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1904年,教育家张謇为了维护海权,向清朝朝廷提议创办水产学校。同年4月,清朝朝廷批准张謇的商部附奏《条陈渔业公司办法》,并设立江浙渔业公司,拨吴淞江浙渔业公司隙地与空闲官房作为学校校舍,设立水产学校及商船学校各一所。
1912年,张镠奉第六百九十号训令任水产学校筹办员。同年12月,苏省都督程德全委任张镠为校长,并举行第一届预科生入学考试。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46个本科专业。
学 院 | 录取专业(类) |
水产与生命学院 |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
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
社会工作 | |
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生态学 | |
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生物制药 | |
包装工程 |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会计学 | |
金融学 | |
物流管理 | |
工商管理(食品经济管理) | |
行政管理 | |
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业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机器人工程 |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人工智能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日语 | |
朝鲜语 | |
爱恩学院 | 市场营销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体育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平台,30余个省部级平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海洋科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水产、海洋科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水产、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 | 农业、翻译、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 |
esi全球1%学科 | 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水产 |
国家重点学科 | 水产养殖学 |
农业部重点学科 | 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
上海市重点学科 | 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 |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 | 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 水产(一级a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b类)、海洋科学(一级b类) |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 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海洋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经济管理、海洋环境工程 |
截至2024年5月(注:学校官网简介页面与学科建设页面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拥有全职国家级各类人才38人次(其中在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9人)、省部级各类人才228人次。姓名 | 简介 |
陈新军 | 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
陈良标 |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李立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戴小杰 | 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系主任;发表论文20多篇和主编专著《世界金枪鱼渔业渔获物物种原色图鉴》 |
章守宇 | 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东海区综合工作站站长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平台,30余个省部级平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建有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洋战略智库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我国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资质认定的船舶压载水实验室,建设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动水槽,研制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序号 | 平台基地名称 | 批准部门 | 负责人 |
1 |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万荣 |
2 | 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陈良标 |
3 | 船舶压载水检测试验室 | 国家发改委 | 吴惠仙 |
4 | 远洋渔业培训中心 | 农业部 | 陈新军 |
5 | 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农业部 | 李家乐 |
6 |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 农业部 | 吕利群 |
7 |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陈良标 |
8 | 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 | 农业部 | 刘其根 |
9 | 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农业部 | 平瑛 |
10 | 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市教委 | 何培民 |
11 |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实验室 | 教育部 | 陈新军 |
12 | 水产养殖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科委 | 谭洪新 |
13 | 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农业部 | 戴小杰 |
14 | 淡水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成永旭 |
15 | 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 | 农业部 | 陈舜胜 |
16 | 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 农业部 | 王锡昌 |
17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科委 | 谢晶 |
18 | 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 | 农业部 | 邹曙明 |
19 |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 | 李家乐 |
20 | 上海高校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 市教委 | 陈新军 |
21 |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分中心(民生与食品安全) | 上海市 | 赵勇、平瑛 |
22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 市教委 | 潘迎捷 |
23 | 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 市教委 | 唐文乔 |
24 | 上海市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科委 | 方家松 |
25 | 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 | 农业部 | 陈新军 |
26 | 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市教委 | 平瑛 |
27 | 上海港口及近海生态环境科技服务平台 | 市科委 | 吴惠仙 |
28 | 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陈新军 |
29 | 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陈明 |
30 | 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基地 | 农业部 | 谢晶 |
31 | 冷链装备性能测试与节能评价公共服务平台 | 市科委 | 谢晶 |
32 | 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科委 | 韩震 |
33 | 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 赵勇 |
34 |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 | 谢晶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37项。学校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年以来辅导台湾地区苗栗县农户养殖大闸蟹,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范例;组建“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遍及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序号 | 技术成果名称 | 专利号 | 类型 | 发明人 |
1 | 活菌dna快速筛选仪 | zl202120176041·1 | 实用新型 | 张昭寰、黄振华、赵勇、童金蓉、吴倩 |
2 | 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可溶性蛋白提取试剂盒 | zl202123332755·6 | 实用新型 | 赵勇、刘佳文、田翠芳、张昭寰、吴倩、袁梦奇 |
3 | 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 | zl201610242367·3 | 发明专利 | 李娓、张静怡、王婷、刁小真、李慧婷、欧爱宁、郭锐华、包斌、吴文惠 |
4 | 极地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几种溶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zl201710823626·6 | 发明专利 | 郭锐华、段东、钱士云、包斌、张朝燕、吴文惠 |
5 | 一种芦根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zl202010279849·2 | 发明专利 | 刘克海、周睿美、崔明晓、王玉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2月)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学校的标识形状为圆形,采用白底蓝字,内圆上部为橙黄色太阳图案,下部为嵌有建校时间“1912”的蓝色海洋图案,环形部分内嵌上海海洋大学中文和英文名称全称。
精神文化
校训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临港新城校区
临港新城校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于2008年启用。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670亩,规划建设面积58·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新建海洋信息工程大楼、水生生物科研楼、学生公寓及35kv用户站、活动辅助用房、文科大楼及第二图书馆、地下车库等设施。
军工路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王宏舟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万荣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宋敏娟 |
党委副书记 | 潘燕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李洪亮 |
副校长 | 倪卫杰、江敏、罗轶、李晓飞(挂职) |
总会计师 | 郭爱萍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张镠 | 1912-1925 |
侯朝海 | 1925-1929 |
1947-1948 | |
1949-1951 | |
冯立民 | 1929-1934 |
张楚青 | 1934-1937 |
方原 | 1951-1952 |
1952-1953 | |
王文锐 | 1953-1957 |
朱元鼎 | 1957-1967 |
1981-1983 | |
孟庆闻 | 1983-1985 |
乐美龙 | 1985-1994 |
陈坚 | 1994-1996 |
周应祺 | 1996-2004 |
潘迎捷 | 2004-2013 |
程裕东 | 2013-2021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杨文 | 1952·4-1953·2 |
王文锐 | 1953·2-1957·1 |
胡友庭 | 1957·7-1967·1 |
刘忠 | 1972·9-1979·8 |
范纬青 | 1979·8-1981·12 |
胡友庭 | 1983·5-1986·4 |
陈坚 | 1986·4-1994·3 |
林樟杰 | 1994·3-2000·2 |
叶骏 | 2000·2-2010·6 |
虞丽娟 | 2010·7-2013·7 |
吴嘉敏 | 2013·7-2021·3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校园环境
《饮水思源》雕像
《饮水思源》雕像位于主轴大道,是为纪念创校先贤张謇、黄炎培、张镠而建设,于2012年百年校庆之际建成。
《竞》《翔》
《竞》《翔》位于第三、第四教学楼中间草坪,是由中国水产科学院研究及所属东海所赠送学校的礼物。原在军工路校区图书馆前,2008年搬至临港新校区。“竞”寓意:万类霜天竞自由,鼓励海大学子自由全面发展。“翔”寓意:倡导创造力教育,让课堂成为学生飞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