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1953年,甘肃省图书馆在进行了图书馆的整顿和改造以后,逐渐在市区和近郊的工厂、农村、矿区和医院,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扩大了图书流通范围。为了满足离城区较远且交通不便的读者看书学习的需要,在兰州市盐场区庙滩子和七里河区王家堡建立了两处图书阅览站,这是兰州市基层地区有公共图书馆(室)的开始,也是以后成立兰州市、区两级图书馆的开端。
1956年6月,兰州市图书馆开始筹备,筹备处设兰州市儿童图书馆内。为了支持兰州市成立图书馆,甘肃省文化局决定将上述两个图书阅览站的人员、图书资料、设备等全部移交兰州市图书馆筹备处,并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干部数人协助市上开展工作;10月,筹备处以少量经费,购置旧设备,预订了部分报刊,采购了近两万册图书,为正式开馆借阅创造条件;同时在西固工业区又增设一个图书阅览站。届时,上述三个图书阅览站各有工作人员2人,书刊近万册,均开展了图书借阅工作。
…更多「发展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兰州市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达60多万册(件)以上,其中纸质文献40多万册,电子图书、期报刊、视频、地方志等26种数字资源共51tb;明清古籍1150多部(种)、8500余册,中华民国线装书500余部、近5000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部,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10部。馆内藏有自60年代以来全中国各大报纸、各主要期刊合订本,1978年迄今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等一大批珍贵文献,还有独家收藏的《兰州春秋》《皋兰县新志》(手稿)以及近现代名人书画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
…更多「馆藏实力」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截至2024年2月,兰州市图书馆内设综合部、读者服务部、网络部、文献部4个部门。队伍建设
截至2024年2月,兰州市图书馆编制数56名,建制为副县级。其中单位领导正职2名、副职1名;内设机构领导正职4名,副职6名。
研究开发
研究成果
题名 | 作者 | 发表 | 奖项名称 | 奖项等级 |
---|---|---|---|---|
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探索和启示 | 王大运、王彩银 | 甘肃省图书馆学会论文集《新时代西北地区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究》2020年11月 | 甘肃省第六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评奖 | 三等奖 |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发表时间 |
---|---|---|---|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 曾少英 | 发展 | 2021-8-15 |
“双创”与一流建设下的图书馆服务变革 | 李欣 |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21-4-29 |
“书香兰州”建设应做好“五篇文章” | 曾少英 | 发展 | 2020-9-15 |
基于“微咨询”的图书馆咨询服务能力再造 | 马小艳 | 传媒论坛 | 2020-6-5 |
论地方文献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卓尼县非遗项目开发为例 | 吕茹悦 | 甘肃科技 | 2020-6-5 |
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李玉涛 |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20-5-30 |
新形势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对策 | 马静玉 |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20-5-30 |
人文关怀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运用 | 李欣 | 传媒论坛 | 2019-11-27 |
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 张国蓉 | 河南图书馆学刊 | 2019-9-15 |
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实践 | 李欣 |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19-6-30 |
荣誉表彰
…更多「研究开发」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兰州市图书馆”馆徽,由兰州和英文l字变形的飞鸟与书本的有机叠合组成,突出以图书为主导的行业特征,l演化的飞鸟,呈奔腾向上,无限伸展之势,象征兰图精诚团结和强大的凝聚力及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既表达了兰图高瞻远瞩的发展观念和超前意识,又体现图书馆突破自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宏大气魄,展现出兰州市图书馆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精神文化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严格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图书馆正常秩序和安全。
图书馆设有视频监控安防系统,读者入馆应注意仪表,着装整齐,举止文明,请勿穿背心、拖鞋入馆。
保持馆内安静,请勿大声喧哗,请勿在馆内嘻笑打闹,入室将手机关闭或置于静音状态,在室外接听电话。
…更多「读者服务」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