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8年,宜山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59年,学校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学校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
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
1970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3月,学院设有20个二级教学机构,开设37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以教育学、工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类 | 学科门类 |
---|---|---|---|---|
1 | 思想政治教育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法学 |
2 | 学前教育 | 040106 | 教育学类 | 教育学 |
3 | 小学教育 | 040107 | 教育学类 | 教育学 |
4 | 体育教育 | 040201 | 体育学类 | 教育学 |
5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040203 | 体育学类 | 教育学 |
6 | 汉语言文学 | 050101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7 | 秘书学 | 050107t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8 | 英语 | 050201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9 | 商务英语 | 050262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10 | 网络与新媒体 | 050306t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学 |
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070101 | 数学类 | 理学 |
12 | 物理学 | 070201 | 物理学类 | 理学 |
13 | 化学 | 070301 | 化学类 | 理学 |
14 | 生物科学 | 071001 | 生物科学类 | 理学 |
15 | 应用心理学 | 071102 | 心理学类 | 理学 |
16 | 汽车服务工程 | 080208 | 机械类 | 工学 |
17 | 智能制造工程 | 080213t | 机械类 | 工学 |
1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80601 | 电气类 | 工学 |
19 | 电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电子信息类 | 工学 |
20 | 机器人工程 | 080803t | 自动化类 | 工学 |
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2 | 软件工程 | 080902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3 | 物联网工程 | 080905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t | 计算机类 | 工学 |
2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082701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2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082702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工学 |
27 | 物流管理 | 120601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28 | 财务管理 | 120204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29 | 音乐学 | 130202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艺术学 |
30 | 美术学 | 130401 | 美术学类 | 艺术学 |
31 | 艺术设计学 | 130501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 |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课程与教学论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180人,其中专任教师747人。高级职称教师261人,占专任教师34·94%;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597人,占专任教师79·92%。近年来,学校从中小学、企业引进教学能手、高技能人才共78人。教师中有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代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港珠澳大桥施工高级技术专家、自治区模范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广西最美高校辅导员、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类别 | 团队名称 | |
---|---|---|
广西教师教育教学团队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团队 | --- |
校级教学团队 | 数学教育研究创新团队 | 语文教育专业教学与实践创新团队 |
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团队 | 基础物理教学创新团队 | |
会计教学与研究教学团队 | 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 |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竞赛、表演为一体服务型创新团队 | “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团队 | |
广西桂中民族文化教学研究团队 | --- |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省级科研平台7个。类别 | 名称 |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 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 | 广西自治区糖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 | 广西高校制糖工程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 |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 | 糖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 |
校级研究中心 | 智能信息计算与应用研究中心 |
共建研究基地 |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研究基地(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作共建)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广西哲社、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共58项,其它市厅级科研项目立项653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获专利(含软著)授权653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项目名称 | 类别 |
---|---|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践体系建构与研究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 |
审美人类学视域下广西大瑶山瑶族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表征研究 | 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
广西瑶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 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校训
启智育人,博识敦行校徽
学院校徽以抽象的字母“gx”为主体构型,融入齿轮、书页、科技之星、1958元素,字母“gx”分别为“广西”的拼音首写字母,“齿轮”代表技术与技能,“书页”代表知识与博学,“科技之星”代表创新与品质,“1958”为建校年份,外环为中英文校名。校徽主色调为绿色,寓意生命、友善与活力,蕴含学校充满希望的前程。整个校徽象征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校旗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杨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韦友欢 |
纪委书记 | 莫碧珍 |
副校长 | 蓝海、周叮波、宋启军、游少鸿、吴建生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名称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宜山师范专科学校 | 校长 | 覃宝龙 | 1958·8—1959·7 |
党总支书记 | 陈世沐 | 1958·8—1959·7 | |
柳州师范专科学校 | 校长 | 覃宝龙 | 1959·8—1962·7 |
党总支书记 | 陈世沐 | 1958·8—1959·7 | |
柳州地区师范学校 | 革委会主任 | 陈凡 | 1971--1976·4 |
革委会主任 | 蓝少卿 | 1976·5—1978·1 | |
党委书记 | 1976·5—1984·3 | ||
校长 | 张永坦 | 1981·10—1984·3 | |
校长 | 邓崇慧 | 1978·2—1981·9 | |
党委书记 | 枚子君 | 1984·4—1984·9 | |
校长 | 陈炽章 | 1984·4—1984·9 | |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校长 | 陈炽章 | 1984·9—1997·4 |
党委书记 | 1992·7—1997·4 | ||
党委书记 | 梁汉坤 | 1987·5—1992·7 | |
校长 | 王传三 | 1997·4—2005·7 | |
党委书记 | 2000·7— 2005·5 | ||
党委书记 | 蓝凡华 | 2005·5—2013·4 | |
校长 | 曾凡平 | 2006·9-- 2014·1 | |
党委书记 | 侯代忠 | 2013·4—2015·10 | |
校长 | 张鹏 | 2014·1--2015·10 |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