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艺术学院公众号

南京艺术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市
公众号ID:ny1912
公众号分类:艺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南京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南京艺术学院,属于艺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以艺术的名义,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开发/运营主体:南京艺术学院

关于主体: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南京艺术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京艺术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南京艺术学院是由南京艺术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南艺(nua)”,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百年高等艺术学府,艺术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为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首,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双万计划”、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1912年,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樑先生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于江苏无锡社桥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2月8日完成合并工作。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1967年迁址虎踞北路15号。1978年,获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以来,学校连续六年名列武书连中国大学学科门类艺术学学科排行榜榜首。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43个本科专业,5个专硕授权点,5个专博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硕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生总数12000余人;教职工1150余人,专任教师76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

1912年11月23日,刘海粟与几个画友一起创办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术院,校址设在上海乍浦路7号,后几经迁徙,最后落成于上海旧法租界菜市路。1915年,学校改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19年,学校增办为六科: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工艺图案科、雕塑科、高等师范科和初等师范科。同年,成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董事会,由蔡元培、赵鞠椒、王震、沈恩孚、黄炎培等社会名流组成,至此完成了具有规模的艺术院校建制。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校初设绘画科,再改为西洋画科。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设43个本科专业。

学院专业设置
教学单位开设专业
美术与书法学院美术学、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
戏剧与影视学院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剧
舞蹈学院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学
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摄影、广告学
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流行音乐、音乐学
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智能交互设计
人文与博物馆学院(艺术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史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教育、环境设计、舞蹈编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数字艺术学院——
附属中等艺术学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绘画
体育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专业硕士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硕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美术学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评1个a类学科,2个a-类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80%学科进入a类,传统优势学科取得重大突破。学校连续六年名列武书连中国大学学科门类排行榜艺术学学科榜首。其中,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学科建设情况(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美术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艺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艺术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类、动画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录音艺术
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等级学科名称
a美术学
a-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150余人,专任教师76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30余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人。其中,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召集人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副主任委员2人;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人。荣获江苏紫金文化奖章2人;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5人;入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社科英才、优青”“紫金文化创意英才、优青”等百余人。
师资力量情况(部分)
类别名单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利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费泳
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社领军人才张凌浩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谢建明、张凌浩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顾平
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任洁
全国优秀教师张德琴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艺基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基地、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全国a级智库)、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与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共、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共建平台6个。
院校机构合作科研平台(部分)
合作院校机构名称平台名称
中央编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
中央编译出版社马克思阅读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艺术与科学创研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
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文创发展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听觉感知与视听融合实验室
参考资料:
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
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心
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
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口述历史数据库
赖声川戏剧研究中心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
紫金文创研究院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
“艺术设计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5项(历史累计7项)、一般项目18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项;获批中央其他部门社科项目21项;获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41项。
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生活美学思想及其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凌浩)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从中华古代图像传播史看华夏“多元一体”文明行成观》(程雅娟)
《新时代中国艺术乡建高质量发展研究》(蔡淑娟)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论纲》(刘承华)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汉传梵呗艺术史书写》(周钟)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知信行统一”思想指导下的青少年影视艺术教育模式研究》(刘荃)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叙事性绘画的视觉图式演变研究》(赵笺)
《昆曲的传播与流变研究》(张茈文)
《修辞叙事学视域下电影叙事交流研究》(郭钟安)
《数字技术驱动的纺织与服装交互性设计路径研究》(严宜舒)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南京艺术学院正在使用的校标为2012年学校百年校庆发布的新校标。新校标的主要创作元素是学校校名简称“南艺”。该标志把“南”作为外框,“艺”字被包含在内,形成稳固的结构。标志将直线和弧线结合,平平直的线条寓意着学校治学严谨、百年不衰。而“艺”字上方的部首“艹”形成城墙的造型,体现了学校驻地南京的地域特点。标志中心的1912说明学校的创办时间。整个标志形似中国的印章,采用白色和红色作为主色,带有中国风的韵味。

精神文化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俞锋党委书记
张凌浩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向民党委副书记
张捷党委常委、副院长
李彤党委常委、副院长
王慧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
苗雨副院长
吕少卿党委常委、副院长
邓硕党委常委、副院长
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上海美专校门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矗立在校园内的上海美专大门彰显着学校的百年风采。

达利雕塑

达利雕塑《海神》于2011年落地南京艺术学院,雕塑坐落在学校的桥福园,由黄建华先生为庆祝学校百年校庆捐赠。

南艺美术馆

校友情况

南京艺术学院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音乐家等教育名师,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界从业者。

校友情况(部分)
所属领域姓名简介
教育界蔡元培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
刘海粟美术教育家、画家
颜文樑艺术教育家、中国近代油画大师
陈之佛美术教育家、中国花鸟画家
潘天寿美术教育家、美术家
黄友葵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
俞剑华美术史论家、画家、美术教育家
谢海燕画家、美术教育家
黄宾虹艺术大师、艺术教育家
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程午嘉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陈抱一油画理论家、教育家
刘汝醴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画家
温肇桐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
陈大羽美术教育家、书画家
吕斯百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参考资料:
美术界苏天赐油画家
张大千国画大师
张文俊江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画大家
朱屺瞻画家
黑伯龙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
徐乐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优秀专家
穆家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
陈世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油画学会主席
冯健亲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
沈行工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音乐界贺绿汀音乐家
甘涛音乐家
王咏梅一级作曲、全国“三八”红旗手
朱昌耀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中国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
卞留念一级作曲家、演奏家
马秋华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邹建平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张美林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耿斯汉歌手
尤长靖歌手
刘籽辰歌手
宾俊杰歌手
徐誉滕歌手
王滔歌手、音乐制作人、主持人
戴荃歌手
江源东歌手
李常超歌手
书法界管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
文学界臧云远诗人、教授
傅雷翻译家
影视界龙洋中央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兰真三沙卫视主持人
宝音山东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姜楷文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出镜记者、导演
马腾合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王霏主持人、演员
刘爽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首席主持人、山东省“牡丹奖”最佳主持人、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得者
张帆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首席主持人、一级播音员、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得者
杨舒演员
张伦硕演员
徐佳演员
吴文璟影视明星
杨子姗演员
谢可寅演员
舞蹈界张晓苏国际一级编导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辛颖世界著名现代舞团“martha graham舞团”首席舞者

所获荣誉

时间详情
2003年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
2008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21年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2022年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高校)
2022年2021—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
2023年入选“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3年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2023年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媒体工作争先进位单位
2023年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
202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