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医学专科学校
民国26年(1937年)6月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创办于福建闽侯县,同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划为该校附属医院。民国27年6月,因抗日战争迁往闽北沙县。同年8月,定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学制6年,毕业生授医学士学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福建闽侯县,在闽侯县省立医院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吉祥山)重建校舍,医科学习年限为6年,医学专修科为5年。当时仅有基础学科教师19人,兼职教师3人。
医学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30个本科专业。
学院(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
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麻醉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放射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基础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眼视光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生物信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临床药学 | 5年 | 理学学士 | |
生物制药 | 4年 | 工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助产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社会工作 | 4年 | 法学学士 |
应用心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康复治疗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
运动康复 | 4年 | 理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医学影像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
智能医学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医疗保险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类别 | 名称 |
---|---|
直属附属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非直属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 |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产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神经精神病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筹)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省级一流学科6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学科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血液病学 |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 | 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 |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管理 |
福建省高等院校“211工程”重点学科 | 血液病学、分子医学 |
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 血液病学、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外科学、病原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口腔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授权级别 |
---|---|---|---|
1 | 生物学 | 植物学 | 硕士 |
2 | 生物学 | 动物学 | 硕士 |
3 | 生物学 | 生理学 | 硕士 |
4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硕士 |
5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硕士 |
6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硕士 |
7 | 生物学 | 遗传学 | 硕士 |
8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硕士 |
9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硕士 |
10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硕士 |
11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硕士 |
12 | 生物学 | 生物信息学 | 硕士 |
13 | 基础医学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博士,硕士 |
14 | 基础医学 | 免疫学 | 博士,硕士 |
15 | 基础医学 | 病原生物学 | 博士,硕士 |
16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博士,硕士 |
17 | 基础医学 | 法医学 | 博士,硕士 |
18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博士,硕士 |
19 | 基础医学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博士,硕士 |
20 | 基础医学 | 预防医学 | 博士,硕士 |
21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博士,硕士 |
22 | 临床医学 | 儿科学 | 博士,硕士 |
23 | 临床医学 | 老年医学 | 博士,硕士 |
24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博士,硕士 |
25 | 临床医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26 | 临床医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博士,硕士 |
27 | 临床医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博士,硕士 |
28 | 临床医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博士,硕士 |
29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30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博士,硕士 |
31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博士,硕士 |
32 | 临床医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博士,硕士 |
33 | 临床医学 | 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34 | 临床医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博士,硕士 |
35 | 临床医学 | 运动医学 | 博士,硕士 |
36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博士,硕士 |
37 | 临床医学 | 急诊医学 | 博士,硕士 |
38 | 临床医学 | 重症医学 | 博士,硕士 |
39 | 口腔医学 | 口腔基础医学 | 博士,硕士 |
40 | 口腔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博士,硕士 |
4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博士,硕士 |
42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43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4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博士,硕士 |
45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毒理学 | 博士,硕士 |
46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军事预防医学 | 博士,硕士 |
47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检验学 | 博士,硕士 |
48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管理学 | 博士,硕士 |
49 | 药学 | 药物化学 | 博士,硕士 |
50 | 药学 | 药剂学 | 博士,硕士 |
51 | 药学 | 生药学 | 博士,硕士 |
52 | 药学 | 药物分析学 | 博士,硕士 |
53 | 药学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博士,硕士 |
54 | 药学 | 药理学 | 博士,硕士 |
55 | 药学 | 临床药学 | 博士,硕士 |
56 | 医学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硕士 |
57 | 医学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硕士 |
58 | 医学技术 | 康复治疗学 | 硕士 |
59 | 医学技术 | 眼视光学 | 硕士 |
60 | 护理学 | 护理学 | 博士,硕士 |
61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硕士 |
62 | 公共管理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硕士 |
63 | 公共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硕士 |
64 | 公共管理 | 社会保障 | 硕士 |
65 | 公共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硕士 |
66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人文医学(交叉学科) | 硕士 |
参考资料: |
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 | 专业学位领域 | 授权级别 |
---|---|---|---|
1 | 应用心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2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博士、硕士 |
3 | 临床医学 | 儿科学 | 博士、硕士 |
4 | 临床医学 | 老年医学 | 博士、硕士 |
5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博士、硕士 |
6 | 临床医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7 | 临床医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博士、硕士 |
8 | 临床医学 | 急诊医学 | 博士、硕士 |
9 | 临床医学 | 重症医学 | 博士、硕士 |
10 | 临床医学 | 全科医学 | 博士、硕士 |
11 | 临床医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博士、硕士 |
12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13 | 临床医学 | 儿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14 | 临床医学 | 骨科学 | 博士、硕士 |
15 | 临床医学 | 运动医学 | 博士、硕士 |
16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博士、硕士 |
17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博士、硕士 |
18 | 临床医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博士、硕士 |
19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博士、硕士 |
20 | 临床医学 | 临床病理 | 博士、硕士 |
21 | 临床医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博士、硕士 |
22 | 临床医学 | 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23 | 临床医学 | 放射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24 | 临床医学 | 放射影像学 | 博士、硕士 |
25 | 临床医学 | 超声医学 | 博士、硕士 |
26 | 临床医学 | 核医学 | 博士、硕士 |
27 | 临床医学 | 医学遗传学 | 博士、硕士 |
28 | 口腔医学 | 不区分领域 | 博士、硕士 |
29 | 公共卫生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0 | 护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1 | 药学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2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3 | 生物与医药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4 | 公共管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15819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6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8·98%,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57%。拥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7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6人;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822人次。立项年份 | 教学团队名称 | 所属学院 | 带头人 | 级别 |
---|---|---|---|---|
2008 | 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 | 护理学院 | 姜小鹰 | 国家级 |
2011 | 组织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周瑞祥 | 省级 |
2010 | 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王玮 | 省级 |
2009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临床医学部 | 杨立勇 | 省级 |
2009 | 眼视光学教学团队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徐国兴 | 省级 |
2008 | 毒理学教学团队 | 公共卫生学院 | 张文昌 | 省级 |
2008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许能锋 | 省级 |
2007 | 病理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黄爱民 | 省级 |
2007 | 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 | 护理学院 | 姜小鹰 | 省级 |
2007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药学院 | 俞昌喜 | 省级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7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9个;有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序号 | 机构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1 | 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 2015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1 | 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林旭 | 2010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 | |||
1 | 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 | 许建华 | 2009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
1 | 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 | 陈元仲 | 2009 |
2 | 福建省天然药物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 许建华 | 2013 |
3 | 福建省分子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 | 王柠 | 2013 |
4 | 福建省肿瘤个体化主动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 | 康德智 | 2015 |
5 | 福建省肿瘤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林旭 | 2015 |
6 | 福建省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 - | 2015 |
7 | 福建省环境因素与肿瘤重点实验室 | 张文昌 | 2015 |
8 | 福建省药物靶点发现与结构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 俞昌喜 | 2019 |
9 | 福建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 | 欧启水 | 2019 |
10 | 福建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陈江 | 2019 |
11 | 福建省血管衰老重点实验室 | 洪华山 | 2019 |
12 | 福建省烧创伤重点实验室 | 陈昭宏 | 2019 |
13 | 福建省肿瘤智能影像与精准放疗重点实验室 | 徐本华 | 2022 |
14 | 福建省肺干细胞重点实验室 | 曾奕明 | 2022 |
15 | 福建省糖脂与骨矿盐代谢重点实验室 | 严孙杰 | 2022 |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 |||
1 | 福建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陈江 | 2016 |
2 | 视障辅助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胡建民 | 2019 |
3 | 康复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王诗忠 | 2019 |
4 | 组织与器官再生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陈良万 | 2020 |
5 | 福建省干细胞转化医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 2013 |
6 | 海西免疫治疗产学研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 2016 |
7 |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准防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叶为民 | 2019 |
8 | 康复养老与产业促进协同创新中心 | 王诗忠 | 2019 |
省级研究开发基地(平台) | |||
1 | 福建省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 余祥彬 | 2009 |
2 | 闽台科技合作基地 | - | 2015 |
3 | 福建省新药研发中心 | 俞昌喜 | 2016 |
4 | 福建省糖尿病防治研究院 | 严孙杰 | 2017 |
5 | 福建省脑重大疾病与脑科学研究院 | 康德智 | 2021 |
6 | 福建省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预警研究中心 | 叶为民 | 2020 |
7 | 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中心 | 胡建民 | 2020 |
8 | 福建省医疗保障研究院 | - | 2020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库 | |||
1 | 干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王世鄂 | 2006 |
2 | 脑老化与神经变性疾病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叶祖承 | 2010 |
3 | 口腔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陈江 | 2010 |
4 | 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洪金省 | 2014 |
5 | 环境与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张文昌 | 2014 |
6 | 医学生物信息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敖露 | 2015 |
7 | 纳米医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林新华 | 2015 |
8 | 睡眠医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曾奕明 | 2017 |
9 | 心血管病离子通道信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林默君 | 2017 |
10 | 胸心外科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陈椿 | 2019 |
11 | 皮肤肿瘤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纪超 | 2019 |
12 | 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福建省医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 李跃平 | 2017 |
13 | 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福建省老年护理教育与研究中心 | 李红 | 2018 |
省级研究所 | |||
1 | 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 程波 | 1960 |
2 | 福建省消化系疾病研究室 | 王小众 | 1985 |
3 |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 | 陈志哲 | 1988 |
4 | 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 谢良地 | 1988 |
5 | 福建省生殖医学工程中心 | 王玮 | 1992 |
6 | 福建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 林旭 | 1993 |
7 | 福建省眼科研究所 | 徐国兴 | 1993 |
8 | 福建省内分泌研究所 | 刘礼斌 | 1994 |
9 | 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 | 王柠 | 1995 |
10 | 福建省腹部外科研究所 | 石铮 | 1995 |
11 | 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 | 陈燕凌 | 1996 |
12 | 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 | 张榕 | 1996 |
13 | 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 | 陈道中 | 1997 |
14 | 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 陈晓春 | 1998 |
15 | 福建省临床免疫研究所 | 郑祥雄 | 1998 |
16 | 福建省烧伤研究所 | 吴伯瑜 | 1998 |
17 | 福建省骨科研究所 | 林建华 | 2000 |
18 | 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 | 薛恩生 | 2000 |
19 | 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 | 陈良龙 | 2000 |
20 | 福建省神经外科研究所 | 杨卫忠 | 2000 |
21 | 福建省肝病科学研究中心 | 康德智 | 2011 |
22 | 福建省食品安全与风险研究中心 | 张文昌 | 2012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00多项,多项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the lancet、jama子刊及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福建医学科技奖等213项。奖项 | 项目 | 第一完成人 |
---|---|---|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耳硬化症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 | 易自翔 |
参考文献: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校标图案说明
校标图案主体由字母“m”、蛇杖和阿拉伯数字“1937”等基本元素组合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书法家舒同先生手写的中文校名,下弧是福建医科大学英文全称。
校标设计元素涵义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旗山校区
截至2025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旗山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350122)。截至2022年8月,下设基础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口腔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健康学院、护理学院等学院,还有全体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福建医科大学旗山校区乌山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陈星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林旭 |
党委副书记 | 黄爱民、罗霓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世鄂 |
副校长 | 叶为民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陈万金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福建医科大学监察专员 | 付冬香 |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职时间 |
---|---|
侯宗濂 | 1937·6~1943·2 |
李鼎勋 | 1943·2~1946·7 |
刘建绪 | 1946·7~1946·11 |
黄震亚 | 1946·11~1954·7 |
黄开云 | 1954·7~1957·7 |
浦敬诠 | 1957·7~1965·10,1978·10~1983·12 |
邹宁生 | 1983·12~1986·9 |
殷凤峙 | 1986·9~1992·7 |
康仲涵 | 1993·9~1997·8 |
陈丽英 | 1997·8~2002·9 |
陈元仲 | 2002·9~2018·11(截至2018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