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磁器口公众号

重庆磁器口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重庆
公众号ID:chongqingciqikou
公众号分类:旅游 - 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重庆磁器口”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属于旅游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磁器口古镇旅游信息发布、文化宣传、旅游管理及服务等。

开发/运营主体: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

关于主体: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是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重庆磁器口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重庆磁器口百科

磁器口古镇(英文名:ciqikou ancient town),原名白岩场,也称龙隐镇,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北部,嘉陵江畔磁南街1号。北距沙坪坝中心5千米,重庆市中心14千米,南距石井坡3千米。古镇总面积32·5万平方米,景区核心面积分布于马鞍山东侧和东南侧,有14·3万平方米。

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在清朝及民国时期得到飞速发展;1958年后,随着水运交通逐渐萧条,古镇日渐衰落;20世纪末,凭借古镇旅游潮流,磁器口古镇又再次得到发展。它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具巴渝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的古镇。古镇上传统的民居建筑、石梯街巷、遗存的寺庙宫观,是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磁器口古镇依山而建,由山起城。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呈枝状发展,形成特征明显的树枝状平面格局。古镇的主要景点有翰林院、钟家院、宝善宫、宝轮寺、黄桷坪牌坊等。

2006年11月,磁器口古镇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磁器口古镇又当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2022年1月10日,磁器口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8月23日,磁器口古镇景区入选重庆市智慧旅游景区典型案例。9月,磁器口古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2023年5月,磁器口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一·长江都市休闲之旅组成部分。

命名

磁器口原名白岩场,因该地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篡位后削发为僧流落至巴渝,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多年,当地百姓将宝轮寺更名为龙隐寺,白岩场则改称为龙隐镇。清朝初年,瓷器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因龙隐镇盛产和转运瓷器,当地商人将龙隐镇改名为“瓷器口”,后因为“瓷”字与“磁”相通,“瓷器口”又被改名为“磁器口”。

历史沿革

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最早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白岩场。

明朝时期,因建文帝朱允炆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清朝初年,福建德化窑传人江氏全族来到龙隐镇生产瓷器,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乾隆年间,官方告示中就曾出现“瓷器镇”的称呼,后来便逐渐发展成磁器口的名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磁器口古镇位于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北部嘉陵江畔磁南街1号,地理中心位于东经106°,北纬29°,北距沙坪坝中心5千米,重庆市中心14千米,南距石井坡3千米。总面积32·5万平方米,景区核心面积分布于马鞍山东侧和东南侧,有14·3万平方米。

地形地貌

磁器口古镇,前临嘉陵江、后靠歌乐山,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三山并列,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绕,形成“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境内丘陵和溪流相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冲沟地形,地面高差达60米(175—235米),中部马鞍山自西向东蜿蜒横贯整个街区,凤凰山、金碧山分别位于古镇南部和北部,清水溪、凤凰溪于两侧呈环抱之势,构成山峦起伏、沟壑环绕的地貌。

气候特征

景区布局

磁器口古镇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发展,形成树枝状平面格局。其中黄桷坪一巷中主要景点有黄桷坪牌坊、翰林院、钟家院等;磁器口正街中主要景点有宝善宫等;磁器口横街中主要景点有宝轮寺、少妇尿童像等;禹王巷中主要景点有韩子栋陈列馆等。

建筑特色

结构

磁器口古镇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镇核心区分布于马鞍山东侧和东南侧,面积达14·3万平方米。古镇依山而建,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呈枝状发展,形成特征明显的树枝状平面格局。正街和横街宽3-6·5米,将嘉陵江水运码头、宝轮寺及外围交通干道联为一体。巷道宽1·5-4·5米,顺应地形灵活布局,不拘一格,街道-巷道-宅院构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3级空间结构,形成清晰的街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式。重庆磁器口古镇

特点

主要景点

宝轮寺

宝轮寺,位于磁器口横街76号,总面积为9046·13平方米。南、北、西三侧以山体顶部崖线为界,东至磁横街左侧街道边界。整寺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斗拱木架结构,是重庆市最负盛名的佛教名刹之一。现存宝轮寺大殿、观音塔、宝轮寺公馆等建筑,大殿前檐下的牌匾写着“大雄宝殿”,是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朴初题写。传说,明朝建文年间,建文帝朱允炆辗转流落到磁器口避难,曾在宝轮寺藏匿数年,遂又称龙隐寺。清康熙年间,宝轮寺曾进行修缮,其规模扩大,远超过明代。民国时,除大殿外,仅剩的殿宇和禅房遭日本飞机炸毁。“文化大革命”时期,残存的一些佛像和碑匾被损坏。虽历经多次劫难,但大殿建筑和主佛释迦牟尼佛像得以保存。1983年,重庆政府拨专款进行修缮,随后并迁走了寺庙内的小学和建筑公司。

翰林院

其他看点

磁器口古镇特产
名称介绍
绘画磁器口古镇是全重庆画坊最集中的地方,拥有各类画坊20家,已成古镇一景,大致分为代人画像的画坊、传统水墨画坊、西画坊等3类
剪纸在磁器口古镇,许多大人小孩都会剪纸,剪纸内容有“年年有余”“福禄寿喜”“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传统吉祥图案及各式脸谱
木雕磁器口古镇有一批木雕坊,汲水巷、宝善宫也有少量木雕精品幸存,可供游人领略中国木雕艺术的魅力
刺绣古镇绣坊很多,拥有两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绣坊工作室,供人们观摩学习
脸谱面具磁器口古镇有几家脸谱面具坊,其制作的脸谱面具丰富多样,颇具地方特色
瓷器民国时期,磁器口古镇的民窑盛产瓷器,类别以盘、碗、碟等生活器具为主。今古镇还有数家瓷器工艺坊,仍在制作、出售和展览
酱油位于磁器口正街的聚森茂酱油坊是重庆有名的老字号,最早为清光绪年间的张杰三所开
绣花鞋垫古镇鞋垫以精细棉布和五彩什锦线为原材料,手工绣制精美的图案,形成古镇独特的鞋垫文化。今古镇仍有专门绣制鞋垫的绣花鞋店坊
注:以上内容来源
磁器口古镇美食
名称介绍
麻花麻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小吃,位列“磁器口古镇新三宝”之首。清朝末年,古镇麻花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在巴渝大地流传开来。磁器口麻花选用精制的面粉,颗粒饱满的芝麻,香而不腻的核桃油,优质的糯米,上好的白糖、冰糖,通过手工和面、搓花、油炸等步骤,生产的麻花味道香、入口脆,后酥而无渣,久放而不绵。根据祖传秘方并不断推陈出新,磁器口麻花现有原味、黑芝麻、椒盐、黑米、玉米、冰糖糯米、麻辣、海苔、巧克力、蜂蜜10个品种。有经营麻花生意的店铺30家
千张香嫩可口的烩千张,是“磁器口古镇老三宝”之一。千张就是薄豆皮,特点是柔而不碎,回味悠长。千张的制作首先用上好井水浸泡黄豆,用石磨推成浆,再用纱布过浆去渣,舀浆入锅内烧开至稠;然后在容器内铺细纱布,将烧稠的豆浆舀在纱布上,在上面再铺一层细纱布,再舀豆浆,如此反复,装满后盖上木板榨干水分,揭去纱布即可获得薄如纸、白如雪的千张。千张可以做成丰富的菜品
椒盐花生椒盐花生是“磁器口古镇老三宝”之一。创始人彭姓老板取名椒盐花生。在选料、做工上颇为讲究,用料精选颗粒饱满、三连子的“遂宁籽”小花生,加入花椒、山柰、八角、小茴、桂皮、白扣等香料,用磁器口上好的聚森茂酱油煮透,晒干水分后,在炕上文火烘干,制成独具特色的椒盐花生。有重庆民谣:“北碚豆花土坨酒,好耍不过澄江口;高店子的黄糕蒸得泡,椒盐花生要数磁器口”
毛血旺毛血旺是“磁器口古镇新三宝”之一。民间有言子儿(俚语):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毛血旺起源于重庆嘉陵江畔的磁器口,是重庆传统名菜。其烹饪手法粗犷豪迈,有麻、辣、烫、鲜、香的特点。食之可以开胃除湿,特别是主料血旺(猪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的作用,并有预防和缓解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鸡杂鸡杂是一道由毛血旺改良传承而来的新美食,是“磁器口古镇新三宝”之一。采用鸡的内脏(即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之类)为主料,以爆炒方式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以除去鸡杂的腥膻味,待炒香后加入汤水放入土豆、萝卜、青菜头等时蔬煮沸入味,再盛入盆里,用火微熬即可食用
木槌酥木槌酥是磁器口古镇的特产之一,以“酥、脆、香、爽口”而著名。将花生米、芝麻、核桃、瓜子仁、冰糖、桂花粉等多种原料用手工锤制而成,直接食用。木槌酥现打现卖,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熬好的糖稀和炒熟的干果搅拌后放在自制案板上,锤酥二人各执一木槌站在案板左右,一上一下,击打出有节奏的“嗒嗒”的声音,加上捶打人的吆喝声,在揉满核桃、花生、芝麻的麦芽糖上来回捶打,待干果被砸得粉碎,油分也被充分榨出后,再使用大木槌推至平整,待冷却后进行切块,即可入口。其味香酥,甜而不腻
糍粑以糯米为主料,清洗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或黄豆炒香磨粉,搅拌白砂糖即可取食,口感香甜、软糯。打糍粑讲究快、准、稳、狠,如此才能将糯米打得均匀,打得瓷实,打得有韧性。在磁器口古镇里一直沿用传统打制方式制作手工糍粑,现打现卖,也可让游客体验参与
剁椒古镇最传统的剁椒制作手法。采用红鲜七姊妹辣椒,加入大蒜、生姜、食盐等充分拌匀,放入木桶,用自制长柄剁刀上下切割至各种原料成为碎末。有“辣口不辣心,含火不上火”之誉
注:以上内容来源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0年7月,嘉陵江洪峰多次经过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多处旅游文化遗迹、大量市政设施被淹。重庆市政府开展磁器口古镇灾后重建,组织实施历史遗迹、文物保护与抢修工作。专款专项维修“龙隐门”牌坊,修缮加固清水门城墙外堡坎、塌陷地段和桥头观音等文物保护点。同时,在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推进重点整治项目。一是确定10处重点修缮院落。二是启动“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项目”。启动街区路面和管网改造。对道路路面、人行道铺装、堡坎、消防设施、给水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切实改善街区公共设施条件。三是缓解停车难问题。建设东林停车场、东林综合楼两个停车点。

相关文化

民间传说

赵云驻守磁器口

三国时期,关羽守荆州,张飞镇阆中,赵云驻江州。而磁器口处于川东、川北水陆交汇之地,乃江州“外署”,因其地位特殊,遂为赵云每月必临之地,时常在此批阅公文,办案断案。由此,从三国到民国,最高行政管理者“每月来磁办公一天”的惯例一直传承。

建文帝隐居趣闻

文化活动

古镇书场

磁器口故事以磁器口民间传说为主,历史久远。2012年,磁器口故事被评为民间文学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10月,沙坪坝区在磁器口古镇景区创建公益演出项目“古镇书场”。每周五下午,“古镇书场”在钟家院门前开展,由区级非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陈修贵主持,由市级非遗评书代表性传承人曾令弟等主讲,主要讲述具有磁器口古镇特色的传说典故、家风故事、红色故事和重庆掌故等,同时也邀请川剧变脸、长嘴壶等非遗传承者为居民游客提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截至2021年,“古镇书场”累计开展200余场次,惠及10万余人次,是沙坪坝区文化惠民的品牌项目,曾获重庆市文联2017年度“十佳特色品牌”称号。

和顺茶馆

重要事件

所获荣誉

2006年,磁器口古镇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磁器口古镇被列入“巴渝新十二景·人文景观”名单。

2015年,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被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2020年,磁器口古镇当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

作用价值

磁器口古镇,是有千年建镇史的民俗文化古镇,是古重庆的北大门,在明朝就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被誉为“小重庆”。是老重庆的绝版缩影,街上仍存有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的“小重庆”石碑。磁器口镇是日益现代化的重庆主城区内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具巴渝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的古镇。古镇内有传统的民居建筑、独特的石梯街巷、遗存的寺庙宫观,是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线路

公交线路

磁器口公交车站是重庆交通网络重要站点之一,附近有磁器口站、磁器口西门、磁器口东门等。重庆公交202路、220路、224路、237路、261路、467路、503路、808路、843路途经。另有观光巴士t002线、t003线、g05线、t033线,以及特需公交t049加班车、特需公交t236假日线、t073加班车线、t843假日线到达古镇。

公众号主体介绍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重庆磁器口是由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是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成立于2016年8月,曾用名“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该机构主要负责统筹管理磁器口古镇及沙磁文化产业园,涵盖古镇保护建设、市政设施维护、文旅产业规划、旅游服务管理等职能,同时协调区域安全生产与重点项目推进。

管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文旅产业办公室、规划发展办公室等5个内设机构及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政务服务、产业协调、文物保护、市政运维等专项职责。其工作涵盖制定业态准入标准、实施风貌监管、组织文物修缮等具体事务,并通过招投标开展景区保洁、设施改造等公共服务项目。2023年财政决算显示,该机构全年收入支出2070·03万元,重点投入市政维护及文旅管理领域。

作为法定行政主体,管委会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沙坪坝区教院路59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11500106691222445k。近年来通过完善决策审查机制、推行普法宣传等方式推进法治化治理,2022年化解矛盾纠纷139件,开展普法活动14场次。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区政府的决定。

2·负责沙磁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策划、招商引资、项目推动;统筹协调重点建设项目,督办牵头责任单位项目的推进情况。

3·统筹协调沙磁文化产业园(不含磁器口古镇)的产业发展、文化宣传、旅游管理、市政管理等工作。

4·负责磁器口古镇的保护、建设和管理,风貌监管, 文物及建筑保护、修缮维护等工作。

领导分工

吴超 磁器口街道党工委书记,重庆磁器口古镇党委书记(兼)

韩丙振 磁器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重庆磁器口古镇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

喻海军 磁器口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长、办事处副主任,重庆磁器口古镇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

伏戴鑫 磁器口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磁器口古镇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

内设机构

综合办公室

负责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群团、编制、人事、文电、机要、保密、档案、信息公开、财务后勤、信访稳定、督查督办、议提案办理等工作。

文旅产业办公室

负责沙磁文化产业园(不含磁器口古镇)的产业发展、文化宣传、旅游管理等的协调工作;负责磁器口古镇产业发展、旅游管理、政务接待、业态调控、市场管理以及文化宣传、旅游营销等工作。

规划发展办公室

负责沙磁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策划,牵头沙磁文化产业园规划工作,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拟开发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重点项目的包装、策划、设计工作;督办牵头责任单位项目的推进情况;负责重点项目的报批等前期工作;负责磁器口古镇风貌日常监管、房屋修建初审。

建设保护办公室

负责保护磁器口古镇重点文物、文化遗址、古建筑、古树、古桥梁、古石板路等,负责磁器口古镇日常修缮维护工作;负责磁器口古镇的开发建设的协调工作;牵头沙磁文化产业园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和房屋征收工作;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

市政管理办公室

下设事业单位

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负责承担景区游客旅游服务工作;承担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承办相关活动和接待工作;承担文化创意集市的营销工作。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