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博物馆百科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龙隐寺公园内,占地总面积126亩,总建筑面积25689平方米,是市级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1979年,平凉市博物馆成立。2019年9月,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截至2023年底,平凉市博物馆藏品总数6377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413900人。藏品以史前陶器、西周铜器、宋元瓷器、历代铜镜、陇东皮影、名人字画、造像艺术等最具特色。
2020年,平凉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2023年10月30日,平凉市博物馆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4—2028年度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1月,平凉市博物馆以96分的高分,位列甘肃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第一名。
历史沿革
1979年,成立平凉地区博物馆,隶属于平凉地区文教局。
1985年,从平凉地区群众艺术馆分出搬到明代韩王紫金城延恩寺的旧址宝塔梁上。
2002年,平凉撤地设市后,正式改名为平凉市博物馆,隶属于平凉市文化出版局,正科级单位。
建筑布局
综述
平凉市博物馆原址位于平凉城东宝塔梁上,新馆坐落于崆峒山大景区龙隐寺公园内,为平凉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占地总面积126亩,总建筑面积25689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22611平方米、室外配套建筑3078平方米,设置有四个功能分区十个展厅,陈展面积11000平方米。
展厅
…更多「建筑布局」介绍请查阅全文…
展出内容
展览陈列
《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19年,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首展,由故宫博物院对口帮扶策划,平凉市博物馆引进了“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19年9月26日至11月5日,平凉市博物馆遴选馆藏80余幅精品书画举办了《翰墨遗香—平凉市博物馆藏书画精品展》,其中既有“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的力作,又有范振绪、杨焕章、“陇东四家”等西北文化名流之笔墨,亦不乏左宗棠、于右任等历史风云人物之手迹。这些书画作品或秀雅妍丽,或飘逸潇洒,或粗犷豪放,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彰显中国传统笔墨艺术之美,更是作者性情的流露和心灵的写照,描画出鲜活的文人风骨,书写了感人的家国情怀。
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23年底,平凉市博物馆馆藏各级各类文物14630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394件。
重要藏品
重要藏品文物名称 | 文物介绍 | 文物图片 |
---|
东汉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 | 年代:汉级别:三级文物尺寸:直径11·6厘米简介:东汉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圆形,圆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座外为一周方格纹,主体纹饰为八乳四神博局纹,四方八区的配置是:青龙与凤鸟,玄武与禽鸟、白虎与蟾蜍、朱雀与山羊,其外为一周短斜线纹。款缘饰锯齿纹、云气纹各一周。 | |
西周回纹铜觯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1·8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8·1厘米。简介:西周回纹铜觯,椭圆形,侈口,束颈,扁垂腹,高圈足外撇。颈部饰两周圆圈纹和两周细凸弦纹,其间饰双层回纹。 | |
西周饕餮纹铜鬲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5·0厘米;口径12·5厘米。简介:西周饕餮纹铜鬲,侈口,尖唇,环形双立耳,束颈,三袋足分裆,颈下饰一周三组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 | |
战国印纹硬陶茧形壶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40·0厘米;口径10·5厘米;腹最大径42·0厘米;最小径38·0厘米。简介:战国印纹硬陶茧形壶,印纹硬陶,小口微侈,短颈,横向长圆腹,颈部剔刻指甲纹一周,腹部饰纵向弦带纹,拍印交叉绳纹。 | |
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方斗 | 年代:宋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8·5厘米;口边长23·5厘米。简介: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方斗,斗口方形,上大下小,四兽足。足上出二层垂沿,斗体四壁黑彩绘如意头窗,内饰芦雁纹,外绘折枝花卉纹。通体罩蓝绿色釉,外底露胎。 | |
北周青砂石佛头像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长25·0厘米;宽17·5厘米;高16·5厘米。简介:北周青砂石佛头像,青砂石质,佛像螺髻,垂耳,弯月眉,丹凤眼,蒜头鼻,上唇内收,唇角上翘,脸庞丰腴,面带笑意,脑后及颈下各有一方形榫孔。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 |
北朝铜观音立像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22·0厘米。简介:北朝铜观音立像,主尊观音,二菩萨,二弟子组合。观音头戴莲冠,面相长圆,眉目清秀,着帔帛与裙,颈系项圈,璎珞于腹前穿环下垂至膝,左手下垂执净瓶,右手上举握柳枝,缯带沿体侧下垂,跣足立于仰莲座上。莲瓣形头光上浮雕三坐佛,刻火焰纹。两侧胁侍菩萨头戴莲冠,身着衫裤,跣足立于莲茎座上,莲瓣形头光饰火焰纹。二弟子秃发,面相方圆,身着袈裟,背向而立作护法状,五尊造像均作榫卯式连接于上圆下方四足床座上。 | |
春秋兽面纹玉饰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长1·5厘米。简介:春秋兽面纹玉饰,青白色独玉。器身上大下小呈瓢形,平背,隆面雕兽面纹,下端有一小穿孔,手法细腻,工艺精湛。 | |
清壁玉碗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清壁玉碗,高7·3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0·9厘米。简介:清壁玉碗,碧玉料,含灰黑色瑕,质温润。碗撇口,弧腹,圈足,平底。此碗器大体薄,抛光细润,玉质精美,是清中期玉器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
战国铜戈 | 年代:周级别:三级文物尺寸:援长12·2厘米;内长8·7厘米;胡长9·7厘米。简介:战国铜戈,援微上扬,锋呈等腰三角形。中长胡,下阑,阑侧三穿,长方形内,内上一长方形穿。 | |
北周玻璃舍利瓶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残高5·7厘米;壁厚0·06厘米。简介:北周玻璃舍利瓶,翠绿色透明玻璃质,口微侈,细长颈,球形腹,底内凹。 | |
清景泰蓝赏瓶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37·6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2·1厘米。简介:清景泰蓝赏瓶,敞口卷唇,长颈,球形腹,圈足。通体为铜胎掐丝珐琅,口部饰梅美如意一纹;颈,腹部饰缠枝蕃莲纹;颈,肩部饰蕉叶、八宝纹;腹下部近圈足处饰仰莲纹。湖蓝色主色调,另以红、白、黑、黄、绿等多种色彩填充。 | |
清莲纹夹纻胎桃形漆盒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9·8厘米。简介:清莲纹夹纻胎桃形漆盒,夹纻胎。盒体呈桃形,子母口,平底。盒内外均髹黑漆地,盒身由两周髹红漆圈带分上、中、下三区,上区盖顶浅雕西蕃莲纹间三宝纹,中区线雕一前一后两篆寿和缠枝西蕃莲纹,下区线雕一周缠枝西蕃莲纹,莲朵髹红漆,茎叶髹绿漆,素底,髹漆工艺精湛,施饰手法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
明压胜钱 | 年代:明级别:三级文物尺寸:直径4·6厘米至6厘米。简介:明压胜钱,圆形圆穿,外廊较宽,正面外饰八卦符号,内阳刻楷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字,背面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生肖或符文。ⅱ式,圆形圆穿,外廊较窄。一种两面纹饰相同,龙纹或缠枝纹及贯线。一种正面饰仙人、仙鹤、童子齐寿图案,里面从里到外依次为十二地支,回纹,十二生肖。ш式,圆形圆穿,外廊较窄,一面阳刻楷书“长命百岁”四字,一面阳刻楷书“富贵长久”四字。顶部作弧形,边沿均匀分布三圆穿,内阳刻楷书“桂”字。 | |
金铜都统之印 | 年代:金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5·0厘米;边长6·4厘米。高5·0厘米;边长6·4厘米。简介:金铜都统之印,黄铜质,扁平方形钮。印面正方形,窄边框,刻阴文九叠篆体“都统之印”四字,印体左侧阴刻楷体释文“都统印”三字。 | |
隋左屯卫铜虎符 | 年代:隋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长6·9厘米;高4·7厘米。简介:隋左屯卫铜虎符,虎圆竖耳,怒目张口,挺胸昂首,尾上翘,作奔走状。符头部有圆穿孔,背面有凸起的十字扣。符身正面阴刻篆书“安川府”字样;背面阴刻楷书“左屯卫”“安川三”字样,虎背阴刻篆书“左屯卫铜虎符三”字样,字为左半部。 | |
清楸木首饰盒 | 年代:清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长22·8厘米;宽10·0厘米;高12·3厘米。简介:清楸木首饰盒,楸木质。盒身委角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下层独体,四壁间45°格角榫组合。粘附于底面,正面开四橱,橱间插板隔断,上二橱面透雕四叶花圈案,中橱面透雕圆形窗,下橱面开缘窗,四角透雕卷枝图案。上层作二方对折式,各由两枚欲与下层连接,四壁间亦作45°格角榫组合。粘附于底面之上,内匣细长凹榜,前面插板两端透雕缠枝牡丹、菊花图案,中间堆贴一面四叶花。盒身上层两端有铜和钩。 | |
新石器时代鱼形蟹纹骨饰 | 年代:新石器时代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长12·6厘米。简介:新石器时代鱼形蟹纹骨饰,器身呈鱼形,正面中间饰蟹形纹饰,其次两边分别饰曲折纹、弦纹,一端釉两圆眼。 | |
清铁钉牛皮鞋 | 年代:清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高15·0厘米;长23·0厘米;宽9·0厘米。 | |
宋铜权 | 年代:宋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高4·2厘米;底径2·2厘米。简介:宋铜权,方形钮,腹下收,喇叭形底座。作上饰螺旋纹。 | |
藏品保护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主要活动
2019年9月27日,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20年11月27日,平凉市博物馆 “行走中的博物馆”主题展览走进平凉五中。
2021年2月5日,平凉市博物馆开展春节前慰问退休老干部活动。
所获荣誉
平凉市博物馆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平凉市“第二十二批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免费开放绩效考评连续九年获得全省优秀等次;2016、2017连续两年荣获平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提名奖;《陇宝泾华—平凉历史文化陈列》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州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等30余项荣誉称号。
机构设置
平凉市博物馆为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办公室、藏品保管部、社会教育部、安全保卫部、陈列展览部、文物养护部、文物考古部、信息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等9个部室。
协助馆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党支部日常党务工作;负责起草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总结及综合性文件;承办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递及保管、归档工作;承办各种会议,办理职工工资、职称、考核、退休和工青妇等工作;负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资发放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缴工作;负责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的汇总、编报工作。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龙隐寺公园内。平凉市博物馆
开放时间
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每日16:00停止入馆)
公众号主体介绍平凉市博物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平凉博物馆是由平凉市博物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龙隐寺公园内,占地总面积126亩,总建筑面积25689平方米,是市级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1979年,平凉市博物馆成立。2019年9月,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截至2023年底,平凉市博物馆藏品总数6377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413900人。藏品以史前陶器、西周铜器、宋元瓷器、历代铜镜、陇东皮影、名人字画、造像艺术等最具特色。
2020年,平凉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2023年10月30日,平凉市博物馆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4—2028年度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1月,平凉市博物馆以96分的高分,位列甘肃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第一名。
历史沿革
1979年,成立平凉地区博物馆,隶属于平凉地区文教局。
1985年,从平凉地区群众艺术馆分出搬到明代韩王紫金城延恩寺的旧址宝塔梁上。
2002年,平凉撤地设市后,正式改名为平凉市博物馆,隶属于平凉市文化出版局,正科级单位。
建筑布局
综述
平凉市博物馆原址位于平凉城东宝塔梁上,新馆坐落于崆峒山大景区龙隐寺公园内,为平凉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占地总面积126亩,总建筑面积25689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22611平方米、室外配套建筑3078平方米,设置有四个功能分区十个展厅,陈展面积11000平方米。
展厅
…更多「建筑布局」介绍请查阅全文…
展出内容
展览陈列
《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19年,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首展,由故宫博物院对口帮扶策划,平凉市博物馆引进了“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19年9月26日至11月5日,平凉市博物馆遴选馆藏80余幅精品书画举办了《翰墨遗香—平凉市博物馆藏书画精品展》,其中既有“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的力作,又有范振绪、杨焕章、“陇东四家”等西北文化名流之笔墨,亦不乏左宗棠、于右任等历史风云人物之手迹。这些书画作品或秀雅妍丽,或飘逸潇洒,或粗犷豪放,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彰显中国传统笔墨艺术之美,更是作者性情的流露和心灵的写照,描画出鲜活的文人风骨,书写了感人的家国情怀。
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23年底,平凉市博物馆馆藏各级各类文物14630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394件。
重要藏品
重要藏品文物名称 | 文物介绍 | 文物图片 |
---|
东汉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 | 年代:汉级别:三级文物尺寸:直径11·6厘米简介:东汉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圆形,圆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座外为一周方格纹,主体纹饰为八乳四神博局纹,四方八区的配置是:青龙与凤鸟,玄武与禽鸟、白虎与蟾蜍、朱雀与山羊,其外为一周短斜线纹。款缘饰锯齿纹、云气纹各一周。 | |
西周回纹铜觯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1·8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8·1厘米。简介:西周回纹铜觯,椭圆形,侈口,束颈,扁垂腹,高圈足外撇。颈部饰两周圆圈纹和两周细凸弦纹,其间饰双层回纹。 | |
西周饕餮纹铜鬲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5·0厘米;口径12·5厘米。简介:西周饕餮纹铜鬲,侈口,尖唇,环形双立耳,束颈,三袋足分裆,颈下饰一周三组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 | |
战国印纹硬陶茧形壶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40·0厘米;口径10·5厘米;腹最大径42·0厘米;最小径38·0厘米。简介:战国印纹硬陶茧形壶,印纹硬陶,小口微侈,短颈,横向长圆腹,颈部剔刻指甲纹一周,腹部饰纵向弦带纹,拍印交叉绳纹。 | |
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方斗 | 年代:宋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18·5厘米;口边长23·5厘米。简介:宋磁州窑绿釉开光黑花方斗,斗口方形,上大下小,四兽足。足上出二层垂沿,斗体四壁黑彩绘如意头窗,内饰芦雁纹,外绘折枝花卉纹。通体罩蓝绿色釉,外底露胎。 | |
北周青砂石佛头像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长25·0厘米;宽17·5厘米;高16·5厘米。简介:北周青砂石佛头像,青砂石质,佛像螺髻,垂耳,弯月眉,丹凤眼,蒜头鼻,上唇内收,唇角上翘,脸庞丰腴,面带笑意,脑后及颈下各有一方形榫孔。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 |
北朝铜观音立像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高22·0厘米。简介:北朝铜观音立像,主尊观音,二菩萨,二弟子组合。观音头戴莲冠,面相长圆,眉目清秀,着帔帛与裙,颈系项圈,璎珞于腹前穿环下垂至膝,左手下垂执净瓶,右手上举握柳枝,缯带沿体侧下垂,跣足立于仰莲座上。莲瓣形头光上浮雕三坐佛,刻火焰纹。两侧胁侍菩萨头戴莲冠,身着衫裤,跣足立于莲茎座上,莲瓣形头光饰火焰纹。二弟子秃发,面相方圆,身着袈裟,背向而立作护法状,五尊造像均作榫卯式连接于上圆下方四足床座上。 | |
春秋兽面纹玉饰 | 年代:周级别:一级文物尺寸:长1·5厘米。简介:春秋兽面纹玉饰,青白色独玉。器身上大下小呈瓢形,平背,隆面雕兽面纹,下端有一小穿孔,手法细腻,工艺精湛。 | |
清壁玉碗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清壁玉碗,高7·3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0·9厘米。简介:清壁玉碗,碧玉料,含灰黑色瑕,质温润。碗撇口,弧腹,圈足,平底。此碗器大体薄,抛光细润,玉质精美,是清中期玉器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
战国铜戈 | 年代:周级别:三级文物尺寸:援长12·2厘米;内长8·7厘米;胡长9·7厘米。简介:战国铜戈,援微上扬,锋呈等腰三角形。中长胡,下阑,阑侧三穿,长方形内,内上一长方形穿。 | |
北周玻璃舍利瓶 | 年代:南北朝级别:一级文物尺寸:残高5·7厘米;壁厚0·06厘米。简介:北周玻璃舍利瓶,翠绿色透明玻璃质,口微侈,细长颈,球形腹,底内凹。 | |
清景泰蓝赏瓶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37·6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2·1厘米。简介:清景泰蓝赏瓶,敞口卷唇,长颈,球形腹,圈足。通体为铜胎掐丝珐琅,口部饰梅美如意一纹;颈,腹部饰缠枝蕃莲纹;颈,肩部饰蕉叶、八宝纹;腹下部近圈足处饰仰莲纹。湖蓝色主色调,另以红、白、黑、黄、绿等多种色彩填充。 | |
清莲纹夹纻胎桃形漆盒 | 年代:清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9·8厘米。简介:清莲纹夹纻胎桃形漆盒,夹纻胎。盒体呈桃形,子母口,平底。盒内外均髹黑漆地,盒身由两周髹红漆圈带分上、中、下三区,上区盖顶浅雕西蕃莲纹间三宝纹,中区线雕一前一后两篆寿和缠枝西蕃莲纹,下区线雕一周缠枝西蕃莲纹,莲朵髹红漆,茎叶髹绿漆,素底,髹漆工艺精湛,施饰手法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
明压胜钱 | 年代:明级别:三级文物尺寸:直径4·6厘米至6厘米。简介:明压胜钱,圆形圆穿,外廊较宽,正面外饰八卦符号,内阳刻楷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字,背面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生肖或符文。ⅱ式,圆形圆穿,外廊较窄。一种两面纹饰相同,龙纹或缠枝纹及贯线。一种正面饰仙人、仙鹤、童子齐寿图案,里面从里到外依次为十二地支,回纹,十二生肖。ш式,圆形圆穿,外廊较窄,一面阳刻楷书“长命百岁”四字,一面阳刻楷书“富贵长久”四字。顶部作弧形,边沿均匀分布三圆穿,内阳刻楷书“桂”字。 | |
金铜都统之印 | 年代:金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高5·0厘米;边长6·4厘米。高5·0厘米;边长6·4厘米。简介:金铜都统之印,黄铜质,扁平方形钮。印面正方形,窄边框,刻阴文九叠篆体“都统之印”四字,印体左侧阴刻楷体释文“都统印”三字。 | |
隋左屯卫铜虎符 | 年代:隋级别:二级文物尺寸:长6·9厘米;高4·7厘米。简介:隋左屯卫铜虎符,虎圆竖耳,怒目张口,挺胸昂首,尾上翘,作奔走状。符头部有圆穿孔,背面有凸起的十字扣。符身正面阴刻篆书“安川府”字样;背面阴刻楷书“左屯卫”“安川三”字样,虎背阴刻篆书“左屯卫铜虎符三”字样,字为左半部。 | |
清楸木首饰盒 | 年代:清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长22·8厘米;宽10·0厘米;高12·3厘米。简介:清楸木首饰盒,楸木质。盒身委角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下层独体,四壁间45°格角榫组合。粘附于底面,正面开四橱,橱间插板隔断,上二橱面透雕四叶花圈案,中橱面透雕圆形窗,下橱面开缘窗,四角透雕卷枝图案。上层作二方对折式,各由两枚欲与下层连接,四壁间亦作45°格角榫组合。粘附于底面之上,内匣细长凹榜,前面插板两端透雕缠枝牡丹、菊花图案,中间堆贴一面四叶花。盒身上层两端有铜和钩。 | |
新石器时代鱼形蟹纹骨饰 | 年代:新石器时代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长12·6厘米。简介:新石器时代鱼形蟹纹骨饰,器身呈鱼形,正面中间饰蟹形纹饰,其次两边分别饰曲折纹、弦纹,一端釉两圆眼。 | |
清铁钉牛皮鞋 | 年代:清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高15·0厘米;长23·0厘米;宽9·0厘米。 | |
宋铜权 | 年代:宋级别:三级文物尺寸:高4·2厘米;底径2·2厘米。简介:宋铜权,方形钮,腹下收,喇叭形底座。作上饰螺旋纹。 | |
藏品保护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主要活动
2019年9月27日,平凉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锦英瑞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2020年11月27日,平凉市博物馆 “行走中的博物馆”主题展览走进平凉五中。
2021年2月5日,平凉市博物馆开展春节前慰问退休老干部活动。
所获荣誉
平凉市博物馆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平凉市“第二十二批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免费开放绩效考评连续九年获得全省优秀等次;2016、2017连续两年荣获平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提名奖;《陇宝泾华—平凉历史文化陈列》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州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等30余项荣誉称号。
机构设置
平凉市博物馆为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办公室、藏品保管部、社会教育部、安全保卫部、陈列展览部、文物养护部、文物考古部、信息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等9个部室。
协助馆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党支部日常党务工作;负责起草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总结及综合性文件;承办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递及保管、归档工作;承办各种会议,办理职工工资、职称、考核、退休和工青妇等工作;负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资发放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缴工作;负责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的汇总、编报工作。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龙隐寺公园内。平凉市博物馆
开放时间
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7:00(每日16:00停止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