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2年5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筹建。
2003年7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成立。
2010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校企合作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同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创意教育示范基地。
2012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2018年1月,被评为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设置31个专业。
二级学院 | 高职专业 |
---|---|
物联网技术学院 | 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 |
智能制造学院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商学院(空港物流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 |
文化旅游学院 | 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应用日语、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文秘 |
数字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影视动画 |
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06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74·04%,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38%,“双师”素质比例为75%,聘请百余名企业海归博士、行业精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学校产业教授,打造了校企“混编式”教学团队。类别 | 名单 |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 张国新、陈晶、林俊、华冬芳 |
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专家智库人选 | 武斌 |
社区教育省级“名师工作室” | 新吴学堂泥人工作室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产教融合平台2个。科研成果
2022—2023学年,学校获批省高校自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20余项。技术转移转化成效显著,全年实现专利转化238件,纵横向科研到账超5800万元,年合同额达6776万元。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时间 |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测评体系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2016年 |
江苏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及效能研究 |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 | 2017年 |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企业员工职业外语培训模式研究 |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 | 2017年 |
我国社区教育资助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 |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 | 2017年 |
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路径研究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 2019年 |
产教融合联合体模式创新研究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 2019年 |
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国际的外宣翻译现状与问题研究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 2019年 |
无锡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规范及长效机制研究——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 2019年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构图,主要标识由绿色所组成的图案构成,其下方为学校的建校时间,标识周围为齿轮状标志,标识上方标注学校中文名称“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方标注学校英文名称“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精神文化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