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2018年5月正式揭牌"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同步发布9项产业支持政策。2020年启动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五大服务平台和"一区多园"产业布局。2022年企业数量突破260家,形成冷凉花卉种球繁育基地优势。2024年4月成为北京市首批绿电示范园区。
产业集聚
已集聚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功能花卉研究中心等6家科研机构,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等12家龙头企业
形成球根类花卉种质基因库,拥有20万亩园艺生产用地储备
重点发展航天种都、自然农法产业链等特色项目,首农集团延庆农场与航天育种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政策支撑体系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创新中心建设
实施《若干措施》推动原创技术转化,最高给予300万元研发补贴
设立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完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机制
推出"服务包"制度闭环解决企业用地、融资需求
绿电园区建设
2024年启动"六化融合"绿电体系建设工程,涵盖七个建设维度。截至2025年3月:
实现43家企业全绿电交易,年交易量达园区总用电量的65%
配套建设光伏停车场、智能微电网等基础设施
首创园区级绿电交易数字化管理平台
资源整合机制
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建北京球根花卉产业技术研究院
引入中国花卉协会等9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
承接世园会园区科研会展功能,培育林草种业创新示范区
建立职业院校联动的人才培训基地,年培养专业技术人员200人次
管理创新
由延庆区科委牵头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
完成世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优化国有资产运营效率
建立企业动态数据库,实现园区管理数字化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