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百科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职能部门,主要承担全校各类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质量与信息等相关的管理工作,下设招生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培养办公室、质量监督与控制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等5个科室。现有工作人员9名。
学校概况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38年北洋大学工学院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调整到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9月15日以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系及基础课部部分师资与设备为基础成立了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煤炭系统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8年学校划归陕西省,属“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院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
办学特色
学校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结果中,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5-10%)。学校为省属高水平大学进入第一层类的两所高校之一,煤炭高校进入第一层类的三所高校之一。
研究生培养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79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权;1997年获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学位点
机械工程 仪器仪表工程 材料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化学工程 地质工程矿业工程 安全工程 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
获得荣誉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成绩显著,被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规范化考点”、“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集体”、“陕西教育系统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多人被评为全国及省部级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大力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相信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明天将会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绽放出累累硕果!
公众号主体介绍西安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由西安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西安科大(xust)”,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学校为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国家“双一流”重点培育高校。
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焦作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合并组建而成。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3月,西安科技大学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西安科技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工程系,该系由多所学院矿冶系合并而成,包括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和焦作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矿冶工程系最初聘请殿元教授兼任主任,教授团队包括任殿元、魏寿昆、张伯声、雷祚雯、马载之、李余庆、王子祐和石心圃等人。解放后,矿冶系更名为采矿系,并由侯运广教授担任系主任。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西安科技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形成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教、交叉协调发展办学格局。
西安科技大学部分院系专业设置(截至2024年3月)院系 | 专业 |
---|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 采矿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矿山地下工程、智能建造、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程教育 |
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 |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 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遥感科学与技术 |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矿物加工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
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 |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 |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包含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3个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动画 |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消防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业设计、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英语、汉语言文学 |
西安科技大学体育部 | - |
西安科技大学独立学院 | - |
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西安科技大学部分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2月)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陕西省重点一级学科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国际级、省级特一流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英语、会计学、工程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产品设计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矿业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矿业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力学、化学、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城乡规划学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 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 |
参考文献: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400余人。其中院士1人,32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71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
西安科技大学部分师资力量表(截至2024年4月)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双明 |
双聘院士 | 龚健雅、沈绪榜、宋振骐、何琳、王国法、武强、王任享、范维唐、钱鸣高、何继善、张铁岗、袁亮、蔡美峰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李树刚、伍永平、邓军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邓军、来兴平 |
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 来兴平、邓军、李树刚、文虎、黄庆享、王宏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来兴平、李树刚、文虎、黄庆享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来兴平、邓军、李树刚、伍永平、黄庆享、文虎、李红霞、王振平、王宏 |
全国优秀教师 | 伍永平、黄庆享 |
陕西省教学名师 | 丁正生、夏玉成、李树刚、李曼、任建喜、李占利、刘向荣、王贵荣、李红霞、刘金瑄、师新民、杜慧玲、张传伟 |
西安科技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截至2024年4月)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审批时间 |
---|
安全技术及工程教学团队 | 李树刚 | 2008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3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西安科技大学科研基地(截至2024年4月)名称 | 主管部门 | 批准建设时间 |
---|
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科技厅 | 1998年 |
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 国家煤炭工业局 | 1998年 |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2003年 |
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2007年 |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8年 |
陕西省硅镁碳微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陕西省科技厅 | 2008年 |
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 陕西省科技厅 | 2008年 |
陕西省煤矿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建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陕西省科技厅 | 2009年 |
陕西省工业过程安全与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0年 |
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 | 国土资源部 | 2012年 |
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联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 | 国家发改委 | 2012年 |
特殊土工程性质与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建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4年 |
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 | 国家发改委 | 2015年 |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热动力灾害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6年 |
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6年 |
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煤火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2016年 |
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8年 |
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科技厅 | 2018年 |
西安市岩土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 西安市科技局 | 2019年 |
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西部矿井瓦斯智能抽采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2020年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承担科研项目64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0余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8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05项,授权专利960余项。签订千万元以上重大横向项目7项,5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30项,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230余项。科研项目总数、项目合同额和到款总经费稳步增长。
西安科技大学部分国家级科研获奖(截至2024年3月)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时间 |
---|
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2年 |
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7年 |
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8年 |
煤矿柔模复合材料支护安全高回收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8年 |
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于工程示范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21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是圆形徽标,徽标下方为小篆体“西科大”字样;外环上方是“西安科技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有“英文大写,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 |
校区情况
雁塔校区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包括北院、南院、东院、天豪花园和西影路院。其中,北院主要用作教职工住宅生活区以及科技转化、社会服务和继续教育基地。雁塔校区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临潼校区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包括临潼校区骊山校园、临潼校区秦汉校园。骊山校园和秦汉校园是学校人才培养(含留学生教育)、科学研究主要基地,秦汉校园负责承担教职工住宅和生活区功能。所有本科生、研究生都在临潼校区。临潼校区地址为: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4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西安科技大学现任领导姓名 | 职位 |
---|
来兴平 | 党委书记 |
邓军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罗振敏、曹明、文虎、程卫星 | 副校长 |
陈春林、黄英维 | 党委副书记 |
沙德忠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文献: |
历任领导(2025年前)
西安科技大学历任校(院)党委书记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蒋 林 |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2020~2023 |
周孝德 |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2017~2020 |
刘德安 |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2006~2017 |
王斗虎 |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2003~2006 |
西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 1999~2003 |
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97~1999 |
徐子善 | 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90~1997 |
王学文 | 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87~1990 |
肖继彦 | 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83~1987 |
罗沛 | 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65~1983 |
参考文献截至2025年6月: |
西安科技大学历任校(院)长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来兴平 |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 2020~2024 |
蒋林 |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 2017~2020 |
杨更社 |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 2013~2017 |
苏三庆 |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 2006~2013 |
常心坦 |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 2003~2006 |
西安科技学院院长 | 2000~2003 |
徐子善 | 西安科技学院院长 | 1999~2000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95~1999 |
赵文杰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87~1995 |
王学文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83~1987 |
李树荣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79~1981 |
罗沛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81~1983 |
1965~1979 |
郝耀 | 西安矿业学院院长 | 1961~1965 |
参考文献截至2025年6月: |
校园环境
明德广场
它在图书馆的正前方。在这里,可以吹到最舒服的山风,享受到最明亮的日光。
砚池
在图书馆的东前方。冬春如水粉,夏秋是油画,淡妆浓抹皆是相宜。
校友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校友情况姓名 | 简介 |
---|
王悦汉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副校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 |
王双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理事长,西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何琳 |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
魏悦广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陈苏社 | 高级工程师,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 |
杨更社 | 西安邮电大学原党委书记 |
赛云秀 | 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教师、教务处副处长、建工系主任,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 |
张金锁 | 西安科技学院管理系主任;2003年7月任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兼管理学院院长;2006年1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管理学院院长、西安科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咨询中心主任;2006年7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院长、西安科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咨询中心主任;2007年5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西安科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咨询中心及能源经济与管理中心主任 |
沈浩 | “2009陕西年度经济人物”、延长石油集团董事长 |
靳宏利 | “2009陕西十大风云人物”、陕西高速集团董事长 |
邓康延 | 《深圳青年》历任编辑部主任、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现任深圳越众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
林书成 | 现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
参考文献: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
所获荣誉
西安科技大学所获荣誉(截至2023年1月)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2年 | 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 |
2015年 | 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培训基地 |
2017年 | 陕西省先进集体 |
2018年 |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2018年度先进单位 |
2022年 | 2021年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
2022年3月 | 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
2022年 | 2021年省级节水型高校 |
2023年1月 | 被评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
2023年2月 | 陕西省绿色学校 |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期末成绩出来后,1名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家长以“影响孩子前途”“造成污点”为由要求学生修改成绩,并对老师进行语言上的威胁。该学院相关人员也多次提到该家长“有背景”,要求老师修改成绩。另外,该教师还反映,学院为了给另一位补考学生成绩修改成绩,在这名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课程的成绩录入权限从系统上转移,由其他老师将不合格的成绩修改为合格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