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该疾病的病因至今不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到肌层生长所致。本病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是雌激素相关性疾病。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经宫腔操作
剖宫产、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或分娩等,经宫腔的操作或手术可能会促使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炎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与腺肌病发病密切相关。
其他
高雌激素血症、遗传等也是发生该病的高危因素。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有35%子宫腺肌病患者无典型症状。
经量增多
约40%~50%的患者出现此症状,表现为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量增多,一般大于80ml。
经期延长
患者的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是行经时间延长。
痛经
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向会阴部、肛门及大腿放射。痛经常于经前一周开始,或在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
其他
患者可能出现与月经周期无关的慢性盆腔痛,不明原因的排卵期出血、性欲减退等。
就医
若患者出现经量过多或有严重的痛经,影响日常生活,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情。
医生根据患者典型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过多)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变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患者可提前准备:
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
症状是否影响工作、生活;
月经、生育史;
症状和月经周期是否有关;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或加重。
就诊科室
妇科相关检查
医生查体
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或不规则、有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ca125检测:多数患者该指标高于正常(>35u/ml),极少数甚至超过2000u/ml,引起患者恐惧。出现异常升高时需要排除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血清ca125水平在监测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且可能有助于和子宫肌瘤的鉴别。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回声的情况,以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可以帮助区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并可诊断出两者并存的情况,对治疗方式也有较大的帮助。
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痛经、ca125轻度升高、以及月经异常的症状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如直肠子宫陷凹有内异症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可有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妇科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肿块,三合诊时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b超、mri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有时子宫腺肌症可以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妇科检查可扪及子宫增大,尤其是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易与子宫腺肌病相混淆。但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明显,子宫多呈均匀增大,超声检查及外周血ca125检测有助于诊断。有时子宫腺肌症可以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病变
如患者以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简称aub)为首要表现,需与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等)鉴别,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得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选择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对于没有症状而且又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期待观察治疗。
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症状可复发。
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当痛经vas≥5时,患者可口服布洛芬或经肛门塞吲哚美辛栓,以减轻疼痛。但应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以免发生消化道溃疡、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年轻、有生育要求和接近绝经期、而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用gnrh-a治疗。gnrh-a可减轻疼痛或使疼痛消失、子宫缩小,但停药后症状可恢复,子宫重新增大,故一般经3~6个月gnrh-a的治疗后,可辅以其他治疗手段进行长期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骨质丢失的风险,并有低雌激素引起的类似围绝经期表现,可以遵医嘱反向添加治疗和补充钙剂。
其他
手术治疗
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病灶局限而症状严重的患者。术后需注意避孕一段时间,再次妊娠时应严密观察,有继发子宫破裂的风险。
子宫内膜去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的患者。
术前应行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全子宫切除术
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此手术方法达到根治目的。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是一种阻断子宫血液供应、藉此控制子宫增长、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的治疗方法,可适用于以下情况:
无生育要求、有痛经及月经量多等症状者;
非手术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或有多次手术史而再次手术治疗难度大。
对于有生育要求、且有症状的患者,应慎用uae,如果强烈要求进行uae治疗,必须明确了解uae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导致卵巢坏死或子宫内膜坏死而继发不孕。
禁忌证
合并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合并妊娠;
伴有妇科恶性肿瘤;
对造影剂过敏、穿刺点存在皮肤感染、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
术后注意事项
下肢限制活动6小时;术后需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及皮温,异常者须及时向医生反映。
术后并发症
常见“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盆腔疼痛、恶心、呕吐、发烧(一般不高于38℃,为术后吸收热)、乏力肌肉疼痛不适和白细胞增多等,多数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并在7天内逐渐好转。
其他并发症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其他治疗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
lng-ius放置宫腔后,可稳定释放左炔诺孕酮,可以改善月经量多、痛经的症状。但是对于子宫增大或者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先给予gnrh-a治疗3~6个月,再使用lng-ius。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
通过热凝固灭活病灶组织,使其范围缩小或消失,旨在减轻痛经、减少异常子宫出血、缓解压迫等症状。
适应证
适用于症状显著但要求保留子宫的年轻患者,其病灶厚度>30mm;
患者血液检测血红蛋白≤10g,痛经或贫血持续1年以上并继续加重。
禁忌证
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不宜做此项治疗;
未被控制的急性盆腔炎症;
患有宫颈或子宫内膜病变,影响子宫保留的患者;
有严重的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有损伤肠道、膀胱等脏器的风险,或可继发盆腔感染、子宫破裂、子宫内膜大面积热损伤、皮肤灼伤等风险。
预后
子宫腺肌病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个别情况下可能恶变为子宫内膜癌,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其次为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具体机制不明。
并发症
长期月经量增多可导致贫血,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贫血性心脏病。
预防
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少做人工流产和刮宫。有妇科疾病及早就医,避免过多宫腔操作。
月经期要做好自身的保健,不要做剧烈的活动,注意控制情绪,不要生闷气,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经期禁性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子宫腺肌症的发生。
注意保暖防寒;调整自己情绪;饮食应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宜贪食刺激性或寒凉食物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