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百科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图书馆。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0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7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60%;大专以上学历占91·3%。图书馆下设办公室、流通部、技术部、采编部四个部门。
简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南宁职业大学,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区市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图书馆在新馆建成前,由原南宁职业大学、原南宁市教育学院、原南宁市广播电视大学、原南宁市建设技工学校和原南宁市师范学校的旧有图书馆馆舍合并组成。
规模
新图书馆大楼于2009年12月竣工,2010年3月整体搬迁进入新馆。新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由主楼、副楼、东西裙楼四部分组成,是广西高职高专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设有阅览座位2500个;现有馆藏纸质图书文献80多万册,电子图书75万种,31个数据库,形成了涵盖哲、经、法、文、理、工、管、教等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多科性、多层次、多载体且特色明显,能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藏书体系。
服务
图书馆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还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参考咨询、信息服务、馆际互借、培训、复印打印等服务,并为读者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
目标
在未来五年内,图书馆将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积极向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成为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完备、服务能力强、学科特色明显的现代化、高职高专一流图书馆。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nan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院校,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中国高新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南宁职业大学,办学最早始于1952年的南宁市教育学院。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南宁职业大学、南宁市教育学院及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南宁市部分的教育资源实施合并,组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6月,南宁市建设技工学校并入。2006年6月,南宁市师范学校并入。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占地1725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下设13个二级学院,54个招生专业,其中5个为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7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约18000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000人。
历史沿革
1984年8月17日,南宁职业大学成立,自治区和市政府共拨11万元,借市师范学校3间教室及教学仪器设备。是年招生民间建筑和中文秘书2个专业78人,教职工10人。
1986年秋季起,学校试办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的普通班。10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南宁职业大学、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南宁市铸造厂合并,校址从市师范学校搬迁到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合并后,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实际不复存在,南宁市铸造厂则作为南宁职业大学的教学、生产、实验基地。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54个招生专业(包含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工程、软件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科 类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物理类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 | 四年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 | 四年 |
人工智能学院 | 软件工程技术 | 四年 |
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四年 |
智能制造学院 |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四年 |
历史类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 | 四年 |
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四年 |
参考资料: |
专科专业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财经学院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三年 |
大数据与会计 | 三年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三年 |
金融科技应用 | 三年 |
传媒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 | 三年 |
传播与策划 | 三年 |
网络新闻与传播 | 三年 |
国际学院 | 学前教育 | 三年 |
应用泰语 | 三年 |
应用越南语 | 三年 |
商务英语 | 三年 |
健康与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三年 |
旅游管理 | 三年 |
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 | 三年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三年 |
西式京饪工艺 | 三年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 三年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三年 |
建设工程管理 | 三年 |
工程造价 | 三年 |
现代物业管理 | 三年 |
人工智能学院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三年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三年 |
大数据技术 | 三年 |
软件技术 | 三年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三年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三年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三年 |
现代物流管理 | 三年 |
电子商务 | 三年 |
跨境电子商务 | 三年 |
新能源汽车学院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三年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三年 |
汽车电子技术 | 三年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三年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三年 |
家具艺术设计 | 三年 |
室内艺术设计 | 三年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三年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三年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三年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三年 |
数控技术 | 三年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三年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规模」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立项1个,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科研平台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数字东盟跨境电商综合运营协同创新中心 |
|
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立项 | 中国——东盟学前教育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培养基地 |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 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研究(胡卫东,2017年) |
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宁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学校新增立项省部级课题10项、市厅级课题5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项、广西社科界智库课题2项,实现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到款额2627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9项。
科研获奖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高校教师对教师发展中心满意度研究 |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中国—东盟海岸带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研究 |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华为、京东物流、中联集团、阿里巴巴、李宁体育等256家世界知名企业和南宁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南宁ict产业学院、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宝德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李宁时尚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数字新文创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广西桂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建成广西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广西民族技艺职教集团、广西餐饮职教集团、南宁职教集团等4个职业教育集团,依托南宁高新区,联合广西大学、南南铝业等共建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
国际合作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以源于古代结绳艺术的“中国结”为主体构型,象征传承技术技能的历史渊源,寓意学校突出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构型下面为英文缩写。
学校校徽外形为圆型,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内圆中间部分以学校标志为主体构型,寓意学校的办学历史、理念及特色,两圆环相间部分上方是学校中文名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名称。中文文字为贺敬之先生的题字。
行政管理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职 务 | 姓 名 |
---|
党委书记 | 蹇兴超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周 旺 |
党委副书记 | 杨清源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罗桂全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万玉文、黄春波、李东升、胡卫东、王凤岭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