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建于1956年10月。原址设在红桥区西北角文昌宫大街4号。
1986年区政府开始筹建新图书馆,1988年2月新馆在西青道45号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是四层楼房,建筑面积2404平方米。
在1994、1999年二次全国公共图书馆科学评估中, 被评为 “国家二级图书馆”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牌。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舍设施
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设有成人借阅室、音乐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古籍典阅室,旧报阅览室,美术资料室,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室,工具书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期刊阅览室,自习室,报告厅,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开放。
除此之外,该馆还在天津红桥区三个社区内设立分馆,分别为:双环邨街浩达社区、咸阳北路街彰武楼社区、三条石街御河湾社区分馆。凡是该馆持证的新老读者均可在其中的任意一个社区分馆就近借书。
文献资源
馆藏文献类型主要有普通图书17万余册、古籍1400余册、地方文献335册、报纸期刊1·3万余册。电子文献和数字资源超过50tb: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等;自建公开课平台、政府公开信息查询平台。
读者工作
该馆读者服务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在搞好常规服务基础上还开展了为残疾人服务、为老干部、专家学者进行专访、上门服务、为智障孩子送书上门服务等,所有这些努力,都得到广大读者肯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新馆开馆后,该馆的阵地读者工作也种类繁多,比如恢复书评组、书画组、法学组活动,重新复刊了《红桥书苑》小刊物,成立了读者协会等读者组织,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和读书座谈会,还精心组织了数届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除此之外,在阵地图书宣传和阅读指导方面还开辟了“读者园地”、“新书推荐”、“新书展览”,配合节假日及学生寒暑假还开展各种读书知识竞赛,读者问卷调查、有奖猜谜、专题读书征文等。
特色工作
(1)开展图书馆为天津监狱服刑人员特教服务工作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红桥区图书馆为开辟图书馆工作新领域,从第一批图书送进大墙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各种丰富多彩的图书帮教活动。
十几年来该馆共计送书上门二十几次,共计送去图书3400多册,等于把一个小型图书馆搬家。在送书的同时与天津监狱教育科联合开展诸如“读好书,做新人”这类专题读书活动15次,其中包括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知识问答、读书巡回演讲等系列读书活动 ,约有160余名服刑人员在各类读书活动中获奖,其中12名读书活动获奖者在服刑中有立功表现,被监狱减了刑。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馆加大特教服务工作力度,在原开展多项读书帮教活动基础上又增加了年度“读书明星”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充分发挥区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又从不同侧面有力地促进了监狱劳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更多「特色工作」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