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百科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重点中学、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起源于1896年建立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及其中院;1981年恢复重建;1991年被命名为陕西省、西安市两级重点中学;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首批七所示范高中之一。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曲江校区占地面积133亩,设立创新实验班、大学少年班、英语、德语、日语国际课程班等教育项目。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共138人。
历史沿革
1897年,延请美国人福开森博士担任监院,负责中院与上院校舍建设。
1898年春,南洋公学设立中院,学务由王植善主持,中院为南洋公学主体部分。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5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共138人;其中政治学科中心有高级教师21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2人,陕西省教学能手6人,西安市教学能手4人,西安市学科带头人2人,西安市骨干教师3人。
办学成绩
2009—2010年,学校学生在国际和中国国内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获得9金5银3铜;2009年8月,学校学生在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中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2010年8月,学校学生获第21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7月,学校与英国伊顿公学、罗婷女中、克莱斯特学院、美国university school和laurel学校、圣约翰高中、德国玛尔塔一级文理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韩国韩亚高中、香港圣保罗学院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标准色是红色,是象征学校的特定色彩,在视觉识别中有强烈的识别效应。
校徽图案传承西安交通大学校徽的基本元素,图案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工读并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表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用世界公历者,取其便也。之外由毛体字“交大附中”和英文名环绕;砧外为齿轮,共24齿,寓意一年24节气、一日24小时,象征继往开来、与日俱进;外框像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总支书记、校长 | 訾艳阳 |
副校长 | 陈江丽、贺胜利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历任党支部(总支)书记姓名 | 任期 |
---|
徐庆余 | 1981·7——1986·7 |
白学龙 | 1986·9——1993·2 |
颜静达 | 1993·5——2006·9 |
王佩东 | 2006·7——2019·9 |
常涛 | 2019·9——2021·11 |
资料来源: |
历任校长姓名 | 任期 |
---|
卢烈英 | 1981·7——1984·7 |
郭平平 | 1985·11——1999·2 |
黄明贵 | 1999·3——2006·7 |
王佩东 | 2006·7——2019·9 |
资料来源: |
知名校友
魏至男 | 王思文 | 孙嘉雯 | 宋珂昕 |
刘一锋 | 陈溪 | 憨家豪 | 黄锐诚 |
何鹏宇 | 贺冠华 | 孙柳依 | 郭凡 |
黄寅 | 李强 | 徐笛 | 刘思霖 |
林晓帆 | 吴明扬 | 田博之 | 李俊儒 |
张洋子 | 李源溪 | 王傅亦雪 | 庞思涵 |
牛玥蓁 | 胡歆笛 | 李星辰 | 贾可南 |
樊帆 | 万毅 | 张勇 | 乐圣 |
潘小舟 | 李剑 | 朱光宇 | 锁志刚 |
程宏亮 | - | - | - |
资料来源: |
公众号主体介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是2003年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民办完全中学,位于西安市兴庆湖畔,毗邻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347㎡,2010年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省级重点中学)。学校秉承“努力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开设德语、日语等国际课程班,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建立交流合作。
该校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程,设立文学社、汉服社等20余个社团,举办学科节等活动强化素质教育。高考、中考成绩位居陕西省前列,向国内外知名大学输送毕业生,并获“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作为陕西省教育厅认证的标准化高中,该校持续通过德育创新、师资培养等举措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办学历史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于2003年6月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设立。
2010年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省级重点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7347㎡,总建筑面积32160㎡,校园分为教学、运动和生活等三个区域。
办学成果
建校十余年来,在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学校连年被评为碑林区“高中教育质量评估优秀学校”和“初中教育质量评估优异学校”,并先后荣获 “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西安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西安市校园文化十佳单位”、“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办学理念
学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积极探索进取,始终不渝地坚持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恪守“努力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的办学理念,倡导“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把“培养有涵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有领袖素养、有国际胸怀的品学体兼优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作为育人目标,努力造就道德观念强、时代精神新、学识水平好、适应能力强的“时代领跑者”。学校既重视科学教育,又重视人文教育;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人的成长与时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学科节、艺术节、科技创新、体育比赛等活动,设立校篮球、足球、乒乓球队以及校艺术团等特色教育渠道,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
办学特色
学校在全省中学中率先举办了学科节,并坚持了下来形成了系列,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的一个亮点。在学科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校的初、高中都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到必修课程中,全校师生都能全员参与,在学科教学和课题研究上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在教学上坚持“把常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起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的课程开设形式,形成“全面促”和“重点抓”实施特色。
地理位置
学校位于兴庆湖畔,毗邻百年学府西安交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