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海洋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海洋大学办学条件

上海海洋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46个本科专业。

2024年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招生专业
学 院录取专业(类)
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海洋资源与环境
社会工作
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生物制药
包装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金融学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食品经济管理)
行政管理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器人工程
信息学院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朝鲜语
爱恩学院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平台,30余个省部级平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海洋科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产、海洋科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产、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制冷及低温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翻译、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
esi全球1%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 水产
国家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上海市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 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水产(一级a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b类)、海洋科学(一级b类)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海洋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经济管理、海洋环境工程
截至2024年5月(注:学校官网简介页面与学科建设页面不一致)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拥有全职国家级各类人才38人次(其中在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9人)、省部级各类人才228人次。
部分教师简介
姓名简介
陈新军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陈良标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立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小杰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系主任;发表论文20多篇和主编专著《世界金枪鱼渔业渔获物物种原色图鉴》
章守宇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现代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东海区综合工作站站长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市级15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通过欧洲工程教育项目学位认证专业4个,获得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认证专业1个,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上海市一流课程36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等4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教学名师1名、示范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17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上海市级13项。

教学团队(部分)
荣誉称号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远洋渔业国际履约
(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精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渔业经济学、鱼类学
上海市精品课程海洋药物学、渔业导论、海洋学概论、渔具设计及理论
上海市一流课程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海洋工程水力学、发展经济学、渔业海洋学、工程图学、人工智能基础、操作系统原理、动物生理学
截至2024年5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9月,2013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校是全国首批“易班”试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育改革实验奖一等奖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连续三轮被命名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入选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拥有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90余个;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金奖等各类奖项百余项。建有校史馆(含三史馆、大学生校园文化展示馆)、博物馆(含水生生物科技馆、鲸馆、远洋渔业展示厅、“彩虹鱼”深海科普体验基地、“中国渔政206”)等文博育人场馆。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成果名称完成人完成单位等级
共建共融共享,知渔爱渔强渔,培养“海洋渔业+x”高层次专业人才陈新军,李纲,钱卫国,初文华,陈锦淘,徐海龙,邹晓荣,王学锋,许巍,齐遵利,江卫平,宋利明,胡松,刘必林,孔祥洪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天津农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二等奖
2022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获奖名单
序号成果名称申报单位集体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个人成果主要完成人/集体成果主要参与人成果等级成果类别
1激活学生内驱力,培养一流水产养 殖类本科人才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黄旭雄 谭洪新 华雪铭 白志毅 陈再忠 宋增福 刘利平 张俊玲 江敏 汪桂玲特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2学生中心、能力导向--食品专业star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王锡昌卢瑛谢晶陶宁萍金银哲蓝蔚青包斌包海蓉张敏焦阳一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3新时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李纲邹晓荣初文华陈锦淘江卫平胡松刘必林张健郭新丽一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4实战引领、交互共享:电子商务网络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研发与应用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管红波沈欣伍大清杜卓君王雁凤何静张伟华一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5服务蓝色国土,开拓国际视野的涉海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胡松栾奎峰张春玲程灵巧魏永亮沈蔚李阳东于潭赵红波李莹春二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6以生为本学实融创协同育人的新工科转型发展中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刘雨青胡庆松曹莉凌王斌晏萍张俊刘璇霍海波陈成明郑宇钧二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7协同育美,立德树人——海洋特色通识美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滕新贤何杉曹原庄静高榕二等高等教育(本科教育)
8海洋信息交叉学科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宋巍贺琪赵丹枫杜艳玲王建刘智翔张明华魏立斐包晓光覃学标二等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葡萄牙、澳大利亚、加纳等国家(地区)的大学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水产学会(afs)等国际组织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与160多所海外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自2011年以来,通过游学、留学、交换生等派出学生4000余人;连续两期入选中日韩 “亚洲校园”,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项目,与西班牙、葡萄牙等高校开展学分互认erasmus项目,为中外师生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交往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平台。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前后,综合实力进入市属高校前列,初步建成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到2050年前后,建成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迈入世界一流特色大学行列。

学术交流

近二年学校主办或联合主办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学术会议
2022年9月23-24日2022年第七届食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线上线下相结合)
2022年10月26-29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水产教育院长论坛暨水产高等院所青年学者论坛
2022年11月2-3日国际海洋科学家论坛
2022年11月4日水产高等教育校长论坛
2022年11月12日第三届大型海藻海洋牧场(与碳汇)研究国际研讨会
2022年11月17-18日第二届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讨会
2022年11月27日第二届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术论坛
2023年3月3-4日第一届观赏鱼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举办)
2023年5月26日2023年第八届食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线上线下相结合)
2023年7月19-21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研讨会
2023年11月6-7日2023年度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讨会
2023年11月7-8日世界获奖科学家零碳论坛
2023年12月4-5日2023全球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联盟年会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