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成立于1915年,前身是“开化书院”(1597年,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凤城书院”(1760年,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凤山书院”(1877年,清朝光绪三年)、“天柱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曾名“天柱县立中学校”(1915年,民国四年2月开始招生,1916年12月10日省教育厅正式批复)、“贵州省天柱县立初级中学”(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贵州省立天柱完全中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省政府“准予增设高中部”)。1953年3月18日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195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先后获得“中国中学名校”(1989年)、“全国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学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0年)、“贵州省普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学”(2001年)、“黔东南州示范性普通高中”(2001年)、“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3年)。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绿化模范单位”和“黔东南州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13年和2014年分别被评为“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和“贵州省安全文化示范学校”。2019年学校党委荣获省、州、县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020年成为全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为贵州教育界一颗璀璨明珠。
…更多「学校简介」介绍请查阅全文…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的“开化书院”。
1760年,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名为“凤城书院”
1877年,清朝光绪三年名为“凤山书院”
1906年,名为天柱县官立高等小学堂。
1915年,正式命名为天柱县立中学校。
1932年,校名改为贵州省天柱县立初级中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3年,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7276·5平方米。校园整体规划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服务区、休闲区。教学设施齐全,建有实验、电教、语音、艺术等专用教室,理化生实验条件达到省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学校还建有标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共有藏书近十万册,有地面卫星接收站、校园宽带网络和教学双向监控系统,,2004年9月,学校接入北京四中校网,成为“北京四中远程教育合作学校”。
办学成果
学校成绩
●高考成绩
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342(应届生),上线率40·1%;二本上线人数796(应届生);上线率93·3%;600分以上107人,除凯里一中外,位列全州第一;理科周颖同学698摘取黔东南理科状元,排名全省第五名;文科向雪琴同学701分,列全省第九名,全州第二名,是建校以来首位700分考生;黔东南州总共三位考生总分位列全省前十,其中两位在天柱民中。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校刊
《凤山》校刊:是由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主办、《凤山》编辑部出版的综合类校园文化刊物,由潘年英 、周崇先、杨政光担任文学顾问,彭海波担任主编,主要介绍有关学校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文化知识。
知名校友
龙大道: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工人运动领导人,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欧阳新槐:原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杨凤翔:生物数学家,模糊数学专家,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念一:全国九届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
杨抱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更多「知名校友」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