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图书馆百科
营口市图书馆正式成立于1956年10月21日,馆址位于辽河大街新立里1号,建筑面积800平方米。1984年9月,迁至站前区渤海大街东6号,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2007年5月迁至站前区公园路10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18年7月迁至西市区青花大街西8号,位于图书大厦的东部,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2019年4月23日全面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营口市的图书事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在1949年建立的市、县文化馆(时称民众教育馆)内,均设有图书阅览室(兼有报纸、杂志),供群众阅览。
1956年6月,营口市人民委员会作出筹建市公共图书馆的决定,经选定馆舍,购置设备,筹集图书,于同年10月1日开馆。馆舍位于站前区新立里1号,馆舍面积800平方米。建馆负责人李燕芳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到1965年,营口市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分别由3万册增至13·2万册。年图书流通量3·62万册次,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
场馆布局
馆藏以中文书刊为主,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兴建筑材料及汽保业图书为收藏重点,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馆内有外借、阅览、信息服务、未成年人益智阅览、盲人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电子文献阅览、经典文献阅览、教育培训、休闲交流等现代化服务功能。
文化活动
1.1月5日,市图书馆举办了“于明才先生图书捐赠仪式”,接受著名摄影家于明才先生捐赠的《祖山风光》系列图书共166册。
2.2月1日—2月29日,市图书馆举办“网络书香过大年”系列活动。
3.2月1日,市图书馆举办“同筑中国梦 共度书香年”楹联文化展。
相关服务
近年来,市图书馆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全免费公益“零门槛服务”,采取“共享强馆、科技立馆、品牌亮馆、活动促馆、文明塑馆”五大举措,推动营口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引进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行总分馆制模式,建成市、县(区)二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建设,引进30余种大型电子数据库,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大力开展新兴媒体服务,在全省同级馆中率先推出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形成 “世界读书日系列”、“图书馆宣传周系列”、“迎新春系列”、“寒暑假系列”、“庆六一系列”等主题活动;关爱特殊群体需求,提供“盲人领航”、“益智启蒙”、“情暖夕阳”、“学海轻舟”等特色品牌服务。
地理位置
地址:营口市站前区青花大街与市府路交叉路口西100米
所获荣誉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公众号主体介绍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营口市图书馆是由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成立于2018年8月,是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博资源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等职能。该中心下设市图书馆、博物馆、西炮台遗址陈列馆等14个分支机构,内设14个科室及纪检监察室。截至2021年9月,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其业务涵盖文化惠民演出、青少年科普教育、体育赛事承办等领域,曾参与举办营口市首届青少年无人机竞速大赛等活动。
组织架构
根据2019年部门预算公开信息,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财务科等14个科室及纪检监察室,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截至2019年,该中心管理市图书馆、博物馆、西炮台遗址陈列馆等14个分支机构。
2019年8月9日,经中心党委批准,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第六党支部选举产生5名支部委员,张红宇任党支部书记,朱永岳、王馥、刘贺、刘甜甜分别担任纪检、组织、生活、宣传委员。
主要职能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利用文化设施开展阅读、健身、科普等活动,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文博资源管理:负责文物征集收藏、修复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体育事业管理:运营体育场馆,管理体育社团,承办市级以上赛事;
业务活动
文化惠民工程2019年,中心开展惠民演出25场,完成群众团队培训20场,创作原创文艺作品9项,并深入社区、军营等场所演出20余次。同年,以“营口有礼 礼赞祖国”为主题举办7场大型广场演出,累计展示非遗项目39项。
青少年科普教育自2019年起,中心科技馆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无人机培训,累计培训青少年3500人次。2021年8月,联合举办营口市首届青少年无人机竞速大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采购与招标
图书采购2018年6月,中心通过招标(编号yksgzc2018008)采购价值10万元的中文图书,要求供应商完成分拣并接受验收小组检验。2022年12月,启动预算70万元的图书采购项目,要求供应商50天内完成数据加工及上架。
其他采购2019年部门预算显示,当年安排项目支出959·84万元,用于支持各项职能活动。
人事与招聘
2021年4月,中心公开招聘8个岗位共13名工作人员,涵盖会计、讲解员、文秘等职位,均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其中会计岗要求持有初级以上会计资格证及两年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
2019年,中心部门预算总收入4011·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765·49万元,基本支出3051·26万元(含工资福利支出2718·12万元)。“三公”经费预算19万元,机关运行经费预算123·87万元。
重要事件
2021年9月,中心因群众体育工作成效显著,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11月,中心工会主席赵冬梅在新年演出季发布会中介绍,已建成覆盖图书大厦、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场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