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夏社团管理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福建江夏学院办学条件

福建江夏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
福建江夏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税收学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动画、艺术设计学、文化产业管理、工业设计、风景园林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商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业工程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金融科技、数学与应用数学(保险精算方向)、经济统计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
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商务法语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法学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与商务方向)、金融学(金融服务方向)、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财务管理(闽台合作4+0)、物流管理(闽台合作4+0)、会计学(闽台合作4+0)、国际经济与贸易(闽台合作4+0)、金融学(闽台合作3+1)、艺术设计学(闽台合作3+1)、土木工程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数理教研部-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00名,生师比为17·19: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0名,副高职称284名,高级职称比例为48·5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5%;双师双能型教师47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1%;具有行业背景教师166名。有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37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0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共24人次。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99人,高级职称401人、占比50·1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66·96%,省级教学科研团队9个,各类高层次拔尖人才73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
优秀教师
类别名单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郑建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文振、黄陵东、潘琰、郑建岚
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屈广清
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国平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金融、公共管理、会计、法律、国际商务、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等8个专业学位点硕士研究生。拥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3个和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培育)1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法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福建省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育)
省级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公共管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国家级、省级课程110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项目20个。有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8个。

教学成果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行政管理、金融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土木工程、经济学、投资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动画
省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经济学(专科)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行政管理、财务管理
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企业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心理素质训练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物理综合创新实验中心、素质括展户外基地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三盛集团实践教学基地、百胜集团实践教学基地、财务与会计实践教学基地、福州中级法院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探索建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试点、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的制度创新
参考资料:注:表单不全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特色教材8本、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师生成绩

2021年学校获得省赛参赛名额高教主赛道13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5项、职教赛道7项,同比增加11项;参加十佳人气奖投票7项;推荐申报国际项目1项;获得省赛银奖5个、铜奖7个、十佳人气奖3个;产业赛道1个项目进入国赛。其他创新创业竞赛均有新突破,获得2021年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2021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三等奖;获第四届“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专题赛企业组三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际合作方面,与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ad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合作开设优质教学课程线上交流项目。在台港澳合作方面,与台湾地区东海大学、中原大学、万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实施闽台联合培养人才“3+1”“4+0”项目,引进台湾空中英语项目,并成立了“福建江夏学院与中原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授牌在校设立“海峡两岸金融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学校还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一流大学建立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