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建校延安
1939年,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李富春同志深感提升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专门的科技力量,向中央提出成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与支持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开始筹建,由李富春兼任院长,留德科学家陈康白任副院长和筹建小组组长。1939年6月,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在边区财政部院内开始办公。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学院分为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大学部设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农业科、林牧科。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延安经办了5年,培养了大约500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武衡等科学家,李伦等军队将领。华北办学
1945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指示,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120多人从延安出发,向东北迁移。因时局变化,学校滞留在张家口,与晋察冀边区工业职业学校合并,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同年9月下旬,张家口被袭,学校转移到蔚县暖泉镇,11月初学校奉命又迁移到建屏县柏岭镇,把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合并,成立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1947年11月,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的预科班搬到河北井陉,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晋冀鲁豫边区于1946年初成立北方大学。其中北方大学工学院于1946年4月在邢台成立。1948年8月,晋察冀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的北方大学合并,命名为华北大学。同年9月,北方大学工学院与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在河北井陉合并成立了华北大学工学院。迁址北京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设有23个专业学院,开设74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 |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 武器系统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新工科)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 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鲍曼学院:航空航天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 |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2021年新增新工科专业) |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信息对抗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徐特立英才班(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 | 社会工作专业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 |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造型艺术 |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王小谟英才班”、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 |
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专业学院信息统一来源: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83个;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牵头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类型 | 名称 |
---|---|
国家级检验检测类平台2个 | 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 | 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等 |
教育部批复平台20个 | 智能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攻关大平台、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安全与防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能量密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光电量子结构设计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天信息网络安全与博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健康智能评估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数李理论与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爆炸防护与应急处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成声光电微纳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平台21个 | 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非硅微纳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与生物诊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社会治理智联网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的数学理论与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探测、制导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市批复平台31个 |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嵌入式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成分分离与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软件安全工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数域信号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复杂信息数学表征分析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量语言信息处理与云计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航空数字经济研究基地 |
其他部委批复平台9个 | 多元信息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车辆动力系统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爆炸检测检验及物证分析平台、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等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7月(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先进适用技术
源网荷储
基于工业企业柔性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 有色 北京理工大学、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检测技术
…更多「先进适用技术」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北京理工大学中文校名由赵朴初题写。
校徽校标
北京理工大学校徽周围标明了由赵朴初题字的“北京理工大学”中文字体及英文翻译。
中心的标志以“培养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时表现青青校园的人文气息。标志根植于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整体造型为顶天立地的大树形,以“树人”表达教育的理念,同时寓意栋梁之材。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中关村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占地面积1063亩。该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地段。中关村校区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详情良乡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良乡东路。良乡校区2005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2007年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9月,良乡校区东区生活区组团、教学楼组团投入使用,标志良乡校区东区正式启用。截至2022年3月,良乡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124亩,总建筑面积72·27万平方米,良乡校区常驻单位共有9个学院,9个职能部门及机构,3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教学示范中心、9个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学生14990人,教职工1812人。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党委常委 | 张军 |
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常委 | 姜澜 |
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 | 包丽颖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 许安国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党委常委 | 庞思平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魏一鸣、王博、李振键、汪本聪、邹美帅 |
副校长 | 党华 |
党委常委 | 蔺伟、阎艳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 | 职务 |
---|---|---|
刘一鹗 | 1953·11—1954·03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宗凤鸣 | 1954·03—1956·06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魏思文 | 1956·06—1962·12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第一书记 |
魏思文 | 1962·12—1967·10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贾克 | 1973·11—1975·08 | 北京工业学院临时领导小组组长 |
1975·08—1978·02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
苏谦益 | 1978·09—1982·07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冯佩之 | 1982·07—1983·07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田运 | 1984·09—1987·01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谈天民 | 1987·08—1988·04 | 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88·04—1996·06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
焦文俊 | 1996·06—2008·02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郭大成 | 2008·02—2014·09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张炜 | 2014·09—2016·04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赵长禄 | 2016·04—2022·04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参考资料: |
姓名 | 任期 | 职务 |
---|---|---|
李富春 | 1939·05—1940·12 | 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 |
自然科学院院长 | ||
徐特立 | 1941·01—1943·11 |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
陈康白 | 1943·11—1944·06 |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
李强 | 1944·06—1945·11 |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
刘再生 | 1948·09—1948·11 | 华北大学工学院院长 |
魏思文 | 1954·05—1966·07 |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
苏谦益 | 1978·09—1982·07 |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
谢簃 | 1982·07—1984·09 |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
朱鹤孙 | 1984·09—1988·05 |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
1988·05—1993·02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
王越 | 1993·02—1999·07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匡镜明 | 1999·07—2007·08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胡海岩 | 2007·08—2017·12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张军 | 2017·12—2022·04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龙腾 | 2022·05—2024·04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徐特立图书馆
良乡校区图书馆以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第二任院长徐特立名字命名,坐落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校区内。图书馆内有281·4万册图书资源,172·2万册电子图书,951·4万册电子论文,255个数据库。文化体育中心
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东校区内,外观设计斩获两项国际大奖,设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排球馆、标准泳池等。可在场馆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还为深秋歌会等学校大型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北湖环湖道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知名校友
姓名 | 简介 |
---|---|
鲍硕 | 北京理工大学2014届本科校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曾担任“天宫一号”和“嫦娥五号”总调度 |
王光义 | 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曾担任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任务、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和天舟一号任务的“01”指挥员 |
陈宇红 | 陈宇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北理工光电学院1981级本科、1985级硕士、1987级博士校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陈宇红带领中软国际公司推出“神兵计划”,科技助力湖北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2020年7月,陈宇红代表中软国际公司向北京理工大学捐款1亿元,重点用于学校人才培养等工作 |
史晓刚 |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党代表,现任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被遴选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 |
于英杰 | 北理工宇航学院校友,2021年4月,于英杰获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2023年1月,于英杰任北京市副市长 |
戴彬彬 | 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校友,1990年8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
陈杰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fac fellow。分别于1986、1996、200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
龚波 | 北理工宇航学院1983级本科、管理与经济学院2000级硕士校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 |
杜江涛 | 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1987级校友,君正集团董事局主席、竹翠兰香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
赵刚 | 北理工1986级机电学院校友。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政府党组书记,延安市委书记 |
王欣 | 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2020届校友,现任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镇王家寨村村支书助理 |
张峤 | 宇航学院2003级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 |
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且排名不分先后 |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 |
---|---|
2014年9月 | 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
2014年12月 | 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组织单位 |
2015年12月17日 | 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市“青春船长、法治启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团队一等奖 |
2017年1月 | 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论坛中荣获“2016年度mooc优秀组织奖” |
2017年4月 | 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
2024年1月12日 | 北京理工大学荣获2022-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 |
2024年5月7日 | 北京理工大学在“美美与共”主题交流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 |
2024年5月23日 | 荣获“第十届党建研究会工作先进单位” |
截至2024年7月,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