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公众号

延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陕西延安市
公众号ID:gh_b982849af950
公众号分类:历史
关于公众号:

“延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延安大学,属于历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历史学院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学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以及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学科教学(历史)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开发/运营主体:延安大学

关于主体:延安大学是中国陕西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延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延安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延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是由延安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延安大学(yanan university),简称“延大(yanda)”,坐落于陕西省延安市,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由陕西省主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建设大学,是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

延安大学始创办于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4年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合并;1949年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71年,省革委会批准延安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校以农为主,学校仍定名“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成为陕西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2020年12月,各学院和行政部门迁入新校区办学。2021年获得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直属附属医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有教职工1900余人,学生21000余人。

历史沿革

延安大学时期

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院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全校学员800余名。校址在女大旧址王家坪。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艺、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原址,校长仍为吴玉章。大学下设鲁艺、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研究班、中学部。其中鲁艺下设戏剧、音乐、美术、文学4个系;自然科学院下设化工、机械、农业3个系。

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合并,周扬为延安大学校长。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艺、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其中行政学院下设行政系、财经系、教育系、司法系;鲁艺下设文学系、戏剧音乐系、美术系;自然科学院下设农业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师生员工2124人,其中学员1302人。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分为16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
延安大学院系设置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
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学、口腔医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排水科学与工程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康复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西安创新学院-
资料:截至2024年12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该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延安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类别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中国史、数学、化学、公共管理、生物学、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工商管理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法律、教育、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艺术等
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政治学、延安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省级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基础医学
esi全球前1%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
截至2024年12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三个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7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
延安大学师资力量部分一览表
类别名单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尚斌、梁向阳
全国优秀教师李卫东、高楼军、任学岭、马保国、任晓琳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延安精神铸魂育人教师团队
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贾四贵
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郭金保、高尚斌、刘瑞儒
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郝琦、高楼军、吕磊、吕俊芳、李延清
“三秦人才津贴”专家高尚斌、韩琳、杨彦玲、王文强、付峰、高楼军、孙志宏、陈宗礼
截至2024年12月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2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省部级创新团队;7个院士工作站,3个社科名家工作室。有教育部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延安大学科研平台一览表
类别名称
教育部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
省级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145项,横向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显著提高;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项131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奖项3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5118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465篇,c刊763篇;出版著作、教材215部;获批专利270项。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延安大学校名是1960年3月21日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诗人郭沫若同志来延安大学视察工作时亲笔题写。

校徽

学校校徽由两个圆和一个半圆构成,内圆内为宝塔山和延河桥,外圆中上方为汉字郭沫若题写的“延安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yanan university”字样,圆中间有“1937”字样。

“延安大学”中英文字样以红色宝塔为中心绕成一圆,寓意延安大学在革命圣地延安办学。红色宝塔剪影和延安大学英文开头字 母y、u在同一个圆内组成的图案,寓意为延安人象绿叶一样深情地衬托着延安这一朵盛开的鲜花。“1937”为延安大学创建的年份。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延安大学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08万平方米。

新城校区

新城校区位于延安新区北区杨家岭组团北片区,地处延安新区与老城区交汇处,该校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1271·96亩,建设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行政办公等各类校舍建筑53栋,总建筑面积约576300平方米。

杨家岭校区

杨家岭校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580号。该校区设有教育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硬件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萃园校区

行政管理

延安大学现任领导一览表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高子伟
校长、党委副书记奚家米
党委副书记杨伟宏、吕达
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王占金
副校长付峰、谭虎娃、王延峰、李杨、吕磊
党委委员高子伟、奚家米、杨伟宏、王占金、付峰、谭虎娃、高峰、解文元、李杨、刘小淼、吕磊、吕达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2月

校园环境

延安大学校史馆

在延安大学校史馆的序厅,迎面一幅大型浮雕中新老延大校园建筑交相辉映,聚拢于巍峨的宝塔山周围,意喻延安大学根植革命圣地不惧艰辛、忠诚奉献、坚定不绝的红色初心。萦绕校区的延河流水,象征红色高等教育绵延不断的渊脉,滋养淬炼着一代又一代延安精神的传人,因光荣的延安大学而永恒。

校园环境
-

校友情况

延安大学在政界、文艺界有很多知名校友,例如艾青、布赫、安波等。

延安大学政界知名校友部分一览表
姓名职位
艾思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布赫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蔡畅中共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蔡诚历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中共深圳口岸党委书记
陈伯达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陈昌浩曾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参考资料:
延安大学文艺界知名校友部分一览表
姓名职位
艾青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
安波剧作家、音乐家
蔡若虹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陈荒煤原中国作协副主席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延安大学所获荣誉一览表
时间奖项名称
2015年12月全省“示范高校”荣誉称号
2016年5月2015年度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1月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0年6月2019年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1年5月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2022年7月省属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单位
2023年3月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2025年5月23日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