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名称 | 科类 |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测绘工程 | 工学 | |
地理科学 | 理学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
导航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软件工程 | 工学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工学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工学 | |
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自动化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工学 |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
制药工程 | 工学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风景园林 | 工学 | |
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学 | |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审计学 | 管理学 | |
物流工程 | 管理学 | |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学 |
新闻学 | 文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英语(师范) | 文学 | |
商务英语 | 文学 | |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范)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教育学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对口) | 管理学 |
酒店管理(对口) | 管理学 | |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对口) | 教育学 |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对口) | 艺术学 |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对口) | 教育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类别 | 名称 |
---|---|
安徽省重点学科 | 应用化学 |
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 | 地理学 |
名称 | 类别 |
---|---|
电子信息 | 专业硕士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硕士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硕士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33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高级职称386人、博士428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60多人次。类别 | 名单 |
---|---|
全国模范教师 | 许志才 |
全国优秀教师 | 赵振华 |
省级教学名师 | 许志才、郑平建、戴仕宝、陈桂林、许雪峰、薛连海、宋德如、诸立新、张晓旭 |
省级教坛新秀 | 李庆宏、贲培云、郑爱龙、葛浩、于春燕、吴文杰、翟明清、夏岩磊、王敏、秦莉、黄述亮、张玲、姚光顺、顾留碗、吴小芳、周亮广 |
全省模范教师 | 葛秀涛、景刚副 |
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 李虎、翟明清 |
全省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 邢存海 |
全省优秀教师 | 王晓梅、叶高副、邢存海、刘利副、许雪峰 |
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吴开华 |
全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 赵生慧 |
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应用数学教学团队 | 许志才 | 2008年 |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 | 郑平建 | 2010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 | 薛连海 | 2010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汪才明 | 2011年 |
金融工程教学团队 | 翟明清 | 2013年 |
大学数学本科教学团队 | 李庆宏 | 2014年 |
教师教育教学团队 | 宋德如 | 2014年 |
食品加工与品质控制教学团队 | 蔡华珍 | 2015年 |
化工原理教学团队 | 郑建东 | 2015年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3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等1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拥有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23年起,1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管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网络》《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4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教育部及安徽省“四新”项目29项。建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等22个。
教学成果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地理信息科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地理信息科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
安徽省特色专业 | 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新闻学 |
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网络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前教育、旅游管理、自动化 |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 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华塑盐(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化工实践教育基地 |
安徽省精品课程 |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中国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计算机网络 |
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数学、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gis基础应用技能、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旅游地理学、食品化学、教育心理学 |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食品工程师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国际商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 |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食品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测绘实验实训中心 |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支持滁州学院创建滁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全柴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开展“一院一镇”结对合作促进校地融合;选派教师担任安徽省“双链融合专员”、挂职企业“科技副总”、组建“科技副总团”助力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共建农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塞尔维亚、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7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合作举办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建有安徽省桥梁结构数据诊断与智慧运维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四届“食品低温加工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冬(夏)令营系列活动。举办十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成为皖台教育交流合作品牌。学校获批“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与省内应用型联盟高校共享资源。成立滁州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