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薛鼎宝(1847~1915) 王朱村人,打铁技艺过人,知名一方。在薛之前,大锄作为农田主要的用具,多笨重、沾泥、兜土,使用起来费力。薛鼎宝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作了改进,他制作的大锄刚柔相济,坚不脆裂,锋利无比,泥不沾刃,轻便省力,深受农民喜爱,被称为“薛家锄”。
石潇江(1909~1945) 原名石湘,石家毛托人,山东早期的共产党员,山东人民抗日武装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的主要组创者、领导者,是临淄著名革命烈士之一。192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学校入党。1931年师范毕业后,任教于小学。七七事变后,他同石一宸等人在临淄组织抗日游击队,后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武装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 1938年7月任八路军三支队八团二营营长。1943年,任清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10月,奉命率部经渤海海峡进军东北,在海上不幸遇难,时年36岁。
李尧春(1901~1951) 辛店街人,少年从父学医,后在辛店街设“永生医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益(都)临(淄)边区人民政府,任助理员。1948年被推选为临淄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1950年,又当选为临淄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和山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2月病逝。
孙金书 (1923~1951) 朱家人,1948年1月入伍,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曾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1951年5月,在第五次反击战中光荣牺牲。时任班长。
石锡侯 (1911~1974) 石家毛托村人,乡村教师出身。1938年2月,加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 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司务长,县财税局长、县粮食局长,鲁山专员公署财政科长,省财政厅处长,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处长、 国家建委交通局副处长。1958年8月,调安徽师范学院,先后任总支部书记、副院长、副校长。
张玉兰 (1912~1995) 大武村人,196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武党支部成员、大武镇党委委员等职。1967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95年病故。
朱传宾(1923~2000) 1940年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后在山东省人事部门任职,1953年调到东北,1954年起任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长。1985年离休,2000年秋病逝。
石志庆(1922~2001) 毛托村人,1938年参加黑铁山起义,后加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曾任三十五军司令部通信科长,后调华东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工作。曾到苏联留学两年半,回国后任北海舰队通信处长、副司令员等职。2001年病逝。
黄玉芬 女,1953年生,街道环卫所工人,她常年工作在环卫一线,始终保持了优质服务,创出了一流工作成绩,1998年5月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