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溪特校公众号

玉溪特校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云南玉溪市
公众号ID:gh_3d4e19407b89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玉溪特校”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信息发布,学校宣传。

开发/运营主体: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于主体: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玉溪市境内教育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玉溪特校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玉溪特校是由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综合性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8年,位于红塔区康井路44号。该校主要招收听障、视障、智障及肢体残疾学生,提供学前语训、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并开展送教上门服务,2024年在籍学生605人(含送教上门287人),教职工113人。校园占地35·1亩,配备听力测听室、康复训练基地及职业实训设施,开设中医康复技术等职业高中专业。学校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该校前身于1997年筹建,1998年正式招生,2004年增设高中教育,2006年转型为职业高中。办学规模从初期的6个班扩展至19个教学班,累计培养毕业生176人,其中多人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2023年牵头成立玉溪市特殊教育融合集团,探索“普通+特教”融合模式,形成送教上门的“玉溪模式”。学校承办省级特殊教育年会,聋生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2024年参与多项特殊教育科研课题。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获得云南省妇联、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2020年度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

2021年3月1日,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入选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

学校简介

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地处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玉溪,位于红塔区中心城区康井路44号。是全市一所面向一(区)八县招收以听障、视障学生为主,兼招智障及肢体残疾为辅,集聋儿学前语训、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直属玉溪市教育局管理。现有在校学生19个教学班共356人,在职教职工7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57人。

基础设施

原玉溪地区行政公署玉署发[1997]93号文件批准学校成立,1998年9月建成招生,10月16日举行学校落成暨开学庆典活动,学校的建成改变了玉溪特殊教育的格局。学校占地35·1亩,按“高标准、花园式”建设要求投资2273万元,建有学生专用教室18间和配套功能房,包括听力测听室、语训室、多媒体教室、律动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理化实验室、学生实习基地、室内外康复训练场地以及医务室、电子备课室、315座礼堂、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开通100madsl宽带网和校园网。绿化面积达到40%。基本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生活之需要。

办学规模

1998年9月招生6个班合计84人,其中:听障儿童68人,视障儿童16人。之后招生人数逐年扩大,班额不断增加。2000年为11个班137人(听障109人、视障24人、智障4人);2005年为18个班266人(听障210人、视障43人、智障13人);2008年为19个班293人(听障248人、视障、智障45人)。毕业生情况:从2004年至2008年共有小学毕业生62人、初中毕业生97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7人,其中2005年小学毕业15人、初中毕业28人。为华夏中专输送人才17人,四位同学考取北京联合大学和长春大学。2004年前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之后举办了高中教育,2006年经批准改为职业高中教育。

课程设置

学制为12年一贯制,即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职业高中(聋生增加一年语言训练)。课程设置及教材均按照国家盲、聋哑、弱智课程设置标准执行。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艺术(美工、音乐)、劳动(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外语、体育与健康、沟通与交流及科学,同时开设校本课程(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初中阶段:增加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职业高中阶段:保证主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以专业课为主。

教学方法

聋生采用手语、口语并举,利用实物、图片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辨认语言,提高看话能力,改善手语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精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盲生采用口语及盲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办学理念

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目标管理,内外协调,和谐发展。围绕“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三教并重”、“四种意识”和“五个学会”开展工作。“一个坚持”,即:坚持一切为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办学宗旨;“两个结合”,即:近期工作目标和长远目标规划相结合,县(区)随班就读指导和社区康复辅导工作相结合;“三教并重”,即:教学中推行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艺体教育模式;“四种意识”,即:教职工队伍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五个学会”,即: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健体、学会生活。

办学成绩

1、1999年9月,承办云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会1999年年会。

2、2000年2月,聋生小品《童心》获第三届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

3、2001年5月,在云南省第四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舞蹈《小仆哨》获得创作奖。

4、2001年11月,学校被评为红塔区文明单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