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1978年10月福建银行学校创建。
1979年,为了加强对全国银行中专的统一领导,人总行于9月4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确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银行中专学校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即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税收学 |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 |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 | 动画、艺术设计学、文化产业管理、工业设计、风景园林 |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商 |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 |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 | 金融学、金融科技、数学与应用数学(保险精算方向)、经济统计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 |
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商务法语 |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 | 法学 |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 |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与商务方向)、金融学(金融服务方向)、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
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 | 财务管理(闽台合作4+0)、物流管理(闽台合作4+0)、会计学(闽台合作4+0)、国际经济与贸易(闽台合作4+0)、金融学(闽台合作3+1)、艺术设计学(闽台合作3+1)、土木工程 |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福建江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 |
福建江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福建江夏学院数理教研部 | - |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6个,拥有省级学会和研究会5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9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数字福建智能家居信息采集及处理物联网实验室、福建省金融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 |
省级研究机构 | 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所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福建省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学会 | 福建省国际法学会、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福建省行为科学学会、福建省管理教育研究会 |
研究成果
2011-2015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10项,获得省部级课题立项132项,获得厅局级和企事业横向课题立项297项;申请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28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3781万元。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整体设计以鼎为主体,在形态上借用海鸥与书本外形组合成鼎的造型。鼎的上部铭刻了篆书校训;鼎的中足是一个钥匙孔造型。徽志的艺术造型和校训铭文寓意全校师生员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望。
校旗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