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兰州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兰州理工大学是由兰州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兰理工”(lut),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部分专业迁入;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共建兰州理工大学,学校成为甘肃省第一所省局共建重点大学。2017年7月,甘肃省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签署《关于共建兰州理工大学的意见》,兰州理工大学成为甘肃省第二所省部共建高校,并成功入选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截至2025年3月,有兰工坪校区、彭家坪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307亩,校舍建筑面积126·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约8·11亿元。17个学院,63个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2512人,在校生31401人。
历史沿革
甘肃省立工艺学校
1919年(民国八年)根据国民政府《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测绘学专家牛载坤在兰州中山路创建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提出了“艰苦自立”的校训。1921年,改为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改为省立工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省立工科职业学校。1929年,改名为省立第一工业学。1936年,按照新学制又改为省立兰州工业职业学校,设纺织、编染、制革三科各一班。1944年,改名为省立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高级土木科、机械科、纺织科、化工科、电讯科各一班。至1948年的30年中,学校累计编班54个,毕业学生1500余人。
甘肃省兰州工业学校
1949年8月26日,兰州宣告解放,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1年,学校在市内下沟和傅家巷购租民宅三院,已解决学生教室、宿舍和食堂缺失的问题;1952年,经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兰州工业学校(简称“兰州工校”),划归甘肃省工业厅领导;同年,报经甘肃省工业厅同意,兰州市政府批准,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划拨土地420亩,建设永久性校舍;1953年10月,将纺织科三年级学生24名和教职员工8人,合并于陕西咸阳纺织工业学校。同年9月,秦安和临洮两县工业学校化工科并入学校。
兰州工学院
1954年,学校划归国家电机制造工业部领导,关系由地方转到中央,学校由萃英门旧址迁入兰工坪新址;1956年,城市建设部和电机制造工业部协商决定,将土木科从兰州工校分离出来,另建立由城市建设工业部领导、城市建设总局代管的兰州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平整校址场地,修建了第一幢教学楼(今7号楼),筹建工作开始;1958年4月,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决定将兰州工业学校改为兰州工学院。
甘肃工业大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研究生院、温州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设63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兰州理工大学院系专业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普通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红柳卓越班)、焊接技术与工程(普通班)、焊接技术与工程(红柳精英基地班)、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原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原流体传动与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原风能与动力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油气储运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鲲鹏实验班)、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智能建造、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 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金融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会计方向)、会计学专业(智能财务与国际会计方向) |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 |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知识产权 |
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 |
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 - |
兰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兰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 |
截至至2024年4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有20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序号 | 学科门类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工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2 | 工学 | 0814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3 | 工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4 | 工学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信学院 |
5 | 工学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能动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一级学科博士点序号 | 学科门类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工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2 | 工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3 | 工学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能动学院 |
4 | 工学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信学院 |
5 | 工学 | 0814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6 | 工学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石化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一级学科硕士点序号 | 学科门类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工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2 | 工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3 | 工学 | 0806 | 冶金工程 | 材料学院 |
4 | 工学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能动学院 |
5 | 工学 | 0808 | 电气工程 | 电信学院 |
6 | 工学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计通学院 |
7 | 工学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信学院 |
8 | 工学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通学院 |
9 | 工学 | 0814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10 | 工学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石化学院 |
11 |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经管学院 |
12 | 管理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经管学院 |
13 | 理学 | 0701 | 数学 | 理学院 |
14 | 理学 | 0702 | 物理学 | 理学院 |
15 | 工学 | 0801 | 力学 | 理学院 |
16 | 工学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石化学院 |
17 | 法学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院 |
18 | 工学 | 0815 | 水利工程 | 能动学院 |
19 | 工学 | 0813 | 建筑学 | 设计学院 |
20 | 艺术学 | 1305 | 设计学 | 设计学院 |
21 | 工学 | 0836 | 生物工程 | 生命学院 |
22 | 法学 | 0301 | 法学 | 法学院 |
23 | 工学 | 08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土木学院 |
24 | 工学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信学院 |
25 | 工学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石化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月 |
一级学科硕士点未覆盖二级学科序号 | 学科门类 | 所在一级学科 | 代码 | 学科、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教育学 | 体育学 | 040301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体育部 |
2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字 | 05021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外语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序号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1251 | 工商管理 | 经管学院 |
2 | 1253 | 会计 | 经管学院 |
3 | 0254 | 国际商务 | 经管学院(mba中心) |
4 | 1351 | 艺术 | 设计学院 |
5 | 0351 | 法律 | 法学院 |
6 | 0854 | 电子信息 | 电信学院、计通学院 |
7 | 0855 | 机械 | 机电学院 |
8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材料学院、机电学院、石化学院 |
9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石化学院 |
10 | 0858 | 能源动力 | 能动学院、电信学院 |
11 | 0859 | 土木水利 | 土木学院、能动学院 |
12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生命学院 |
13 | 1256 | 工程管理 | 机电学院 |
14 | 1055 | 药学 | 生命学院 |
15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院 |
16 | 0551 | 翻译 | 外语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甘肃省重点学科序号 | 学科门类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工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2 | 工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3 | 工学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能动学院 |
4 | 工学 | 0808 | 电气工程 | 电信学院 |
5 | 工学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信学院 |
6 | 工学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通学院 |
7 | 工学 | 0814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8 | 工学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工学院 |
9 | 法学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人文学院 |
10 | 工学 | 0801 | 力学 | 理学院 |
11 | 工学 | 0806 | 冶金工程 | 材料学院 |
12 | 工学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计通学院 |
13 | 工学 | 0835 | 软件工程 | 计通学院 |
14 | 管理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经管学院 |
15 |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经管学院 |
16 | 工学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命学院 |
17 | 工学 | 0815 | 水利工程 | 能动学院 |
18 | 工学 | 0836 | 生物工程 | 生命学院 |
19 | 艺术学 | 1305 | 设计学 | 设计学院 |
20 | 理学 | 0701 | 数学 | 理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国防特色学科序号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舰船动力 | 能动学院 |
2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电信学院 |
3 | 聚合物基功能涂层及膜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 | 材料学院 |
4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机电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月 |
甘肃省一流学科序号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
1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2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3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能动学院 |
4 | 0814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5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信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19年4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32人,其中专任教师1659人,博士学历教师968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3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63人。有双聘院士2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聘请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62人、“飞天学者”及“青年学者”等5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有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2个,有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70余人。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
院士 | 胡文瑞、谭建荣、柴天佑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马秀良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刘翠兰、丁贤明、李春旭、王政、严克明、张祯年、王春行、程兆雪、董庚茂、张丕祚、李鹤岐、刘希远、胡赤兵、齐学义、樊丁、朱彦鹏、杜永峰、王秀丽、郑小平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李文生、马颖、杜永峰 |
甘肃省领军人才 | 杨新华、张云升、杜小泽、王雪浪、赵宏、马颖、冀宏、年福忠、程选生、龚俊、董建华、王国英、李文生、樊丁、胡文瑞、夏天东、杜永峰、朱彦鹏、樊丁、张秋余、张爱华、李贵贤、徐建林、陈体军、李有堂、王兴贵、马颖、田振际、冯辉霞、霍海峰、郝晓弘、李旭东、丁雨田、龚俊、王秀丽 |
甘肃省飞天学者 | 王国英、权辉、叶帅华、裴强强、冯冬涵、胡亮、周凤玺、李二超、苏建宁、李世友、冉奋、卢琴芬、谢海波、张裕明、李文生、杨福前、李安、冀宏、孔令斌、顾建军、贾均红、王立平、孙东志、曹睿、彭斌、陈辉、彭国义、董建华、张人会、靳伍银、韩建平、石玗、李金平、周颖、巩敦卫、管仁国、张树生、刘银水 |
长江学者 | 张云升、杜小泽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6个、教育部科研基地7个,有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经工信部批准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级别 | 科研平台 |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兰州理工大学高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中心 |
金属表面防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属表面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教育部科研平台 |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新材料与装备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有色冶金新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镍钴金属新材料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 机械工业泵及特殊阀门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工业有色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业重载柔性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转化中心 | 金属表面防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属表面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甘肃省中俄科技合作暨技术转化中心 | 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可再生能源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流体机械及系统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
省级实验室 | 甘肃省高等学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高校中藏药筛选评价及深加工省级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铸造cae工程实验室 | 甘肃省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工程实验室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甘肃省有色金属先进加工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文化产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大数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工业泵及特殊阀门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液压气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甘肃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西部土木工程减震隔震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应急测绘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营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新能源电力变换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甘肃省机电新产品中试基地 | 甘肃省cad/cam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
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 甘肃省冶金有色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工业设计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甘肃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产业联盟 | 甘肃省镍钴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甘肃省物联网智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甘肃省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甘肃省凹凸棒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中国通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企业联盟 |
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行动高校创新联盟 | 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绿色智慧公路交通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与核技术应用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动物用生物制品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 |
省部级智库、人文基地 | 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 | 甘肃省高校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
独立科研机构 |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兰石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酒泉先进技术研究院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近五年来,牵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73项,累计实现科研进款9·56亿元;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含参与)380项。国家社科基金17项,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参与)项目、课题、任务共3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806篇,以第二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各1篇,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22项,授权专利1988项,连续多年获甘肃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验收的高校。
专利技术(部分)发明创造名称 | 专利号 | 1st发明人 | 所在单位 | 类型 |
---|
一种球阀 | 2007100177073 | 余 龙 | 石化学院 | 发明 |
用于铝锭连铸生产线的铝锭翻转推进机 | 2007100179420 | 赵俊天 | 机电学院 | 发明 |
涡旋压缩机的切向密封结构 | 2007100181755 | 刘兴旺 | 石化学院 | 发明 |
一种沼气发生器 | 2007100182368 | 李金平 | 能动学院 | 发明 |
水性溴碳环氧树脂钢结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07100187268 | 杨保平 | 石化学院 | 发明 |
一种用于防水帆布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07100187272 | 杨保平 | 石化学院 | 发明 |
振动式非直长筋料自动分拣上料机 | 2007103059596 | 王希靖 | 材料学院 | 发明 |
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 | 2007103059609 | 冀 宏 | 能动学院 | 发明 |
参考资料:注:名录不全 |
重点项目类别 | 名称 |
---|
国家项目 |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及超塑性能研究 镍钴二次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基础研究 半固态成形高强镁合金多过程控制的复合强化机理研究 大型风力机高性能叶片的气动气弹与气动声学综合分析研究 风力机非定常流动机理和流场结构实验研究 稀土新型储氢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 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高效规模供热关键技术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集成应用 地震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面向中小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的制造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高档数控珩磨机 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 2mk2250×150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用数控珩磨机 新型减摩高铝青铜粉体开发及涂敷应用 高效铝锭连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及产业化 腐蚀与磨损自敏检测减摩涂层的联合开发 高强钢三明治板激光焊接制造基础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晶化与超塑性流变行为研究fept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印迹分子的研究zn-al-si系合金羽毛状晶的形成及细化机理的研究电爆材料合成及喷涂过程中物相演变及控制机理表面印迹聚苯胺/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识别行为研究聚合物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过共晶al-si合金扩散凝固及初生硅相形态控制研究 γ钛铝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和断裂机理研究产品形态意象造型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铝合金熔焊对接接头动载大变形及失效机理研究大型复杂工件现场再制造中机器人拟人化加工机理研究 |
参考资料:注:名录不全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兰州理工大学校徽由校标、中文校名、英文校名、两个圆和圆点组成。小圆内嵌校标,大圆和小圆之间的上方为中文全称校名,下方为英文全称校名,中英文校名之间、分左右各有一圆点隔开。校标由“l”、“u”、“t”三个大写英文字母构成的虚实结合、相互嵌套的塔形图案组成。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3月,兰州理工大学占地2307亩,校舍建筑面积126·05万平方米,有兰工坪校区、彭家坪校区两个校区。
兰工坪校区
兰工坪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是学校的法定住所地。兰工坪校区始建于2000年,占地1125亩,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包含设计艺术学院、外语学院及文学院(国际教育),还有位于酒泉的酒泉新能源学院。
彭家坪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赵立香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焦树强 |
党委副书记 | 郭旭隽 |
副校长 | 郑小平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吕文英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韩建平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冀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彭珍瑞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卢少卿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张立峰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陈伟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 任职时间 | 校长 | 任职时间 |
---|
- | - | 牛载坤 | 1919·5--1920·7 |
水枏 | 1920·8--1943·7 |
崔雨田 | 1943·8--1945·6 |
蒲敏政 | 1945·7--1946·3 |
胡嘉善(代理) | 1946·4--1946·7 |
王绍文 | 1946·8--1950·12 |
周笃彦 | 1950·12--1958·4 |
朱培屏 | 1958·4--1958·6 |
朱培屏 | 1958·8--1965·3 | - |
- | - | 高树勤(革委会主任) | 1967·10--1971·3 |
程继章 | 1971·11--1972·12 | 程继章(革委会主任) | 1971·3--1972·12 |
马继孔 | 1972·12--1978·9 | 马继孔(革委会主任) | 1972·12--1976·12 |
李之钦 | 1978·9--1982·9 | 李之钦 | 1978·9--1982·9 |
李频如 | 1982·9--1983·6 | - |
张德邻 | 1983·6--1985·10 | 张德邻 | 1983·6--1985·10 |
- | 陈剑虹 | 1985·10--1987·1 |
唐国选 | 1987·1--1992·6 | 陈剑虹 | 1987·1--1992·6 |
张弼 | 1992·6--1996·3 | 陈剑虹 | 1992·6--1996·3 |
刘秀芝 | 1996·3--1999·3 | 洪毅 | 1996·3--1999·3 |
刘秀芝 | 1999·3--1999·5 | - |
刘秀芝 | 1999·5--2002·9 | 王智平 | 1999·5--2002·9 |
王智平 | 2002·9--2005·1 | 袁占亭 | 2002·9--2005·1 |
王智平 | 2005·1--2005·3 | - |
王智平 | 2005·3--2008·3 | 李慧 | 2005·3--2008·3 |
王智平 | 2008·3--2009·5 | - |
王智平 | 2009·5--2012·8 | 王晓明 | 2009·5--2012·8 |
李贵富 | 2012·9--2015·10 | 王晓明 | 2012·9--2015·10 |
李贵富 | 2015·10--2016·10 | 夏天东 | 2015·10--2016·10 |
夏天东 | 2016·10--2024·10 | 芮执元 | 2016·10--2022·12 |
赵立香 | 2024·10-- | |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宜海湖
宜海是个人工湖,受兰州的气候影响,该湖泊冬季能滑冰,夏季能赏荷。湖面波光粼粼,水中鱼虾嬉戏,周围古木林立,环境静雅宜人,夏季的夜晚,别有一番魅力。
银杏林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的银杏树是新校址建立之初学生们义务劳动所种,2014年西校区金秋银杏林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校园”称号。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
田学斌 | 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
张德邻 |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
洪毅 |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
付文韬 | 国家海洋局"蛟龙"号潜航员,党中央国务院"载人深潜英雄"称号获得者 |
郭齐胜 | 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教授,军事装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
彭致圭 |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主席团主席,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
郝远 | 甘肃省副省长 |
李慧 |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高云 |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党委书记,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书记 |
杨友甫 | 中国民主建国会八届中央委员,政协甘肃省第九届常委、兼职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 |
火宏 |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
李谦英 | 甘肃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兼任甘肃省卫生系统政研会副会长、全国中心城市中医医院政研会理事等职 |
袁占亭 |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
黎志强 | 河西学院党委书记 |
郝林海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
齐同生 |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
刘壮涛 | 重庆兴农融资担保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王前庄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注:仅部分校友,排名不分先后 |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04年 | 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
2017年 | 获得“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
2021年 | 全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 |
2021年 | 七里河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 |
2022年 | 首批“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 |
2022年 | 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
2024年 | 兰州市营养健康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