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8年,四平市文化局决定建立四平市展览馆,地址在当时评剧团址。不久,吉林省“人民公社”流动展览到四平展出,展毕,其展品由展览馆接收。
1959年,四平市市政府抽调了7名干部充实展览馆,指派其中的袁恒才为负责人。
1960年,馆内分为社建、群工、制作和历史四个组,组织渐趋完备。
1961年,展览馆易名为四平市博物馆,孙凯任馆长,这一年在办馆方向上有了重大的转变。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建筑格局
综述
四平市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展厅
基本陈列
《四平地区馆藏历史文物陈列》:展厅面积410平米,展品780余件。该陈列突破了以往固有的通史陈列,思路的模式,以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特色的文物展品,突出四平地区六千余年历史上的闪光点。在陈列形式上,采用编年史手法,增加了局部复原等辅助展品,使展览形式丰富多样。重要展品有公主岭大青山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期猛犸象门齿、铁西区条子河村出土的旧石器时期披毛犀脊椎骨、双辽市桑树屯出土的旧石器时期原始牛角化石,梨树长山屯遗址出土的新时期时期压制三角形凹底石镞、伊通羊草沟遗址出土的新时期时期磨制柳叶形石镞、二龙湖古城遗址出土的青铜时期三翼青铜镞等。
…更多「建筑格局」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文物
综述
四平市博物馆藏品来源考古发掘出土、四平地区各县(市)文管所拨交和民间征集捐赠三种途径。
通过开展田野考古系统地收集遗址藏品是四平市博物馆建立藏品体系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二龙湖古城、山门水库、叶赫古城等遗址,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铁器、古钱币等文物,其中不乏二、三级藏品,三翼有銎铜镞即是典型的器物之一。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四平市博物馆历来重视以藏品为主要内容,以陈列展览和文物保护为主要阵地,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在专业人员中,有研究馆员1名、副研究馆员2名、馆员5名,基本形成了老、中、青形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在各项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四平文化史略》《东北林竭》获四平市第七次社科联优秀专著一等奖;《植被与古城墙的保护》获吉林省考古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设置
历任馆长
四平市博物馆历任馆长袁庆海(1958—1963);孙凯(1963—1967);王富存(1967—1969);张恒义(1969—1973);韩忠仓(1973—1978);莫跃庭(1978一1983);黎久有(1984—1986);段新树(1986一1988);黎久有(1988—1990);孟宪宝(1990—1992);段新树(1992——2002);尹相新(2002—2006);李茅利(2006—)。
…更多「机构设置」介绍请查阅全文…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四平市博物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南新华大街647号。四平市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一:14:00—17:00,其他时间:9:00—17:00(周一上午闭馆维修)。门票价格
免费。交通路线
…更多「参观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