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截止2020年,学院有在校硕士生及本科生3700余人;教职工126人,专任教师10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教授14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建成2个四川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和1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业设置
学院设置有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会计学(中英联合办学)等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会计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共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校硕士生及本科生近3000人。研究生专业设置
硕士学位授权点 |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学术型) | 国民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 |
产业经济学 | |
劳动经济学 | |
数量经济学 | |
统计学 | |
国际贸易学 | |
金融学(含保险学) |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
金融 | 会计 |
国际商务 |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
管理科学与工程(共建) | |
资料来源: |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具备较强经济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现实问题分析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宏观、微观经济分析和发展问题研究等,富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人才。研究方向设有金融理论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商品流通与贸易经济、数量经济与应用统计。
导师队伍近5年在《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预测》、《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等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级、b级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国家教育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5项。
本科专业
会计学
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专业剖析: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管理活动和信息系统。在“大智移云”时代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会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专业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办学实力,是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具备会计实务应用、智能财务决策与跨专业交叉融合能力,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经济学
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专业剖析: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科学。本专业秉承“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的育人理念,依托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灾害经济研究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特别是金融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投资学
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专业剖析:投资学是研究如何把投资者当前有限资源分配到证券、固定资产等诸多项目,以期望未来获得合理收益的一门学科。依托金融硕士学位点、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省共建实验教学平台与实训基地,本专业秉承“厚基础、强特色、分类培养”的育人理念,构建“能源金融”和“量化金融”专业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在证券、银行、能源等行业从事投融资分析与管理等研究与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市场营销
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专业剖析:市场营销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探索企业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寻求经营之道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市场规律的一门学科。本专业围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我校理工经管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的优势,以商科类知识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培养具有创新营销思维以及较强营销实战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销售管理、营销策划、品牌运营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财务管理(宜宾校区)
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教学科研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建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9个二级专业;与其他学院共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传播学、mba等硕士点。学院重视科研,并以科研促进教学,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及企业委托横向项目等100余项,多项成果被省市领导批示,获得科技成果奖和教改奖励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地质科技奖、省政府三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近年来完成了包括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及教学改革项目60余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