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设置31个专业。
二级学院 | 高职专业 |
---|---|
物联网技术学院 | 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 |
智能制造学院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商学院(空港物流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 |
文化旅游学院 | 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应用日语、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文秘 |
数字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影视动画 |
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06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74·04%,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38%,“双师”素质比例为75%,聘请百余名企业海归博士、行业精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学校产业教授,打造了校企“混编式”教学团队。类别 | 名单 |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 张国新、陈晶、林俊、华冬芳 |
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专家智库人选 | 武斌 |
社区教育省级“名师工作室” | 新吴学堂泥人工作室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建有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建成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1个。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 光伏工程技术等 |
教育部人才培养中心 |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 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
省级品牌专业a类专业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省级重点专业群 | 软件技术专业群、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 |
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会计 |
省级特色专业 | 应用电子技术 |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群 |
市级示范专业 | 软件技术等 |
市级重点专业群 | 电子商务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涉外事务服务专业群等 |
市级现代化品牌专业 | 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
市级现代化特色专业 | 会计等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近年来,师生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金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其中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3项,获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1项、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2020年,学校学生获得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二等奖一项、职教赛道三等奖一项,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打造无锡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与无锡高新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5家。
截至2021年3月,学校牵头组建长三角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牵头组建全国移动互联和机器人职教集团、全国“物联网和智能互联产教协同育人联盟”和无锡市服务外包职教集团,与企业共建企业学院,中新外包管理学院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新加坡psb学院越南分院建成了“一带一路”越南教育培训基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