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是依托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古建筑群建立的,前身是保国寺文物保管所。
1972年,成立革命领导小组,由宁波市园林管理处接管四周山林,文物部门管理文物建筑。
1976年5月18日,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文成立专职机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文物保管所”。编制3名。人员由宁波市图书文物馆(后为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指派。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建筑布局
综述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四周公园面积28·8公顷,保国寺古建筑群在半山腰的一块缓坡地上,东南低,西北高,建筑物随着地形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坐北朝南,略偏东。在中轴线上布置了三进院落,四座建筑,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后又建山门。另大殿前有净土池,大殿前月台的左右有钟楼和鼓楼。由于院落地势一进比一进抬高,各座单体建筑也在不同的高度上。几座主殿在寺院组群内处于突出地位。在中轴线的两侧,无配殿,仅作一些僧房、客堂等附属建筑,并以围墙与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分隔,附属建筑均南北长,东西窄,面向中轴线,大都相互紧贴,随着地势自由布局,东侧的一列屋前有廊相连,从天王殿的东偏门一直抵达藏经楼的东侧空地。展厅
…更多「建筑布局」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文物
综述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藏品类别有博物馆除古建筑群本身外,藏品资源丰富。以大殿为核心,结合古代建筑文物资料,历史文献记载,集砖雕、木雕、石雕、碑刻、瓦当等建筑构件基本形成系列化。征购收藏有大型建筑构件迁移保护和珍贵的建筑小件,进行分门别类收藏研究,库房面积800平方米。截至2019年末,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藏品有77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0件/套。重要藏品
有各个时期的建筑构件瓦档,空心砖等。有全国古建筑照片34幅。唐代经幢2座,均为八棱石筑结构,分别刻陀罗尼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中建于唐开成四年的经幢本身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室展出宁波孔庙礼器鼎、尊、簋等53件、编钟16只,编罄12块(同治十二年制)。明清缸、盆等瓷器。婚俗厅展出大型工艺精品宁波花轿和千工床。砖雕陈列室有清代嘉庆年间大型砖雕作品16幅,佛像室有各时期的铜铸佛像34尊和泥塑十八罗汉。藏经楼有乾隆版大藏经1部,计724函等,保存完好。藏品保护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有文博专业6人,占专业总人员的50%,主要从事文物保护、古建维修、陈列研究等。该博物馆研究出版了《保国寺》、《保国寺画册》、《保国寺砖雕与石刻》、《古今名人咏保国寺诗联选》、《东来第一山——保国寺》、《东方建筑遗产》等书籍。宣传教育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等节假日活动,利用自然环境,每年举行赏梅游园、采撷杨梅、摘茶品茗、荷莲文化节、金秋赏桂活动。以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开展深入浅出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街道、学校、社区举办各种流动展览和宣讲活动。交流合作
…更多「文化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全民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全额财政拨款。
机构设置:设机构:办公室、文保业务部、安全园林科、陈列宣教部四个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事业编制数为13人,在编13人,编外27人。编内大专以上学历8人,专业人员8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2人。
服务观众项目:为游客提供中文、英语、本地方言讲解;多种语言的录音导览服务;播放景区导览和大殿三维搭建、发现保国寺专题片、16砖屏动漫片等;并免费提供阅读博物馆相关资料等。
…更多「机构设置」介绍请查阅全文…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安东49号。
交通指引
交通线路:宁波公交332路、338路下车可到达。
开放时间
8:00一16:30开放(周一闭馆)。
…更多「参观信息」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