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30个本科专业。
福建医科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8年 | 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 |
临床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麻醉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放射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基础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年 | 理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眼视光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生物信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 药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临床药学 | 5年 | 理学学士 |
生物制药 | 4年 | 工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助产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社会工作 | 4年 | 法学学士 |
应用心理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康复治疗学 | 4年 | 理学学士 |
运动康复 | 4年 | 理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5年 | 医学学士 |
医学影像技术 | 4年 | 理学学士 |
智能医学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医疗保险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附属医院类别 | 名称 |
---|
直属附属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非直属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 |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产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神经精神病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筹)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省级一流学科6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学科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血液病学 |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 | 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 |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管理 |
福建省高等院校“211工程”重点学科 | 血液病学、分子医学 |
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 血液病学、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外科学、病原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口腔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福建医科大学学科目录-学术学位(截至2021年12月)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授权级别 |
---|
1 | 生物学 | 植物学 | 硕士 |
2 | 生物学 | 动物学 | 硕士 |
3 | 生物学 | 生理学 | 硕士 |
4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硕士 |
5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硕士 |
6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硕士 |
7 | 生物学 | 遗传学 | 硕士 |
8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硕士 |
9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硕士 |
10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硕士 |
11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硕士 |
12 | 生物学 | 生物信息学 | 硕士 |
13 | 基础医学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博士,硕士 |
14 | 基础医学 | 免疫学 | 博士,硕士 |
15 | 基础医学 | 病原生物学 | 博士,硕士 |
16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博士,硕士 |
17 | 基础医学 | 法医学 | 博士,硕士 |
18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博士,硕士 |
19 | 基础医学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博士,硕士 |
20 | 基础医学 | 预防医学 | 博士,硕士 |
21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博士,硕士 |
22 | 临床医学 | 儿科学 | 博士,硕士 |
23 | 临床医学 | 老年医学 | 博士,硕士 |
24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博士,硕士 |
25 | 临床医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26 | 临床医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博士,硕士 |
27 | 临床医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博士,硕士 |
28 | 临床医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博士,硕士 |
29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30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博士,硕士 |
31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博士,硕士 |
32 | 临床医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博士,硕士 |
33 | 临床医学 | 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34 | 临床医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博士,硕士 |
35 | 临床医学 | 运动医学 | 博士,硕士 |
36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博士,硕士 |
37 | 临床医学 | 急诊医学 | 博士,硕士 |
38 | 临床医学 | 重症医学 | 博士,硕士 |
39 | 口腔医学 | 口腔基础医学 | 博士,硕士 |
40 | 口腔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博士,硕士 |
4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博士,硕士 |
42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43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4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博士,硕士 |
45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毒理学 | 博士,硕士 |
46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军事预防医学 | 博士,硕士 |
47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检验学 | 博士,硕士 |
48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卫生管理学 | 博士,硕士 |
49 | 药学 | 药物化学 | 博士,硕士 |
50 | 药学 | 药剂学 | 博士,硕士 |
51 | 药学 | 生药学 | 博士,硕士 |
52 | 药学 | 药物分析学 | 博士,硕士 |
53 | 药学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博士,硕士 |
54 | 药学 | 药理学 | 博士,硕士 |
55 | 药学 | 临床药学 | 博士,硕士 |
56 | 医学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硕士 |
57 | 医学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硕士 |
58 | 医学技术 | 康复治疗学 | 硕士 |
59 | 医学技术 | 眼视光学 | 硕士 |
60 | 护理学 | 护理学 | 博士,硕士 |
61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硕士 |
62 | 公共管理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硕士 |
63 | 公共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硕士 |
64 | 公共管理 | 社会保障 | 硕士 |
65 | 公共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硕士 |
66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人文医学(交叉学科) | 硕士 |
参考资料: |
福建医科大学学科目录-专业学位(截至2021年12月)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 | 专业学位领域 | 授权级别 |
---|
1 | 应用心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2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博士、硕士 |
3 | 临床医学 | 儿科学 | 博士、硕士 |
4 | 临床医学 | 老年医学 | 博士、硕士 |
5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博士、硕士 |
6 | 临床医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博士、硕士 |
7 | 临床医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博士、硕士 |
8 | 临床医学 | 急诊医学 | 博士、硕士 |
9 | 临床医学 | 重症医学 | 博士、硕士 |
10 | 临床医学 | 全科医学 | 博士、硕士 |
11 | 临床医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博士、硕士 |
12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13 | 临床医学 | 儿外科学 | 博士、硕士 |
14 | 临床医学 | 骨科学 | 博士、硕士 |
15 | 临床医学 | 运动医学 | 博士、硕士 |
16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博士、硕士 |
17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博士、硕士 |
18 | 临床医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博士、硕士 |
19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博士、硕士 |
20 | 临床医学 | 临床病理 | 博士、硕士 |
21 | 临床医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博士、硕士 |
22 | 临床医学 | 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23 | 临床医学 | 放射肿瘤学 | 博士、硕士 |
24 | 临床医学 | 放射影像学 | 博士、硕士 |
25 | 临床医学 | 超声医学 | 博士、硕士 |
26 | 临床医学 | 核医学 | 博士、硕士 |
27 | 临床医学 | 医学遗传学 | 博士、硕士 |
28 | 口腔医学 | 不区分领域 | 博士、硕士 |
29 | 公共卫生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0 | 护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1 | 药学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2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3 | 生物与医药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34 | 公共管理 | 不区分领域 | 硕士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15819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6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8·98%,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57%。拥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7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6人;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822人次。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团队立项年份 | 教学团队名称 | 所属学院 | 带头人 | 级别 |
---|
2008 | 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 | 护理学院 | 姜小鹰 | 国家级 |
2011 | 组织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周瑞祥 | 省级 |
2010 | 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王玮 | 省级 |
2009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临床医学部 | 杨立勇 | 省级 |
2009 | 眼视光学教学团队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徐国兴 | 省级 |
2008 | 毒理学教学团队 | 公共卫生学院 | 张文昌 | 省级 |
2008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许能锋 | 省级 |
2007 | 病理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院 | 黄爱民 | 省级 |
2007 | 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 | 护理学院 | 姜小鹰 | 省级 |
2007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药学院 | 俞昌喜 | 省级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3个,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有特色专业及本科教学工程等近2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截至2025年4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 | 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麻醉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 |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生物制药、社会工作、生物信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 |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 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
福建省特色专业(8个) | 应用心理学、医学检验、社会工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 | 护理学 |
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 | 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应用心理学 |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 护理管理学 |
福建省精品课程(37门) | 护理学基础、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化学、机能学、急救护理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实验诊断学、牙周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实验、分析化学、口腔修复学、临床血液学及血液检验、流行病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外科学、医学微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儿科学、护理管理学、生理学、卫生毒理学、行政管理学、生物化学、眼科学、药物分析、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药理学、内科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
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 | 计算机基础与医学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信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心理与行为实验教学中心、药学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 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 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 | 应用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三段式实践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妇儿临床医学院、肿瘤临床医学院、宁德临床医学院等8所临床医学院。在福建省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