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6个、教育部科研基地7个,有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经工信部批准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 | |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兰州理工大学高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中心 | |
金属表面防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属表面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教育部科研平台 |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新材料与装备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有色冶金新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镍钴金属新材料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 | |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
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 机械工业泵及特殊阀门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工业有色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业重载柔性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转化中心 | 金属表面防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属表面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甘肃省中俄科技合作暨技术转化中心 | 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可再生能源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
甘肃省流体机械及系统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 |
省级实验室 | 甘肃省高等学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高校中藏药筛选评价及深加工省级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铸造cae工程实验室 | 甘肃省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工程实验室 |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甘肃省有色金属先进加工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 |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文化产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大数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工业泵及特殊阀门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液压气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甘肃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西部土木工程减震隔震行业技术中心 | |
甘肃省应急测绘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营工程研究中心 | |
甘肃省新能源电力变换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甘肃省机电新产品中试基地 | 甘肃省cad/cam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 |
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 甘肃省冶金有色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 | |
甘肃省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行业技术中心 | 甘肃省工业设计行业技术中心 | |
甘肃省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甘肃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产业联盟 | 甘肃省镍钴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
甘肃省物联网智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甘肃省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
甘肃省凹凸棒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中国通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企业联盟 | |
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行动高校创新联盟 | 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 | |
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 | |
甘肃省绿色智慧公路交通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与核技术应用创新联合体 | |
甘肃省动物用生物制品创新联合体 | 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 | |
省部级智库、人文基地 | 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 | 甘肃省高校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 |
独立科研机构 |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兰石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 | |
兰州理工大学酒泉先进技术研究院 |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近五年来,牵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73项,累计实现科研进款9·56亿元;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含参与)380项。国家社科基金17项,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参与)项目、课题、任务共3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806篇,以第二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各1篇,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22项,授权专利1988项,连续多年获甘肃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验收的高校。发明创造名称 | 专利号 | 1st发明人 | 所在单位 | 类型 |
---|---|---|---|---|
一种球阀 | 2007100177073 | 余 龙 | 石化学院 | 发明 |
用于铝锭连铸生产线的铝锭翻转推进机 | 2007100179420 | 赵俊天 | 机电学院 | 发明 |
涡旋压缩机的切向密封结构 | 2007100181755 | 刘兴旺 | 石化学院 | 发明 |
一种沼气发生器 | 2007100182368 | 李金平 | 能动学院 | 发明 |
水性溴碳环氧树脂钢结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07100187268 | 杨保平 | 石化学院 | 发明 |
一种用于防水帆布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07100187272 | 杨保平 | 石化学院 | 发明 |
振动式非直长筋料自动分拣上料机 | 2007103059596 | 王希靖 | 材料学院 | 发明 |
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 | 2007103059609 | 冀 宏 | 能动学院 | 发明 |
参考资料:注:名录不全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项目 |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及超塑性能研究 镍钴二次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基础研究 半固态成形高强镁合金多过程控制的复合强化机理研究 大型风力机高性能叶片的气动气弹与气动声学综合分析研究 风力机非定常流动机理和流场结构实验研究 稀土新型储氢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 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高效规模供热关键技术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集成应用 地震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面向中小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的制造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高档数控珩磨机 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 2mk2250×150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用数控珩磨机 新型减摩高铝青铜粉体开发及涂敷应用 高效铝锭连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及产业化 腐蚀与磨损自敏检测减摩涂层的联合开发 高强钢三明治板激光焊接制造基础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晶化与超塑性流变行为研究fept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印迹分子的研究zn-al-si系合金羽毛状晶的形成及细化机理的研究电爆材料合成及喷涂过程中物相演变及控制机理表面印迹聚苯胺/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识别行为研究聚合物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过共晶al-si合金扩散凝固及初生硅相形态控制研究 γ钛铝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和断裂机理研究产品形态意象造型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铝合金熔焊对接接头动载大变形及失效机理研究大型复杂工件现场再制造中机器人拟人化加工机理研究 |
参考资料:注:名录不全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71万册、电子图书126万册。
电子资源
自1996年图书馆引进《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截至2020年底,可向读者提供49个中外文数据库或检索平台的利用。权威二次文献数据库有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i工程索引数据库、cpci科技会议录索引数据库等;全文电子期刊如elsevie sd数据库、springer nature数据库;行业类数据库如iel数字图书馆、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等;学位论文有pqdt欧美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宏网、网上报告厅,以及超星读秀、汇雅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百链云等中外文电子图书。还开发建成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兰州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等自建特色资源。
学术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自1987年以来,该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中国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8年,《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进入ei备选库。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