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楚雄州文化馆公众号

楚雄州文化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云南楚雄州
公众号ID:CXZWHG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楚雄州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楚雄州文化馆建有综合楼和小剧场,总面积6600平米。主要为业务用房,除办公室、档案资料室外,还设有多功能厅(含舞蹈教室)、书画展厅、综合培训教室、老年及少儿活动中心、非遗综合展和农耕文化厅、录音棚、小剧…

开发/运营主体: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

关于主体: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是云南省楚雄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楚雄州文化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百科信息导航

楚雄州文化馆百科

云南省楚雄州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62年10月,原名楚雄州文化馆,1982年4月改名为群众艺术馆。现实有职工17人,其中副高职3人,中职7人,助理馆员4人,管理员3人。

简介

楚雄州群众艺术馆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行思想宣传教育、组织指导、辅导群众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而设立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是基层文化活动的载体,是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是楚雄州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是楚雄城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体现社会文化工作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承传、繁荣艺术创作的社会功能。

领导

现任馆长朱照琨,中国戏剧家协作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二级作曲,主要从事彝族音乐研究和彝剧音乐写作。

现任书记何少春,副研究馆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州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彝族音乐的写作与研究。

现任副馆长杨锐森,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彝族舞蹈的创作和少儿舞蹈的创作研究。州群艺馆内设馆办、调研室、文艺辅导部、美术摄影工作室、马樱花编辑部。

职能

1、群众文化辅导:

文艺辅导工作是群众艺术馆的主要工作,辅导内容包括戏剧、戏曲、小品、曲艺的创作和表演、舞蹈、美术、摄影、书画创作及教学培训。少儿艺术团的节目生产及教学,老年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和组织,开展社区科普文化宣传及教育,农村业余文艺队的表演业务辅导,县市文化馆举办各类文艺骨干培训班的专业指导辅导工作。

2、群众文艺创作

成就

近几年州群艺馆成功地承办了参加省州演出的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其中《喜迎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纪念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九九世博园民族艺术展演》,首届、第二、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开幕文艺式演出、国际旅游节昆明大型巡游方队游演,三省八地区《中国彝族服饰展演》,彝族服饰展《七彩彝山》、禄丰县第三届、第四届恐龙文化节群众文化表演、《中国名模彝族服饰与赛装节》、建党八十周年《党旗颂》以及今年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云岭圣火》,都展示了我州群众文化的活动规模和艺术档次。所承办的这些大型群众文艺演出,都以恢宏的气势,绚丽的服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深遂的民族文化内涵,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大型演出都充满了现代感、时代感和民族地方特色。充分展现了彝州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和民族的精神风貌,这些大型群众文艺演出得到省州领导、专家及观众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扩大了彝州的对外宣传,促进彝州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公众号主体介绍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楚雄州文化馆是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是经2021年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公示的国家一级文化馆,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阳光大道州文化活动中心,承担全州群众文化服务、非遗保护与艺术普及等职能。该馆于2019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火把节""梅葛""彝族服饰"保护单位,常态化开展群众文艺培训、惠民演出、书画展览等免费开放项目。截至2024年,已构建覆盖全州10个县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化服务模式。

机构职能

作为楚雄州核心公共文化机构,主要承担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创作指导三项职能。通过《群文论坛》刊物推动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建立与州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州、县两级的文化服务网络。

核心业务

群众文化服务:年均举办200余场文化活动,包含惠民演出、书画展览、专题摄影展等类型。2025年服务宣传周期间推出彝族左脚舞《弹起弦子跳脚来》惠民演出,该作品入围全国"群星奖"评选。常态化开设硬笔书法网络展、美术摄影培训班等特色项目。

非遗保护传承:2019年起承担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火把节""梅葛""彝族服饰"的系统性保护工作。2024年通过组织彝绣作品亮相国际展会、创新非遗数字化记录等方式推动传统技艺活化。

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1+10"文化服务架构,统筹楚雄市、南华县、大姚县等10个县级文化馆工作。2022年起实施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建成线上艺术橱窗、文化视频等数字化平台。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基层文艺辅导,年均培训群众艺术骨干超3000人次。

重要荣誉

2019年12月: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资质

2021年11月:通过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入选一级文化馆公示名单

2025年5月:原创舞蹈《弹起弦子跳脚来》入围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群星奖"终评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