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皖北滁州师范学校。
1950年4月,皖北行署决定筹办“皖北滁州师范学校”。9月,新创办的滁州师范学校开始招生,首次招生计划100人。开办中师班、初师班,不少学生在读期间两次参加各类招工考试、参军入伍,到1953年首届学生毕业时,剩下56人。
1951年暑期,学校迁至定远炉桥办学,开设了师资轮训班,招收了一个初师班、两个中师班。
…更多「办学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名称 | 科类 |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测绘工程 | 工学 | |
地理科学 | 理学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
导航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软件工程 | 工学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工学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工学 | |
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自动化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工学 |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
制药工程 | 工学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风景园林 | 工学 | |
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学 | |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审计学 | 管理学 | |
物流工程 | 管理学 | |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学 |
新闻学 | 文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英语(师范) | 文学 | |
商务英语 | 文学 | |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范)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对口) | 管理学 |
酒店管理(对口) | 管理学 | |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对口) | 教育学 |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对口) | 艺术学 |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对口) | 教育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类别 | 名称 |
---|---|
安徽省重点学科 | 应用化学 |
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 | 地理学 |
名称 | 类别 |
---|---|
电子信息 | 专业硕士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硕士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硕士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33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高级职称386人、博士428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60多人次。类别 | 名单 |
---|---|
全国模范教师 | 许志才 |
全国优秀教师 | 赵振华 |
省级教学名师 | 许志才、郑平建、戴仕宝、陈桂林、许雪峰、薛连海、宋德如、诸立新、张晓旭 |
省级教坛新秀 | 李庆宏、贲培云、郑爱龙、葛浩、于春燕、吴文杰、翟明清、夏岩磊、王敏、秦莉、黄述亮、张玲、姚光顺、顾留碗、吴小芳、周亮广 |
全省模范教师 | 葛秀涛、景刚副 |
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 李虎、翟明清 |
全省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 邢存海 |
全省优秀教师 | 王晓梅、叶高副、邢存海、刘利副、许雪峰 |
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吴开华 |
全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 赵生慧 |
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应用数学教学团队 | 许志才 | 2008年 |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 | 郑平建 | 2010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 | 薛连海 | 2010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汪才明 | 2011年 |
金融工程教学团队 | 翟明清 | 2013年 |
大学数学本科教学团队 | 李庆宏 | 2014年 |
教师教育教学团队 | 宋德如 | 2014年 |
食品加工与品质控制教学团队 | 蔡华珍 | 2015年 |
化工原理教学团队 | 郑建东 | 2015年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1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校级研究机构 |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滁州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国情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所、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66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7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08项、省级奖项6856项;科技到账经费持续大幅递增,2024年突破9000万元;位列高等教育学会“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8名。获奖项目 | 获奖类别 | 获奖年度 |
---|---|---|
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2010 |
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 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 2011 |
废墟上的阳光 |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 | 2011 |
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 | 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2 |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 |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2015 |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及相关类群的系统进化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15 |
塔里木盆地荒漠林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 | 新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5 |
国产陆地卫星定量遥感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6 |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生长机理及其物理与化学性能研究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16 |
专项项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8 |
禅宗北宗研究(著作) | 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 2019 |
天天向上(绘画) | 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 2019 |
《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著作) | 2017—201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 2020 |
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 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20 |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 | 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20 |
支持跨组织业务过程智能的可靠服务计算关键技术 | 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20 |
入海河流泥沙通量剧减关键诱因及沉积地貌响应规律甄别 | 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20 |
量子群的构造及其在离散形变与量子杨-baxter方程中的应用 | 贵州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 2020 |
eooda空地协同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关键技术与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21 |
食用菌智能化生产成套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22 |
陈铨评传 | 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 2022 |
蔬菜节能节水加工与废弃物绿色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23 |
智能感知高透光液晶显示技术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23 |
自然资源多模态数据协同调查关键技术及应用 | 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23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缩写)和“1950”为基本元素。篆字“滁”为核心,呈现了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旗帜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学院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载了滁州学院人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奖杯的形制,抒发了滁州学院人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断创新的卓越情怀。结构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征着滁州学院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时代风范。校名“滁州学院”采用郭沫若的字体,突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50”字样标志了滁州学院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中英文有机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滁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豪迈姿态。呈现开放形态,展示着滁州学院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汉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绘了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会峰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周旭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郑朝贵 |
党委副书记 | 张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陈桂林、曾献功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项东 |
副院长 | 王春 |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更多「行政领导」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环境
琅琊山
因东晋元帝司马睿王号封而得名,地处滁州市西南,是“天下第一亭”醉翁亭的所在地。琅琊山是文化名山,唐代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辛弃疾、宋濂、王阳明、文征明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为之留下文章墨宝。
滁州西涧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姓名 | 简介 |
---|---|
王伦澈 | 从事区域地表信息监测与生态环境遥感等综合地理学研究 |
胡彪 | 合肥森览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
张贵翔 | 滁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
王圣年 |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主任 |
徐崇华 | 市政协副主席 |
杨甫祥 | 市政府秘书长 |
沈中林 | 市人大副主任 |
何希勇 | 市政协主席、市委秘书长 |
参考资料 |
所获荣誉
日期 | 荣誉名称 |
---|---|
2023年1月 | 2022年度安徽省高等院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
2022年2月 | 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
2020年12月25日 | 无偿献血促进奖 |
2020年11月20日 |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15年2月 | 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
2014年 | 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安徽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 |
2011—2014年 | 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节能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
2012年2月 |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
2011年12月 | 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
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 | |
2011年11月 | 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
2011年6月 | 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 |
2010年 |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