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公众号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西藏
公众号ID:xzmdlib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西藏民族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服务资源推介,信息查询发布。

开发/运营主体:西藏民族大学

关于主体:西藏民族大学是中国陕西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西藏民族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是由西藏民族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西藏民族大学(xizang minzu university),位于陕西咸阳,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入选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高校、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

学校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0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1年12月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西安、咸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5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教职工1328名,在校生13225人。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学校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中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和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立足西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1949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彭德怀的信中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56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中特别强调“西藏也要设立大学,只要努力去做,一年年地进步,就可以达到目的”。1956年9月,中共中央做出“六年不改,适当收缩”的西藏工作方针和指示。1957年,中央书记处贯彻落实毛泽东提出“慎重稳进”“六年不改”的西藏工作方针和“西藏也要设立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西藏工作,决定在内地为西藏设立学校,培养民族干部,为西藏民主改革做准备。

西藏公学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5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西藏民族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历史学(师范)、民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哲学、民族学(涉藏外宣、本硕连读方向)、民族学(宗教中国化、本硕连读方向)、民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科方向)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与传播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审计学、金融学(金融科技方向)、财务管理、数字经济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档案管理
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生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教育、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尼泊尔语、印地语等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等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西藏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注:此表格统计数据与学校官网简介不统一(截至2024年6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西藏民族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别名称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门史、中国哲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高等教育学、财政学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工商管理学、国家安全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税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临床医学、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文物
(截止2024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328名(其中校本部99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86人,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15人;专兼职教师711人,其中教授105名,副教授215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613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高水平人才队伍逐渐壮大,“长江学者”3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国家级档案专家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
西藏民族大学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名单
长江学者朱志荣(兼职)、张志安(兼职)、金力(兼职)等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索南才让、张秀琴等
全国优秀教师童晓鹏、徐万发等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曹水群
国家级档案专家侯希文
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索南才让、康龙丽
享受国务院殊津贴专家于乃昌、彭英全、吴逢箴、顾祖成、程福宁、池万兴、索南才让、陈立明、欧珠、赵锋仓、周德仓、康龙丽等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凯、索南才让、孙芳云、毛阳海、彭陟炎、梁成秀、王跃、朱普选、侯希文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陈爱东、马宁等
(截至2024年6月)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
科研平台一览表
类别名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高原低氧环境与生命健康实验室、西藏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西藏法学教学研究实训基地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
其他科研机构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
(截至2024年6月)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字体

藏文校名字体:沿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同志题写的校名字体。

中文校名字体:采用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题写的校名字体。

校徽

校徽按照国内外高校校徽所遵循的圆形结构为基本图形,标识的中心部位是由雪山、雪莲花、书本和办校时间1958组成,外围由藏英汉文校名组成,校徽以单色“藏红色”为基调,符合国际上校徽设计单色的主流趋势,并适合以标准化模式推广发布的要求,具有易识别、易推广、易制作,民族特色突出的特点。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4月,西藏民族大学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

渭城校区

该校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截至2023年12月,该校区建有53间多媒体教室、4间多功能教室、1间微格教室的日常管理、19间精品智慧教室,设有文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研究院、财经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等院系。

秦汉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姓名职务
采守宽党委书记、副校长
罗旺次仁党委副书记、校长
次仁旺堆党委副书记
史本林、任晓伟、扎堆、焦忠武、次旦玉珍、王浩党委常委、副校长
马静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宏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许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截至2025年6月)
学校名称姓名任职时间备注
西藏公学白云峰1957·7-1958·9-
王静之1958·11-19661-
西藏民族学院王静之1966·1-1966·5副省级
汤化陶1972·4-1985·1-
王静之1973·12-1983·4第一书记
尤其翰1985·1-1992·3-
邹开华1992·3-1992·11-
马英林1992·11-1994·10藏族
胡庭平1995·5-1998·7-
格桑尼玛1998·7-2000藏族
拉巴2001·11-2006·9藏族
赤列旺杰2007·04-2011·10藏族
刘洪顺2011·10-2014·9-
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杜建功2014·09-2017·062015年4月28日,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民族大学欧珠2017·06-2021·09 藏族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西藏民族大学团结广场上的“石榴”景观。“火红的石榴+舞动的哈达”艺术造型,构筑起一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观,寓意“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广场上的“贺信石”景观。“贺信石”一面刻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另一面镌刻着“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12个大字。后者是2015年9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

知名校友

西藏民族大学知名校友
姓名简介
丹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著名作家,在2005、2006年接连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人物,并获2007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
巴桑原全国妇联副主席,著名人物藏族文艺工作者
仁青丹增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布穷原西藏自治区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马光华原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多吉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2003年获得中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8年6月14日被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
曲加西藏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
曾忠义西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
顿珠政协西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江措西藏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
拉巴平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洛桑江村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英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白玛赤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所获荣誉

西藏民族大学所获荣誉一览表
时间荣誉
2017年12月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2019年12月医药现代化与临床转化领军单位
2020年11月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9月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3年5月陕西省“2022—2023年度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2024年4月“学习强国”同学汇2023年度先进单位
2024年4月2023年度渭城区全民参保先进单位
注:仅部分列举,截至2024年6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