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科研成果 |
---|
2023年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一区顺利通过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评审,被授予首批“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称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儿童医院合作共同完成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转化基础研究”项目荣获“第十二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35项优秀项目中,汕头大学有2个项目:“马来西亚槟城华人义山碑铭整理与研究”(陈景熙教授)、“史料发掘与整合视野下向培良的重新研究与年谱编撰”(李斌教授) |
2022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汕头大学商学院喜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梁强和李柏勋两位老师获面上项目立项,邹立凯和张诚两位老师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学科马洪雨教授和李升康教授联合中国国内4家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青岛中科海水处理有限公司、饶平县西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饶平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共同申报的科技成果“青蟹优良性状遗传解析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
2021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科学研究院张书文教授主持申报的“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之重点支持项目“黑潮急流锋面过程及其对物质输运的调控机制研究”获得立项,直接资助经费为210万,执行期限为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 |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丁智擘教授的科研项目《5g时代交互影像赋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8万元 |
汕头大学理学院的杜虹教授的科研项目“养殖海域大型海藻栽培生态过程和机理与资源利用”,荣获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加拿大盖尔德纳奖(gairdner)官网发布消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所长管轶教授荣获2021年度加拿大盖尔德纳奖全球卫生奖 |
2020年 |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汕头大学文学院彭剑娥教授的著作《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the chinese efl university classro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获得二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的陈浩宇教授的科研项目《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及其临床诊断应用》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一等奖 |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郑怀平教授出席“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推广”喜获首届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团队张述耀、张灏、石刚刚、许城城、张秋珍的科研项目《食管癌化疗敏感性标志物和诊疗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张铭志教授凭借多年来在眼科医疗科技领域的辛勤耕耘,建立可复制、可持续的创新性的精准防盲扶贫扶持发展模式,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
2019年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推广”项目喜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
学校新获批科研项目543项,立项经费额1·47亿元(不含自筹科研经费);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六届广东专利奖优秀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马洪雨教授喜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2018年 | 教育部发布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名单,汕头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基于精准快选的龙须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推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发表于2017年第8期《世界经济》上的论文“渐进式转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监管——理论框架和中国实践”,该论文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唐世杰教授和李海红教授的项目《皮肤软组织整形修复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荣获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教授团队吴仁华、许崇涛、沈智威、戴卓智、林艳、关计添、曹震、杨忠现的科研项目《基于化学交换饱和传递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频谱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管轶团队负责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2017年 |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黎勇教授的科研项目《社交媒体舆情反转与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8万元 |
2016年 | 汕头大学医学院顾江教授的科研项目《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荣获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首届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 |
2015年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教授团队张铭志、黄育强、黄楚开、张日平、邱坤良、王振茂、杜雅莉、陆雪辉、吴佳思、谢哲响、congdon·n、林顺潮、彭智培的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层眼保健体系构建与研究》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教育部发布“关于颁发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汕大两项成果获得三等奖,分别为汕头大学法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教授的著作《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和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三位教授的论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管理科研创新奖 |
2014年 | 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团队霍霞,徐锡金,吴库生,刘俊晓,郑良楷,郭勇勇,张庆英,彭琳,丘波,张浴玲,李伟秋在2013年的科研项目《电子垃圾拆解区化学污染物暴露的发育毒理学研究与健康风险评估》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汕头大学商学院林丹明教授等人撰写的论文《does knowledge management mat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hina?》获得三等奖,为汕大论文类成果首次获得该奖项 |
2010年 | 汕头大学工学院陈严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风力机全系统载荷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 |
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团队管轶、李康生、王嘉的科研项目《禽类甲型流感病毒的发生、演变及传播规律研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09年 | 教育部正式公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即“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汕头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彭小燕副教授的著作《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喜获二等奖 |
2008年 | 在“2008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8名 |
2002年 | 第三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正式揭晓,汕大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陈贤茂 、吴奕锜等人集体撰写的四卷本共计200万字的《海外华文文学史》,荣获三等奖 |
1986年 | 麦结华以“微分动力系统的若干研究”荣获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注:数据统计不完整(截至2024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