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谐辛店公众号

和谐辛店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公众号ID:hexiexindian
公众号分类: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和谐辛店”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和谐辛店,你我共建,服务群众。

开发/运营主体: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

关于主体: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是临淄城区街道办事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公众号主体介绍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和谐辛店是由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辛店街道办事处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位于城区南部牛山路321号,辖19个社区、11个行政村,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人口5·5万余人。辖区地处丘陵与平原过渡带,淄河、乌河流经境内,胶济铁路与济青高速等交通干线交汇,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其行政建制可追溯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设立的新店社,清康熙年间更名为辛店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首次设立街道办事处,1997年确立现行建制。作为临淄工业核心区,依托齐鲁石化公司形成化工主导产业体系,建设辛店工业园等四大园区,2004年工业营业收入达42亿元。

街道办履行基层治理职能,涵盖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设有便民服务中心等公益机构。实施教育券制度,拥有3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成临淄区中医院及文体设施。2025年主导虎山山王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55栋楼宇及1886户居民。先后获评省级文明镇、安全街道等称号。

历史沿革

1946年设立辛店乡,1958年2月建立辛店镇。1958年9月撤镇设立辛店人民公社。1965年10月辛店站、单家庄、桑家、杨家、东王、西王、合顺村从辛店公社划出成立辛店站人民公社,原辛店人民公社改名为孙娄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建立辛店乡、辛店街道办事处。1985年3月撤销辛店乡、辛店街道办事处,建立辛店镇。1997年5月撤销辛店镇,建立辛店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位于临淄城区南部,北与本区雪宫街道、闻韶街道、稷下街道交界,东与本区齐陵街道、青州市接壤,南与本区南王镇相邻,西与本区金岭镇相连。

自然状况

地处低丘陵和平原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丘陵低山,山丘起伏,沟壑纵横,东部和北部为山前平原和微斜平地,海拔在55米~7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西最大距离1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6公里,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主要山脉有打虎山、桃花峪、花皮子山、棉花山、小黄山、大洪山,其中花皮子山最高,海拔260·9米。乌河的发源地就在该地,淄河流经其东南部,境内长6·1公里,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葡萄、苹果等。

行政区划

辛店街道辖19个社区居委会(杨家、车站、山王、朱家、齐园、牛山路、辛城、二化、铁路、机械厂、西夏、上庄、窝托、陈家、大武、小武、高家、东夏、曹家)、11个村委会(王朱、仉行、安乐店、渠村、安里、辛店街、合顺店、寨子、于家店、矮槐、毛托)辛店发电厂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53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8‰。少数民族有回、满等,少数民族总人数为1062人,占全街道总人口的1·9%。

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该办事处农村经济总收入108万元,1978年为612万元,2000年为12·4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75·6∶19·8。2000年完成财政收入1677万元。办事处化工业发达,自1964年起先后兴建的中央级企业齐鲁石化公司、中石化二公司第二工程处、辛店发电厂、胜利油田运输处辛店汽车大修厂等均全部或部分坐落于该街道,特别是齐鲁石化公司,促进了辛店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事记

1904年7月,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辛店车站于次年建成。

1911年1月30日(正月初一) ,大雨,水深没胫,邻居之间不能登门拜年。为历史罕见。

1917年,春秋大旱。

1919年,县邮政局在辛店设分柜。

1921年1月,发生雪灾,雪厚达1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粮食总产量仅185万公斤,亩产64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达889·4万公斤,亩产541公斤;农田全部实现机耕,年可提供蔬菜1080万斤,水果产量达到了15万斤。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呈大发展趋势。1983年,农业总收入352·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826·3万元。特别是在玉米品种方面多次更新换代,实行了良种良法配套,1993年成为玉米千斤镇。2000年,粮食亩产达到890公斤,总产达796万公斤,农田己全部实现喷灌,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清末时期,私塾作为一种私人办学形式,几乎无村不有。1911年开始兴办小学堂。1930年初,有了第一所正规小学--辛店站商立通惠小学。1949年有小学4处,在校学生181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办学校, 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很快普及了小学教育。辛店小学建于1966年,1978年被确定为市、 区重点小学。1952年8月建立临淄中学,招收初中4个班,学生216人。 1985年投资40万,新建教学楼3座93间,新建平房教室101间,通过了省验收,被评为标兵镇。 1995年新建仉行、王朱小学,投资额达380万元,达到了全市一流水平。同年,进行教育“五制”改革,开展争创特色学校活动。2000年,共有小学7所,在校生1793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达到市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13780名, 其中大专以上2700名。2000年被评为淄博市教育强乡镇。到2000年底,全街道共有科技人员2292人,中高级职称的284人。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7年,石家毛托村的石潇江在山东省立第二师范上学时被发展为共产党员。 1926年春成立了农民协会。1945年8月成立中共三区委员会,1946年10月改称牛山区委。 1958年2月建立辛店镇党委。1945年有支部1个,党员5人。解放初期有支部12个,党员132人。1978年底,共有党员345人,党支部27个。1996年辛店镇党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到2000年底,党员人数达到1081人。

知名人物

薛鼎宝(1847~1915) 王朱村人,打铁技艺过人,知名一方。在薛之前,大锄作为农田主要的用具,多笨重、沾泥、兜土,使用起来费力。薛鼎宝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作了改进,他制作的大锄刚柔相济,坚不脆裂,锋利无比,泥不沾刃,轻便省力,深受农民喜爱,被称为“薛家锄”。

石潇江(1909~1945) 原名石湘,石家毛托人,山东早期的共产党员,山东人民抗日武装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的主要组创者、领导者,是临淄著名革命烈士之一。192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学校入党。1931年师范毕业后,任教于小学。七七事变后,他同石一宸等人在临淄组织抗日游击队,后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武装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 1938年7月任八路军三支队八团二营营长。1943年,任清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10月,奉命率部经渤海海峡进军东北,在海上不幸遇难,时年36岁。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