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设43个本科专业。
教学单位 | 开设专业 |
---|---|
美术与书法学院 | 美术学、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 |
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 |
戏剧与影视学院 | 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剧 |
舞蹈学院 | 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学 |
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摄影、广告学 |
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 | 流行音乐、音乐学 |
工业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智能交互设计 |
人文与博物馆学院(艺术研究院) | 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史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文化产业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 |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教育、环境设计、舞蹈编导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数字艺术学院 | —— |
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 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绘画 |
体育部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专业硕士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硕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美术学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评1个a类学科,2个a-类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80%学科进入a类,传统优势学科取得重大突破。学校连续六年名列武书连中国大学学科门类排行榜艺术学学科榜首。其中,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 美术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设计学、艺术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设计学、艺术学 |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 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 |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 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类、动画 |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 | 戏剧与影视学 |
江苏省重点学科 | 录音艺术 |
评估等级 | 学科名称 |
---|---|
a | 美术学 |
a- | 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150余人,专任教师76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30余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人。其中,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召集人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副主任委员2人;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人。荣获江苏紫金文化奖章2人;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5人;入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社科英才、优青”“紫金文化创意英才、优青”等百余人。类别 | 名单 |
---|---|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徐利明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费泳 |
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社领军人才 | 张凌浩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谢建明、张凌浩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 顾平 |
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人才 | 任洁 |
全国优秀教师 | 张德琴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19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3门;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艺术材料与工艺”“文化创意与综合设计”、8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雕塑综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1个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产品设计;2个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学。
类别 | 名称 |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 | 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美术学、绘画、舞蹈学、动画、艺术史论、音乐学、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书法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艺术与科技、文化产业管理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 动画、艺术设计、绘画、音乐学、表演 |
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 | 舞蹈编导、艺术管理、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摄影、文物保护与修复、广告学、表演、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
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1个) | 产品设计 |
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 | 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 | 《舞蹈评论》《古代书论选读》《中国美术史》《设计基础4》《表演课—基础元素训练》《漆材料与工艺》《中外电影史》《民族舞蹈学1》《艺术学原理》《古筝独奏》《影像表现》《服务设计》《中国传统造物智慧设计研究》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 | 《中国画技法》《油画技法》《中国美术史》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 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 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 | 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学科 |
省级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 | 美术学专业建设团队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1995年,学校设立二级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面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生;同时,学院还对外开设短期艺术类进修课程。
2012年,学校得到教育部批准与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联合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6年,教育部批准南京艺术学院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合作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
学术交流
2023年11月,中澳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周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学校作为主办方之一。2023年12月,南京艺术学院承办了首届艺术类专业中外青年学者共研论坛。
2024年5月,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第二次全体成员大会选举南京艺术学院为副理事长单位。
签约合作
2016年3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投集团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建的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在学校成立。
2018年,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艺术学院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国际委员会)签署了《关于成立“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的合作备忘录》与《关于成立“国际艺术博物馆学院”的合作备忘录》,发起成立国际艺术博物馆学院,并在学院框架内成立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同年6月,学校与南京大学出版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艺术学院出版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2019年10月,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6月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3月,学校与中央编译出版社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0月,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共建“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签约仪式在南艺美术馆举行;同月,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数字文创发展中心共建签约仪式。
2023年5月,由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央编译出版社共同建设的全国高校首家“马克思阅读中心”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双方共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同时揭牌。
2025年3月29日,南京艺术学院与香港画院合作交流中心揭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