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描写
描述一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出自《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描述二
“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出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更多「外貌描写」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经历
猴王出世
孙悟空出生于娑婆世界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但仙石并非毫无来历,处于十洲三岛的祖脉上,其高围按二十四气,其上窍孔对应九宫八卦(九窍八孔)。一天仙石迸裂,产一石卵, 经风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后,眼里冒出两道神光,射冲斗府,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拜师学艺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乐天真,过了三四百年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其用时二十年。后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龙宫寻宝
孙悟空自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得一口大刀,又从傲来国内以法力得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龙王赠予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作为披挂。龙王怀恨在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孙悟空在此时正兴旺发达、广交朋友,结拜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结拜为七兄弟。大闹天宫
…更多「人物经历」介绍请查阅全文…
性格特点
勇于抗争
孙悟空是一个敢于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抗性很强的人物。这一点在前七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孙悟空为了取得武器,武装自己,闹了龙宫;为了不受冥司的管束,求得“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又大闹了冥府,强令阎君拿过生死簿,“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红么”。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渴望自由,不畏强暴的叛逆精神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突出。他不承认天子独尊,更不理会神的天国的任何威严和秩序。在玉帝面前,群仙众神山呼礼拜,而孙悟空却傲然“挺身在旁”,既不“朝礼”,又不“谢恩”;当玉帝问及时,他也只是“唱个大喏”,答应一声“老孙便是”而已。在孙悟空眼里,玉皇大帝、森严的朝仪礼法,对自己根本不起约束作用。在孙悟空心里不存在不可侵犯的天庭,更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藐视”。所以当他发现“弼马温”的封号是个骗局的时候,便立即“心头火起”,从耳中取出如意金箍棒,一路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庭相抗衡。孙悟空的反叛行动,实际是对天国权成的否定,是对神权统治的挑战、是对上下尊卑等级制度的蔑视。积极乐观
孙悟空是一个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人物。这在取经路上斩妖除怪的斗争中展示得最为充分。在取经的路上,即便经历再多艰难险阻,遇见再多的妖魔鬼怪,孙悟空也不畏惧退缩,总是保持积极乐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一切,即便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勇往直前。这得不仅得益于他高超的本领,更得益于他坚定的取经信念在背后支持,双方面加持,才有了他笑对风雨的那份乐观。正义凛然
孙悟空是一个是非观念十分鲜明的人物,他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嫉恶如仇、为民除害。孙悟空除妖并非只是为了保护唐僧,也是为民除害。孙悟空抱打不平之事,救人间灾害。所以,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只要听说有妖,不管是否阻碍唐僧西行,都要坚决捉拿,而且还要捉之必尽,就是碰上最凶恶的妖精,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毫不退缩,总是那样斗志昂扬地去夺取胜利。他或上天入地,查清妖精的来历,设法把它斩除;或者变作蜜蜂儿、小虫、蚊子,钻到妖洞中摸情况,探消息,偷宝贝,把妖精制服;或者化作妖精的亲戚、朋友、亲人,以至小妖,去蒙骗他们;为了战胜妖精,他甚至巧妙地钻入妖精的肚子里“竖蜻蜓,打斤斗”“跌四平,踢飞脚”,使妖魔俯首认输,即使在生命攸关的时刻,孙悟空也从未灰心过,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精神,同妖魔进行始终不懈的顽强斗争。可见,孙悟空确实是以救人苦难而扫荡妖魔为己任的。封建思想
…更多「性格特点」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来源
姓名由来
出自吴承恩所著四大名著《西游记》:孙悟空本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所生,天地生成,无父母,无名无姓,拜菩提祖师处,得名孙悟空。
姓孙:祖师从猴王身上取个姓氏‘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他姓‘狲’。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姓‘孙’。
…更多「人物来源」介绍请查阅全文…
形象演变
《西》学专家认为,孙悟空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定名号阶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西行途经瓜州时,曾收过一个名叫石槃陀的胡僧作向导,但刚过葫芦河,他就畏惧前途艰险退回了瓜州;第二阶段为猴行者阶段,极具有猴相特征的石槃陀被修改加工成了猴行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的猴行者装扮成白衣秀士保玄奘一路赴西取经;第三阶段为“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齐名阶段,金院本、平话和元杂剧广为流传,代表作吴昌龄的《唐三藏西游记》和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这一阶段“齐天大圣”“通天大圣”共存,其中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的“齐天大圣”是通天大圣的哥哥,他自称“小圣”,排行老二,号“通天大圣”;第四阶段为齐天大圣定名阶段,孙悟空不仅由元杂剧阶段的“通天大圣”转换成了“齐天大圣”,而且集以前各阶段之大成,将历史真人胡僧(猢狲)石槃陀、(猴)“行者”、“齐天大圣”集于一身,塑造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永垂不朽的艺术形象。
…更多「形象演变」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能力
装备
如意金箍棒:孙悟空的武器,简称“如意棒”或“金箍棒”,也叫“定海神珍铁”、“灵阳棒”、“天河镇底神珍”。出自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太上老君亲手在炉中将九转镔铁锻炼而成,后被大禹求得,为大禹治水时所用测量海水深浅的定子,之后藏于东海的海藏中。孙悟空前往东海龙宫取宝时,东海龙王敖广将其赠予他,从此如意金箍棒成为了孙悟空的兵器。可随主人心意而自由变化粗细长短,在东海时有斗来粗、二丈余长,后孙悟空将其调整为最适合自己的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平时则变为绣花针大小藏在耳内。两头由两个黄金片箍住,中间是一段乌铁(黑色),有星斗铺陈;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传闻该一万三千五百为人一天的呼吸次数)”,并有密布的花纹和龙纹凤篆。在各种金箍棒形象中,最常见的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黄色,中间为红色的棍子。
…更多「人物能力」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影响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日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孙悟空的形象一直难脱京剧表演的根。
…更多「人物影响」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关系
关系 | 名称 | 简介 |
---|---|---|
师父 | 须菩提祖师 | 海外高人,居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 |
师父 | 唐僧 | 如来座下二徒弟金蝉子转世。 |
师祖 | 如来佛祖 | 唐僧前世的师父,西方极乐的佛界领袖。 |
师弟 | 猪八戒 | 天蓬元帅转世,唐僧二徒弟。 |
师弟 | 沙僧 | 被贬下凡的卷帘大将,唐僧三徒弟。 |
师弟 | 白龙马 | 西海龙王三太子,唐僧的坐骑。 |
哥哥 | 齐天大圣 | 孙悟空的大哥,《西游记杂剧》的设定。 |
姐姐 | 骊山老母 | 孙行者的大姐,《西游记杂剧》的设定。 |
妹妹 | 巫枝祇圣母 | 孙行者的妹子,《西游记杂剧》的设定。 |
弟弟 | 耍耍三郎 | 孙行者的弟弟,《西游记杂剧》的设定。 |
妻子 | 娇姿 | 金鼎国的公主,被孙悟空掳走当老婆,《西游记杂剧》的设定。 |
儿子 | 波罗蜜王 | 孙悟空与罗刹女之子,《西游补》的设定。 |
儿子 | 奇都 | 孙悟空的长子,《南游记》的设定。 |
儿子 | 罗猴 | 孙悟空的次子,《南游记》的设定。 |
女儿 | 月孛 | 孙悟空的女儿,长相丑陋,有法宝骷髅头,《南游记》的设定。 |
义兄 | 牛魔王 | 白牛精,也会七十二变,排行七大圣之首。 |
义兄 | 蛟魔王 | 蛟龙精,排行七大圣之二。 |
义兄 | 鹏魔王 | 大鹏精,排行七大圣之三。 |
义兄 | 狮驼王 | 狮子精,排行七大圣之四。 |
义兄 | 猕猴王 | 猕猴精,排行七大圣之五。 |
义兄 | 禺狨王 | 金丝猴精,排行七大圣之六。 |
嫂子 | 铁扇公主 | 牛魔王之妻,有法宝芭蕉扇。 |
嫂子 | 玉面狐狸 | 牛魔王之妾,被猪八戒打死。 |
侄子 | 红孩儿 | 牛魔王之子,号圣婴大王,兵器为火尖枪,绝招是三昧真火,后成善财童子。 |
结拜兄弟 | 镇元子 | 镇元大仙,道场五庄观内有一异宝人参果树。 |
衍生形象
文学形象
成书时代 | 书名 | 作者 |
---|---|---|
明代 | 《续西游记》 | 作者不详 |
明代 | 《西游补》 | 董说 |
明代 | 《后西游记》 | 作者不详 |
明代 | 《南游记》 | 余象斗 |
清代 | 《聊斋志异》 | 蒲松龄 |
清代 | 《新西游记》 | 陈景韩 |
…更多「衍生形象」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评价
清朝残梦道人澹漪子:“道与魔不两立,出乎道即入乎魔。彼心猿当日之在花果山水帘洞,固居然一魔耳。幸而归正三藏,身心合而为一,然后化魔而成道。”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①孙悟空这个人自然有满厉害的个人英雄主义,自我评价是齐天大圣,而且他的傲来国的群众——猴子们都拥护。②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更多「人物评价」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