波1984-1989 |
高廷耀1989·2-1995·2 | 吴启迪1995·2-2003·6 | 万钢2004·7-2007·8 |
裴钢2007·8-2016·9 | 钟志华2016·9-2018·7 | 陈杰2018·7-2023·1 |
郑庆华 2023·2-2025·4 | | |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时间 | 荣誉 |
---|
2020年11月20日 |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21年11月23日 |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四届动漫奖中最佳动漫教育机构 |
2022年2月 |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
2024年1月 | 参建的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宁波梅山春晓大桥(梅山红桥)工程、入选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2024年5月 |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入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发布的2024-2026年度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名单 |
知名校友
截至2025年5月,同济学生及教师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290人。
校友领域 | 姓名 | 姓名 |
---|
省部级干部 | 乔石 | 胡厥文 |
蔡达峰 | 万钢 |
钱正英 | 童第周 |
李昌 | 张惠新 |
周祖翼 | 李明豫 |
朱永新 | 赖明 |
杨健 | 冯培恩 |
章师明 | 汪纪戎 |
江景波 | 赵雯 |
饶斌 | 钱信忠 |
汪光焘 | 薛斌 |
陈铁迪 | 胡康生 |
徐驰 | 叶林 |
唐登杰 | 于毅夫 |
阳安江 | 黄跃金 |
冯煦初 | 沈怡 |
张彩珍 | 吴海鹰 |
奚国华 | 梁涛 |
戴东昌 | 王志清 |
庄少勤 | 程望 |
傅雯娟 | 穆占英 |
仇保兴 | 陈效达 |
王立 | 解思忠 |
郑坤生 | 宋原生 |
吴启迪 | 姜君辰 |
黄新初 | 胡文容 |
王书坚 | 陈寅 |
姜平 | 时光辉 |
唐承沛 | 施小琳 |
熊建平 | 沙海林 |
郑莉 | 刘建洋 |
蒋涤非 | 罗强 |
周岚 | 徐毅松 |
张建慧 | 郭大进 |
叶正波 | 覃卫国 |
张剑飞 | 张群山 |
吴承志 | 张学兵 |
黄俊华 | 张晓钦 |
杨洪波 | 汤志平 |
洪捷序 | 谭庆琏 |
张道宏 | 沈骏 |
周天 | 王黎明 |
马欣 | 钱学中 |
王世杰 | 张卫国 |
成伯仁 | 韩建华 |
刘政奎 | 蔡力峰 |
唐哲 | 王涛 |
李赋都 | 郑惠强 |
陈雷卿 | 叶培 |
钱学明 | 赵仲华 |
虞丽娟 | 石四箴 |
韩军 | 张少康 |
陆锡蕾 | 黄钟 |
李松堂 | 梁之彦 |
杨戌标 | 孙文友 |
谢毓晋 | 王深林 |
两院院士 | 李国豪 | 裘法祖 |
贝时璋 | 施锡祉 |
吴孟超 | 侯云德 |
陈珏 | 张首晟 |
武忠弼 | 王澍 |
倪超 | 钟志华 |
钱易 | 潘云鹤 |
何友声 | 庄礼庭 |
沈其震 | 丁烈云 |
汪海粟 | 杨德和 |
吴在德 | 周炜良 |
梁伯强 | 丁大钊 |
吴新智 | 卢佩章 |
王守武 | 王守觉 |
吕西林 | 马军 |
陈星弼 | 涂铭旌 |
董石麟 | 宁津生 |
汤德全 | 唐有祺 |
黄志镗 | 吴式枢 |
张喜刚 | 赵阳升 |
邓景发 | 曹楚南 |
朱能鸿 | 陈洪铎 |
李圭白 | 常青 |
张祖勋 | 李同保 |
陆道培 | 陶亨咸 |
宋微波 | 徐祖信 |
肖绪文 | 吴志强 |
俞鸿儒 | 吴旻 |
叶可明 | 许厚泽 |
钟万勰 | 李家彪 |
朱洪元 | 段宁 |
郑颖人 | 张耀明 |
李猷嘉 | 沈世钊 |
沈祖炎 | 范立础 |
李杰 | 朱合华 |
王明洋 | 谢明勇 |
陈俊勇 | 梁文灏 |
潘镜芙 | 戚正武 |
魏敦山 | 邹德慈 |
陈新 | 刘高联 |
郑时龄 | 项海帆 |
社会新闻
10月17日,有同济大学2024届毕业生称毕业证上面写的是“五年一贯制本科”。10月18日,同济大学本科生教务处工作人员称,五年制打印错误成了“五年一贯制本科”,涉及学院会统一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