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和谐辛店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辛店街道办事处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粮食总产量仅185万公斤,亩产64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达889·4万公斤,亩产541公斤;农田全部实现机耕,年可提供蔬菜1080万斤,水果产量达到了15万斤。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呈大发展趋势。1983年,农业总收入352·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826·3万元。特别是在玉米品种方面多次更新换代,实行了良种良法配套,1993年成为玉米千斤镇。2000年,粮食亩产达到890公斤,总产达796万公斤,农田己全部实现喷灌,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蔬菜产量、产品品质、市场供应都有了很大发展和改善。现有蔬菜日光温室400个,蔬菜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达1万吨。1992年林果业完成新一代林网更新, 成为全区第一个林网绿化达到100%的乡镇。封山育林面积4500亩,林果发展到1960亩, 果品产量达865吨。对促进经济繁荣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畜牧养殖业朝着商品化、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强化了发展特色农业奖励政策,吸引资金开发现有土地,突出规模化、专业化,走农业企业化道路,以此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建设区级畜牧小区二处,街道畜牧小区三处,以羊、 鸡、金鱼养殖为主,现存栏奶牛和肉牛700头、猪7000头、鸡2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3500吨。1987年利用辛店发电厂废水余热发展罗非鱼养殖,建成江北最大罗非鱼保种场,水面面积150亩,年产成鱼30万公斤,是淄博市科技示范基地。

2000年底, 农业总产值2950万元,其中种植业1440万元,林业42万元,畜牧业1160万元,渔业300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在1965年前几乎是空白,仅有少数个体工业和手工作坊,技术落后,规模较小。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当时的历史和财力的制约,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67年,辛店服装社产值仅11·5万元,有职工29人;辛店修配站产值10·3万元,有职工157人。1970年,辛店公社农具厂产值3万元,有职工29人。1972年, 辛店修配厂产值17万元,有职工46人。到1978年,有社办工业企业5个,联办工业企业3个, 工业产值24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207人,人均现金分配79元。1978年,工业从业人员达704人,产值224万元,利税23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街道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工业工作认真贯彻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力发展镇村工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挖潜工作。1986年开始,充分发挥靠近齐鲁石化这一优势,新建辛龙化工厂、塑化厂、王朱炭素厂、淄博轮胎厂、固碱厂、联兴塑料厂等工业项目,安排就业4 897人, 工业产值在1986年完成1002万元,1989年被评为市级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1990年前后,街道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门类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化工为龙头,塑料工程、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为重点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1990年工业产值首次实破亿元。

2000年底, 工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4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1·47亿元,实现利税8145万元, 利润4560万元。工业企业总数88家,工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7家。山东天辰集团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山东曙光集团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 被农业部确认为大型乡镇企业。淄博裕华集团总公司是集工、商、贸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在全市市政工程公司中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名,施工资质为国家一级, 并通过iso9000论证。各企业加强了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先后开发出3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 其中纳米级氧化锌、特导电黑等5种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预焙阳极等7种产品国内领先, 有20种产品列入国家和省市级“火炬”“星火”等科技计划。

第三产业 光绪三十年 (1904年) 胶济铁路通车前,临淄商业多集中于老临淄城(现齐都镇)。1915年后,由于交通便利,辛店商业贸易逐渐兴盛起来。1928年,老临淄城各商户多已迁到辛店。1904年,近代临淄第一家饭馆--辛店朱家饭馆成立。1920年李法舜等人在辛店铁路南开设了临淄最早的一家客栈--同聚客栈,1923年王益三开办辛店澡塘。1904年临淄最早的炭栈老义成炭栈开业。据记载:“1933年辛店车站以经营炭业为最多,共30家,所销之煤年约万二千吨,总值十三余万。”七七事变前,辛店中外烟商已达18家, 年交易额达400万元。1937年,炭业、酒业、杂货业,特别是中外烟商云集辛店,辛店逐渐成为临淄的商业中心。1978年,街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人, 到1980年修配、饮食服务门市已达183个,饭店、旅馆15处。1985年5月当时临淄档次最高的辛店宾馆开业。此后,农民进城、进厂务工经商的越来越多,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辛店市政公司、安装公司、辛店宾馆都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辛店镇第三产业收入超过了200万元, 人均收入达1800元,被区命名为商业服务专业村。1993年至1995年,第三产业投入达510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6·75万平方米,第三产业营业额达3·6亿元, 建筑安装业从业人员达到3098人。近年来,该街道充分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了城区村居沿街房开发。1995年,建成商业街三条,集贸市场一处。1996年建成大型市场两处。社区服务作为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街道成立了社区服务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服务指导中心,按省社区服务示范城区的标准,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2000年, 街道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网点740户,从业人员1923人,年创产值4759万元,利税1433万元。

特色产业 工业依托齐鲁石化公司,以化工为主。第三产业主要是以服务于城区为目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