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建设阶段
20世纪80年代,潮汕地区地狭人稠,工业基础薄弱,大学资源更是一片空白。为解决潮汕地区高等教育匮乏的问题,李嘉诚是以爱国华侨的身份返回故乡,准备着手创办汕头大学。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大,叶剑英元帅亲题校名。1983年9月,教育部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设立汕头大学医学院;10月10日,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开建。1984年1月1日,汕头大学举行奠基典礼,李嘉诚出席并剪彩,并对现场声称“要将汕大办成一流大学”。
发展阶段
1986年5月,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同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6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李嘉诚,同时指出“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此次会见对推动汕大建设起到关键作用。几天后,国家教委在广东召开了全国八院校支援汕头大学师资的工作会议,确定对口支援汕头大学师资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与中山大学合并)、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八所高校。随后,国家教委商定对口支援汕大几十名教授、副教授、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汕头市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支援汕大委员会,并在教育经费极度紧张情况拨付200万元人民币。1987年2月10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李嘉诚时指出“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
改革阶段
2001年,全面启动学校综合教育改革;同年,启动“阳光财务”改革探索并设置“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启动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改革并推行“系统整合”医学培养模式;同年,入选国家“863计划”。2003年7月,通过“九五”“211工程”整体建设验收。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2005年5月,通过iso9000/14000质量/环境一体化认证。2006年6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整体验收;同年,推行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成为cdio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唯一中国成员,引领中国cdio教育改革。
共建阶段
2011年,汕大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医学教育改革项目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同年,面向2011级新生开设整合思维核心课程,探索建立汕大整合思维教学模式框架;5月,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案被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典型案例。
2012年,汕大在“2012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汕大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全国最高并将公益课程列为全校本科生必修通识课程;此外,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为亚洲第一家大学本科专业通过该认证;同时,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三方共建汕头大学;11月,汕头大学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汕头大学被列入教育部“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9月29日,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签署共同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合作备忘录;同年李嘉诚基金会向technion捐资1·3亿美元促成其在汕头合作创办gtiit,省、市政府支持前期办学资金9亿元人民币。
2015年2月,商学院全部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4月9日,教育部批准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筹备设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7月,“化学与材料学”、“感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治”和“绿色海洋产业技术学科群”三个学科项目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6年1月,全国cdio工程教育联盟在汕头成立,同时“全国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广东汕头开幕,会议由汕头大学主办;同年秋季学期,三所住宿学院(知行书院、思源书院和弘毅书院)正式投入使用;12月5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同时“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成为汕大首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17年3月,汕头大学至诚书院正式成为高校书院联盟成员;4月,首次入榜“2017年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列第151-200位,是中国大陆入榜的两所高校之一(另一所为苏州大学);5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姜虹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畅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汕大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7月,汕大入选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9月,与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联合建立广东首家中意联合研究中心——藻类研究中心。这是广东首家中意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开展国际前沿的基础和应用藻类学研究,打造汕头大学研究与教育高地;12月,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赠20亿港元,同时省政府除正常拨款外配套8亿元(每年1亿),支持汕大加快发展;12月18日至20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揭牌活动在广以北校区举行。
2018年1月,汕头大学管轶团队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年汕头大学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4月23日,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11月4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汕头市、汕头大学领导和李嘉诚基金会代表为“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揭牌;12月,两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国际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2019年1月22日至24日,召开第五次党代会,会议确定未来学校发展定位是“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并确立了从2019年到建校60周年前后学校发展“三步走”战略安排;5月,商学院正式获得bga会员资格;6月,李嘉诚基金会助力汕头大学教育改革,全国首推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创举(本科四年免学费);7月,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暨亚青会体育场馆项目正式启动;9月,过渡校区正式投入使用;12月,首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汕头大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挂牌成立。
2020年1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月,公共卫生学院成立。7月,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7月13日,汕大4个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验收;9月,汕头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厦门大学等7所院校组成海西医学联盟;12月,汕大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0-2023年)”。2021年11月,学校入选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2022年10月1日,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揭牌启用。
2023年3月24日,汕头大学商学院正式通过bga金牌国际认证;7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单位;9月,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马洪雨教授主持申报的“环南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品种开发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建设,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外方合作单位为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10月,汕头大学中文系参加“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联盟” 成立典礼并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