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理工大学校园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北京理工大学中文校名由赵朴初题写。

校徽校标

北京理工大学校徽周围标明了由赵朴初题字的“北京理工大学”中文字体及英文翻译。

中心的标志以“培养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时表现青青校园的人文气息。标志根植于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整体造型为顶天立地的大树形,以“树人”表达教育的理念,同时寓意栋梁之材。

标志最下方是勇猛的鹰,展翅高飞,到顶端演变成口衔橄榄枝的白鸽,寓意和平是建立在自己强大的基础上,热爱和平是学校永恒的追求。

标志下方的宝塔山和延河大桥以及1940的字样,表示北京理工大学源自1940年由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校徽校标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白色旗面,正中为校标,校标下方为赵朴初题写的“北京理工大学”及英译名大写字母;校旗旗面长宽比例为1:0·618。

精神文化

校训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指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该校训是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于2010年8月26日确定的。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010年8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决定,把“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确定为校风。

学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2010年8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学校党委决定,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确定为学风。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老院长徐特立的思想。1942年4月1日,徐特立在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院长期间,组织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教育方针大讨论,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再论我们怎样学习》一文,提出了“实事求是”,不要“自以为是”的思想。1949年10月,徐特立为《河北教育》创刊号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九个字,并说明这是学风中最重要的。

校歌

校歌
《北京理工大学校歌》师生词吕远曲清清延河水抚育你茁壮成长。悠悠岁月长磨练你意志如钢。团结勤奋,为祖国和平播撒希望,求实创新,为中华富强造就栋梁前进,向前进,北京理工大学振起腾飞的翅膀。前进,向前进,北京理工大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社团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延河之星志愿者总队成立于2004年3月5日,是由校团委直接领导的校级志愿服务类学生组织,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一级团体会员单位,北京市高校志愿者联盟成员单位,北京高校正能量联盟会员单位,首都学雷锋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社团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北理社联”)是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北京理工大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对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枢纽型学生组织,成立于2005年10月。社团核心理念:专业、激情、沟通、利他。

北京理工大学记者团(总团)是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的校级学生组织,主要职能为在党委宣传部指导下,协助开展学校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以服务学校官方新媒体矩阵、新闻网、校报和电视台等校级新闻宣传平台作为核心任务,并做好学生新闻宣传骨干的培养工作。校记者团工作宗旨:立足校园、服务师生、传播资讯、传承文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