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淳湖滨高中公众号

高淳湖滨高中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市高淳区
公众号ID:gchbgz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高淳湖滨高中”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高淳湖滨中学。

开发/运营主体: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

关于主体: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是南京市高淳区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高淳湖滨高中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高淳湖滨高中是由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nanjing gaochun hubin senior high school)(简称“湖滨高中”)是南京市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古檀路8号。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9年的高淳县第二中学。2005年,高淳二中初高中剥离,高中部搬至高淳新区并成立湖滨高级中学。

湖滨高中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不断提升发展内涵,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湖滨高中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民主法制单位、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南京市书香校园培育学校、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湖滨高中迁建之后,依托30多年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润身教育”的办学宗旨,让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管理上坚持“尚正、尚法、尚文、尚美”的理念,确定了“立德润身“的校训、“清正和合、砺志敦品”的校风、“厚仁达智、博爱善化”的教风和“善时善能、敏学力行”的学风。

办学历史

1978年春天,高淳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高淳县第二中学。

1979年秋季开学时,因县二中尚在筹建中,暂借县中分部——原五七小学开学。设初中8个班,400多名学生。

1980年,高淳二中迁至新校区,增招首批高一学生76名。当时的学校没有道路、没有围墙、没有操场,环境差,设备缺,生源少。学校努力实施“三步发展规划”,经过整治,野马山翠竹摇曳,后塘冲荷花飘香,成为县内第一所融净化、绿化、香化、美化为一体的花园式校园。

培养学子

建校以来,培养出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在求学之路上勤奋刻苦,在科研之路上不断钻研摸索。以张学甜为代表的一批本校毕业生在结束本科学业后,又顺利考取了研究生。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座落在高淳开发区古檀路8号,位于高淳新区中心,占地128亩,建筑总面积39600平方米,四层式(每层拥有四个教室)教学楼3幢,行政楼1幢,实验楼1幢,体育馆1幢,图书馆1幢,艺术楼1幢,女生宿舍2幢(每幢四层),男生宿舍2幢(一幢为五层,一幢为四层),师生食堂1幢(三层);有4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6片篮球场。共计教室48个(现开设36个班级),多媒体教室4个,美术教室2个,音乐教室1个;实验室12个;学生机房4个。学校拥有800平方米的多功能报告厅,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医务室等。学校图书馆藏书174846册(其中电子图书1711片,资源库电子图书100000册),教师办公用笔记本电脑人手1台,教学用电脑232台,以及齐全的体育艺术、卫生医疗教具和器材。

师资力量

办学成果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严守“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方针,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第一批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我校一个鲜明的特色。

2、加强课程开发,完善评价体系

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县的历史地理文化资源,不断开拓校本课程。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35种,如《诗词阅读与欣赏》、《英语情景交际口语》、《物理思维方法》、《化学与生活》、《高淳旅游地理》等。2003——2006年,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开设选修课程91、78、48门次,共计217门次。

文化传统

(1)注重师德工程,净化教师心灵。“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此话不仅适用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上,同样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灵塑造方面。为此,学校一贯注重“师德工程”的开展。每学期,由校长室制订“师德工作计划”,并有副校长专门负责对计划的落实检查、督促与总结。学校未出现过一例违反党纪国法或违反教育系统工作条例的现象,涌现出了吴强辉、史天蔚、孙广道等一批县市级师德标兵。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