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淄公众号

临淄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公众号ID:zibolinzi0912
公众号分类: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临淄”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中国共产党淄博市临淄区委员会宣传部,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临淄区政务信息、便民服务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共产党淄博市临淄区委员会宣传部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临淄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临淄百科

临淄区,隶属山东省淄博市,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位于淄博市东北部,介于北纬36°37′51″~37°00′30″,东经118°06′27″~118°29′30″之间,东临青州市,西接张店区桓台县,南与淄川区青州市相邻,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全区总面积663·6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1·2%。2024年末,临淄区常住人口60·5万人,城镇化率71·4%。全年出生人口2789人,人口出生率‰。截至2024年1月,临淄区辖7个镇,5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号临淄区行政办公中心。

临淄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淄河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自境内中部黄山之阴发源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临淄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水量650~800毫米。境内临淄墓群桐林田旺遗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24年10月,入选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2024年,临淄区生产总值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56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21·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3%。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4167元。

历史沿革

临淄历史悠久,是后李文化的蔓延地区。从1988~1990年发掘的后李官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看,早在8000年左右之前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太古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在这里。

时至夏代,有季荝氏族部落居住。殷商时,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

前1046年(周武王元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次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六世胡公姜静,为避东方莱夷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属博兴县)。前859年(周厉王十九年),七世献公姜山率营丘人杀其兄姜静,返都营丘。因营丘紧临淄水,所以改名临淄。此后,临淄为齐国都城,历时638年。姜氏自太公开始,经西周、春秋时期,传位32代,治齐达六七百年,史称姜齐。春秋时境内设有棘邑、酅邑、渠邑等。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齐相田和迁康公于东海,夺权自立,仍都临淄。改酅邑为安平,改棘邑为画。历经8代君主,治齐达160余年,史称田齐。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攻陷齐国70余城,只有莒、即墨两城未攻下,临淄归燕属5年。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田单复齐,立襄王法章,返都临淄。

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推行郡县制,开始设临淄县。属齐郡,郡治所也在临淄。秦楚争战的时候,田氏宗人儋、假、市、都、荣、广、横等7人相继统治临淄。

前203年,楚汉之争中,韩信破齐,斩田广,踞临淄。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西汉沿用秦制,仍设临淄县。前201年(汉高帝六年),再建诸侯王国,封子刘肥为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先后皆治临淄。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王莽夺取政权建国,因为境内多齐王陵墓,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公元25年(汉建武元年),刘秀灭王莽,又改称临淄,再为汉朝齐国都城。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也治于此。311年(晋永嘉五年),广县(今属青州市)并入临淄县,青州治所移广固城。齐郡太守仍治临淄。323年(晋太宁元年),后赵破青州,临淄并入后赵;356年(晋永和十二年),前燕克广固,临淄归前燕;370年(晋太和五年),前秦灭前燕;394年(晋太元十九年),后秦代前秦;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广固城。399年,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

南北朝时,刘宋克青州,占齐地,分青州地侨置冀州,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等。420年(南朝宋永初元年),临淄县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郡;432年(南朝宋元嘉九年),刘宋在临淄县西北境侨置高阳县,属高阳郡;在临淄县南境设东鄃县,属东清河郡。上述四郡属冀州统辖。其间,临淄县徙治东阳城(今青州市北关),青州刺史同治于此,而临淄故城仍为齐郡治。469年,北魏占临淄,在县西境侨置安次县。尔后广川县、高阳县改属齐郡,安次县也属齐郡,同隶青州。556年(北朝北齐天保七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惟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

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溡水县,二县均属青州。605年(隋大业元年),溡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溡水、安平二县,属青州。625年(唐武德八年),安平、溡水俱废,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

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

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1266年(蒙古至元三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复置临淄县,属益都路。元末,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

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1912年,废府、州,存县、道,临淄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制,隶属于省。1937年七七事变后,县国民政府撤离。10月,临淄县属中共鲁东工委。1938年5月,临淄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清河特委。1938年10月,建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原临淄县西部村庄划归联防办事处。1939年10月,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原临淄县二区及三区的淄河以东各村划归边区行政办事处。同时将广饶县三区划归临淄县管辖。1940年4月,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及益寿临广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撤销,其所辖的临淄地区复归临淄县。1942年,益寿临广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第二次建立,临淄二区及三区的淄河以东各村又归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同时将二区划为东二区和西二区。同年7月,将博兴县五区划归临淄县。1945年8月,益寿临广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撤销,原属临淄地区重归临淄县。原广饶县三区、博兴县五区仍归原属。1944年1月,清河行政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时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五专署。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属渤海行政区三专署,1949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临淄划归昌潍专区。1958年10月,临淄并入益都县,仍属昌潍专区。1961年10月10日,临淄从益都县划出,重新设立临淄县,仍属昌潍专区。1969年12月16日,临淄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1970年1月,正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朝以前,区划无史书记载。

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全县分敬信、端智、仁义、安定等4乡和石槽、新店、淄河店、申家桥、白兔丘、大夫店、陆天务等7店。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全县分为敬信、端智、仁义、孝感、安仁等5乡89社。

1920年,全县辖有城区(包括城里、东关、西关、南关)及40社340个村庄。

1930年,临淄县废社改区,全县设5个区,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1946年改为城关、皇城、牛山、苇河、高阳、路山等6个区,辖70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全县辖城关、淄东、牛山、高阳、苇河、龙池、路山等7个区。

1950年9月,区以数字命名:城关为一区,淄东为二区,牛山为三区,高阳为四区,苇河为五区,龙池为六区,路山为七区,辖70个乡,368个自然村。

1955年11月,区又以地名命名:一区改称古城区,二区改称五路区,三区改称孙娄区,四区改称高阳区,五区改称苇河区,六区改称龙池区,七区改称路山区。

1956年6月,撤销龙池区建制,将其所辖的丁望、齐陵、孝陵、朱家等4个乡并入五路区;徐姚乡划给古城区;淄河乡划给孙娄区。撤销15个乡的建制:古城区撤销葛家、石桥、土桥、耿王等4个乡;五路区撤销张石、北羊、六端等3个乡;孙娄区撤销相单乡;高阳区撤销大柳、薛家等2个乡;苇河区撤销河沟、兴河、刘地等3个乡;路山区撤销寇家、三齐等2个乡。全县辖6个区、53个乡、2个镇。

1957年1月,县委在五路区搞并乡试点。2月,将该区所辖的宋家、丁望、孝陵、齐陵等4个乡合并成立孝陵乡,为县直辖乡,乡址在高家孝陵,辖29个村庄。

1958年2月,撤销6个区、53个乡(含已撤销的宋家等4个乡)、2个镇的建制。建立12个乡(含已成立的孝陵乡)、2个镇。撤销古城区,建立城关镇、梧台乡;撤销五路区,建立皇城乡、石羊乡;撤销孙娄区,建立辛店镇、溡源乡、淄河乡;撤销高阳区,建立高阳乡、朱台乡;撤销苇河区,建立苇河乡、敬仲乡;撤销路山区,建立愚公乡、金召乡。将原古城区的徐姚乡辖8个村划归辛店镇;原路山区的安合乡辖7个村划归梧台乡。

1958年9月,全县下属行政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撤销原12个乡2个镇建制,建立7个人民公社,81个生产大队,654个生产队。即撤销城关镇、梧台乡,组建城关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称古城人民公社;撤销辛店镇、溡源乡,组建辛店人民公社;撤销孝陵乡、淄河乡,组建齐陵人民公社;撤销皇城乡、石羊乡,组建皇城人民公社;撤销苇河乡、敬仲乡,组建敬仲人民公社;撤销朱台乡、高阳乡,组建淮阳人民公社;撤销愚公乡、金召乡,组建路山人民公社。为便于领导,将部分村的隶属关系进行调整:原城关镇的耿王大队划归辛店公社;原敬仲乡的东古城、西古城、田家、河崖头等4个大队划归古城公社;原梧台乡的南伯、北曹等2个大队划归敬仲公社。

1962年1月,古城公社改称城关公社,齐陵公社社址由杨家齐陵迁至淄河店。

1964年4月,将城关公社西北部25个大队划出,成立梧台公社。并将敬仲公社南部的北曹、南伯、刘地、史家、王青屯、林家店子等6个大队及淮阳公社的北王大队划归梧台公社。梧台公社社址设温家岸,辖32个大队。

1965年10月,将辛店站及附近的单家、桑家、杨家、东王、西王、合顺等7个大队从原辛店公社划出,成立辛店站公社,社址驻辛店,原辛店公社改称孙娄公社,社址迁到孙娄店,辖54个大队。

1969年12月16日,临淄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同时,把张店区的大武公社(辖10个大队)、金岭公社(辖4个大队)、淄川区的边河公社(辖30个大队)、王寨公社(辖10个大队)、南仇公社(辖3个大队)划归临淄区。全区共14个公社,441个生产大队,总面积668·25平方千米。

1970年3月,孙娄公社所属辛店站以南的山王庄、安乐店、寨子、辛店街、仉行、渠村、安里、朱家庄、王朱等9个大队,划归辛店站公社,同时改称辛店公社。大武公社原辖10个大队,后将该社的官庄、柳行等2个大队划归张店区的湖田公社。同时,将孙娄公社所辖的高家、孙家、曹家、陈家等4个大队划归大武公社。大武公社辖12个大队,孙娄公社辖41个大队。同年9月,南仇公社更名为胜利公社。

1974年10月,经省、市政府批准,区机关由原临淄县城迁至辛店。

1980年10月,因皇城、淮阳两处公社辖域较大,经省政府批准,将皇城公社分为两个公社。南部仍名皇城公社,社址在皇城营,辖26个大队;北部名北羊公社,社址在北羊村,辖24个大队。撤销淮阳公社,分为两个公社:东部为朱台公社,社址在朱台村,辖24个大队;西部为高阳公社,社址在北高阳村,辖20个大队。同时,孙娄公社的石家毛托、赵家毛托、于家、矮槐等4个大队划归大武公社。

1981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在辛店建立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辖7个居民委员会,城镇人口有4004户,19406人。在齐鲁石化公司工区建立临淄区南仇街道办事处(街道居委会行政机构未组建),辖城镇人口7279户,37898人。

1983年底,全区有城关、辛店、齐陵、皇城、北羊、敬仲、朱台、高阳、路山、梧台、孙娄、金岭、大武、王寨、边河、南仇等16个公社和辛店街道。下辖434个生产大队,8个居民委员会。

1984年4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全区组建辛店、皇城、北羊、朱台、高阳、路山、召口、梧台、孙娄、永流、大武、王寨、边河等13个乡,齐都、齐陵、敬仲、金岭、南仇等5个镇及辛店街道。12月,辛店街道并入辛店乡,改称辛店镇。

1990年8月,朱台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1年3月,大武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4月,孙娄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2年12月,皇城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4年6月,梧台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6年,路山乡、高阳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7年1月,北羊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原管辖范围不变。5月,南仇镇和王寨乡合并,成立南王镇。撤销辛店镇成立辛店街道,面积25·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居,其中8个行政村;增设闻韶街道,面积5·9平方千米,辖13个村居,其中1个行政村;增设雪宫街道,面积5·2平方千米,辖11个村居,其中1个行政村。1997年底,全区共有13个镇、3个乡、3个街道。

1998年12月,永流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原管辖范围不变。

2001年3月,临淄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大武镇并入辛店街道,辛店街道面积48·7平方千米,辖32个村居,其中11个行政村;孙娄镇和永流镇合并,成立稷下街道,面积36·8平方千米,辖34个村居,其中33个行政村;北羊镇并入皇城镇,皇城镇面积87·9平方千米,辖52个自然村,50个行政村;高阳镇并入朱台镇,朱台镇面积77·2平方千米,辖44个自然村,57个行政村。2002年底,全区共有齐都、齐陵、皇城、敬仲、朱台、路山、梧台、金岭、南王等9个镇,召口、边河等2个乡和辛店、闻韶、雪宫、稷下等4个街道,辖420个自然村,414个行政村,49个社区。

2003年12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路山镇、召口乡合并,设立凤凰镇;撤销齐陵镇,设立齐陵街道。截至年底,全区有8镇、1乡、5街道,469个村(居)。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1月,临淄区辖7个镇,5个街道,378个行政村(不包含纳入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43个行政村),46个社区。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号临淄区行政办公中心。

行政区划
类别名称
凤凰镇金山镇敬仲镇朱台镇齐都镇皇城镇金岭镇
街道辛店街道闻韶街道雪宫街道稷下街道齐陵街道
资料来源:

自然条件

位置境域

临淄区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位于淄博市东北部,北纬36°37′51″~37°00′30″,东经118°06′27″~118°29′30″之间,东临青州市,西接张店区桓台县,南与淄川区、青州市相邻,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全区总面积663·6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1·2%。临淄区

地质

临淄区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茌平至淄博凹陷带的东端,全区经历了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阶段,为金岭背斜和湖田向斜构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结晶基地之上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为双层结构型,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分布面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有金岭杂岩体及火山岩。

临淄区南部位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中隆起区(ⅲ)、泰山-沂山断隆(ⅳ)、邹平-周村凹陷(ⅴ)博山凸起(ⅴ)内,北部位于华北陆块(ⅰ)、华北凹陷(ⅱ)、济阳凹陷区(ⅲ)、东营潜断陷(ⅳ)、博兴凹陷(潜)(ⅴ)、寿光凸起(潜)(ⅴ)、昌乐凹陷(ⅴ)。全区总体上是一个以古生代地层为主的北倾单斜构造。区内地质构造总的特征是断裂比较发育,褶皱发育弱。大的断裂是淄河断裂带。

按走向规模较大的断裂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东西向断裂;这些断层均隐伏于新生代地层之下。该区位于淄博向斜东翼北端,地层总的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老变新。出露地表的主要是下古生界中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陆相碎屑岩类地层隐伏于新生界上第三系碎屑岩地层及第四纪松散岩类堆积物之下。

地形地貌

临淄区处于鲁中山地北缘与华北平原相接的过渡地带,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山间平原地形,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微倾斜低平原,两者所占面积之比,大致1:3。南部最高海拔509米(天堂寨),北部最低海拔高度为16米(宁王东村)左右。临淄区地貌依其形态类型,主要是丘陵、山间平原及山前倾斜平原。若按形态成因类型划分,主要有剥蚀溶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

剥蚀溶蚀地形主要分布于大武及齐陵镇以南淄河河谷两侧及路家山一带。主要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该区以构造剥蚀、溶蚀作用为主,侵蚀作用次之。海拔标高160~320米,地形坡度在5°-35°。

剥蚀堆积地形主要分布于辛店以南的低山丘陵前缘及路家山周围,地面标高60-100m,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多在10°~3°。在剥蚀丘陵区的坡角与外缘普遍分布着由残积、坡积、洪积物形成的倾斜平原,属山麓河谷堆积,一般由黄土状亚粘土、亚粘土、粘土夹碎石、砂砾石组成,冲沟比较发育,切割深度多在10~15米。

堆积地形主要分布在敬仲、朱台、齐都、皇城、齐陵以北的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势平缓,地形开阔,自南向北倾斜,组成物质主要由亚粘土、粘土夹砂组成,为淄河早期搬运堆积形成的冲洪积扇。冲洪积扇的首部王朱一带海拔标高为90米左右。地形坡降在1·7-3‰。

气候

2022年,临淄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从四季来看,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秋季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全年的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是大风、暴雨,给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一定损失。全年度气候条件总体上属正常年份,但全年的降水属于偏多年份。

水文

淄河自南而北纵穿临淄区临淄区东部,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

乌河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大武南部山丘地带,流经该区凤凰镇,在六天务村西入桓台县,再经桓台县侯庄、索镇、耿桥、起凤等乡在夏庄村北入予备河去博兴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2年底,全区土地总面积60951·31公顷(扣除划转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43个村面积5417·14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1087·60公顷,耕地面积27285·3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7556·22公顷,未利用地面积2307·49公顷。

矿产资源

2022年底,临淄区已发现各类矿产11种。其中,已查明储量的有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3种(铁、铜、钴),水气矿产1种(矿泉水)。全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6772·8万吨,铁矿资源保有储量808·7万吨,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市所占比例较高,是区内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

水资源

临淄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7955万立方米。2024年,全社会用水量23128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838万立方米,工业用水8789万立方米,农业用水8605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2896万立方米。全年度万元gdp用水量26·29立方米。

生物资源

2022年底,临淄区生物资源446科1996种。其中,植物139科959种,动物307科1037种。生物资源中,极具价值的种类有农作物品种266种,食用菌16种,木本植物155种,药材植物270种,饲草植物(人工栽培)10种,水生植物92种,畜禽84种,野生动物151种;害虫及天敌资源672种。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淄区常住人口为649160人。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城镇化率71·4%。全年出生人口2789人,人口出生率5·1‰,比上年上升0·5个千分点。

民族

2022年11月底,全区总户数为186933户,总人口为555381人(其中,男275263人,女280118人),户均人数2·971人。城镇人口299392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3·91%。年内出生落户3189人(其中,男1651人,女1538人),当年出生2735人,出生率为5·74‰,男女出生性别比例为107·35∶100,出生率比2021年下降0·37‰。年内死亡注销8490人,死亡率15·29‰,比2021年上升10·52‰。其中,本年死亡登记3902人,4588人系往年死亡本年注销户口。年内60岁以上老人增至147198人,占总人口的26·50%;百岁以上老人户口登记39人(其中2人联系不上)。

政治

临淄区主要领导
职务姓名
区委书记蔡华刚
区长康义文(代理)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华栋
区政协主席张召才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11月

经济

综述

2024年,临淄区生产总值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564·3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3%。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4167元,比上年增长5·9%。

2024年,临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入库税收4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区完成税收收入193·6亿元,比上年下降12·0%。

2024年,临淄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43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20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71元,增长5·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630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495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51元,增长7·4%。

第一产业

2024年,临淄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70·3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1·0亿元,增长9·4%;牧业产值18·0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301万元,增长6·8%;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4亿元,增长9·7%。

2024年,临淄区粮食总产量35·0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5·6万吨;秋粮产量19·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70·4万亩,播亩单产497公斤,比上年增加3·7公斤。蔬菜产量107·6万吨。水果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7·3%。

2024年,临淄区猪牛羊禽肉产量4·4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5万吨,下降5·0%;禽肉产量1·9万吨,增长23·7%。禽蛋产量1·8万吨,下降18·9%。牛奶产量0·8万吨,下降39·3%。年末生猪存栏12·1万头,比上年末下降29·8%;全年生猪出栏28·2万头,比上年下降3·0%。

第二产业

2024年,临淄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5·4%,制造业增长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2%。

2024年,临淄区规模以上工业在库企业309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总产值比上年增长0·6%;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7·2%。

截至2024年末,临淄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1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8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42·1亿元,比上年增长6·4%。

第三产业

2024年,临淄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3%。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库企业116家,实现营业收入达到92·1亿元。

2024年,临淄区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0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包裹快递业务收入2283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2024年,临淄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3亿元,比上年下降20·2%。商品房销售面积40·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9%。商品房销售额实现32·9亿元,比上年下降18·6%。

2024年,临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限额以上批发业在库企业408家,实现销售额1224·5亿元,比上年下降9·8%;限额以上零售业在库企业44家,实现销售额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限额以上住宿业在库企业11家,实现营业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限额以上餐饮业在库企业31家,实现营业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2024年,临淄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进口额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出口额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2024年末,临淄区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3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0%。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金融存贷比为55·3%。

交通运输

临淄区境内有青银高速公路、g233国道、g308国道、g309国道等经过。

2024年,临淄区公路客运量1844万人,比上年增长4·0%;公路客运周转量3·2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9%;公路货运量3872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公路货运周转量13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78·4公里。全区现有公共汽车线路35条,营运公交车318辆,出租车1118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临淄区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数量分别为26所、25所、103所,在校学生数分别为3·1万人、3·4万人、1·3万人,专任教师数量分别为2808人、2053人、1120人。1所学校获评全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13所学校党组织被表彰为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3名教师获得市区“两优一先”表彰。4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1名教师获评“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2名教师荣获全省“大道师者·40年40人”荣誉称号。2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临淄区内主要学校
临淄区益中外国语学校淄博工业学校淄博市第七中学临淄中学
临淄区英才中学临淄区实验中学临淄区第一中学临淄区第二中学
临淄区第三中学临淄区第八中学临淄区遄台中学临淄区雪宫中学
临淄区蜂山中学临淄区金山中学临淄区实验外国语学校

医疗卫生

2024年,临淄区拥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850张,卫生技术人员4485人。全区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728人,注册护士2005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临淄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馆藏总量33·0万余卷(件)。
临淄区主要博物馆
齐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古车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临淄大顺文化博物馆
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鑫和博物馆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
资料来源:

体育事业

2024年,雪宫中学女篮、临淄u15女足分别斩获全省冠军、全国季军。5名临淄学子在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斩获“一冠两亚”。临淄区培养的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独得“一银三铜”4枚奖牌。

社会保障

2024年,临淄区城镇新增就业64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46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477人。

2024年,临淄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6万人、9·0万人、16·5万人、14·7万人、32·8万人。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924元提高至989元,保障人数177人。农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10524元,保障人数2187人。全年共计发放生活保障支出1882万元。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7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2085张,收养1084人。改造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130户。

城市建设

截至2024年末,临淄区建成区面积48·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391·0公里,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501·4公里。城市垃圾中转站总数8个,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9·9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5%。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达18万户。园林绿地面积3576·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722·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0%。

历史文化

打铁花

打铁花是淄博独特而古朴的民间娱乐,产生于元朝。那时冶铁业昌盛,铁水熔化之后,金星四溅,这触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于是一项民间活动-打铁花便产生出来了。

蹴鞠

蹴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地方戏剧

临淄境内流行的主要剧种有京剧、吕剧、八仙戏、鹧鸪戏等。其中八仙戏、鹧鸪戏是当地独有的中国民间稀有剧种。

八仙戏

八仙戏,明末清初传入境内皇城一带。内容多为《西游记》中的故事。最初传入时只有7出,经续编和移植,到1930年达19出,分《东游》《西游》两大部,多已失传。今保存最早的剧本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重抄本,也残缺不全。该戏传入临淄后,流传于五路口村和郑家辛庄一带。

鹧鸪戏

鹧鸪戏,亦称东路肘鼓子或周姑子,临淄独有的古稀剧种。民国年间,知名艺人高桂芳第一个来到临淄上河村教授东路肘鼓子。该剧在上河村百年传承中,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腔韵,融入了鹧鸪鸟叫的婉转与圆润,声腔绵延而有节律,当地群众便为其取新名曰“鹧鸪戏”。

特色饮食

欢喜团子

大型庙会(如梧台庙会)和年关大集上,有一种美观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名叫欢喜团子,欢喜团子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

赵氏烧鸡

赵氏烧鸡是临淄的一种地方名吃,颜色金黄、香味扑鼻、肥而不腻,在1998年在全市鲁菜精品大展中获特等奖。
特色饮食
金岭清真酱牛肉马荣酱牛肉丁辉酱牛肉金岭清真蜜食
资料来源:

特色产品

临淄花边

花边亦名抽纱,系临淄传统手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工艺精巧,为中国同类工艺品之冠,素有“抽纱之王”的美称。

泥塑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临淄区的泥塑玩具分为用嘴吹的和把玩的两系列,表面大多彩绘。制作泥塑玩具的主要原料是泥土、水胶、糨糊、颜料、秫桔等。各种泥塑玩具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步骤是:选土、和泥、捶打、扎制、粘合、涂色。

特色产品
临淄王牌马扎扎花王青苇席砖雕
田旺粽子南王根雕鸢鹰啄蝶风筝临淄锡器
华艺坠琴---
资料来源: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末,临淄区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2处,aaa级旅游区(点)4处,aa级旅游区(点)1处。

主要景点

临淄区境内主要文物古迹
类别名称
城台遄台梧台天齐渊
桓公台雪宫老县城
酅台营丘城临淄城
安平城高阳城
冠冢姜太公衣冠冢三士冢管仲墓
黔敖墓高徯墓杞梁墓
公冶长墓王蠋墓淳于意墓
晏婴冢田穰苴墓田单墓
蒯通墓终军墓孔融墓
窝托西汉齐王墓金岭东汉齐王墓
齐风孔子闻韶处宁戚饭牛处巧夺天工之排水道口
稷下学宫韩信岭后李遗址
桐林(田旺)遗址临淄齐国故城田齐王陵
西天寺造像---
资料来源:

东周殉马坑

东周殉马坑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215米。

天齐渊

天齐渊又名温泉,位于齐陵街道牛山北麓。2008年,区政府对天齐渊遗址重修保护。

金岭清真寺

金岭清真寺位于今金岭镇金南村,是当地回族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院落范围南北58米,东西70米,大门东向。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区城区内。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石佛堂

石佛堂石佛堂位于齐都镇石佛堂村北侧,堂室中央置弥勒佛一尊,高1·14米,宽0·45米,厚0·24米,背依刻有40个佛像的石屏

著名人物

缇萦江革王孙贾杞梁妻
王蠋义继母善导颜斶
左思邹阳薛凤祚田稷母
徐华清
资料来源:
朝代君主
西汉齐哀王刘襄、齐文王刘则、齐孝王刘将闾、齐懿王刘寿、齐厉王刘次昌
东汉齐炀王刘石、芜湖侯刘晃、齐惠王刘无忌、齐顷王刘喜、刘承

城市荣誉

2017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称号。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临淄区名列《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第53位。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2月,被评为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10月27日,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12月,入选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名单。

2022年6月,临淄区入选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名单。

2022年6月,临淄区被确定为山东省2021年度工业强县。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60。

2023年2月,临淄区被认定为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3月,临淄区入选最新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2023年11月,临淄区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2月,临淄区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4年9月,临淄区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5。

2024年12月,临淄区入选天和2024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97。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