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公众号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北京
公众号ID:libbfa
公众号分类:影视
关于公众号: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北京电影学院,属于影视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及时发布图书馆的新动态,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关注北电图书馆,获取更多影视学术资源。

开发/运营主体:北京电影学院

关于主体: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百科信息导航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百科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是北京电影学院下属的综合性专业图书馆,前身为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图书资料室(1950年),现馆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四号,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馆藏以影视艺术与技术类文献为特色,总量达30万册,涵盖中外影视期刊、珍贵电影史料及万余部影视光盘,并拥有20余个电子数据库资源。海淀与怀柔两校区均设有分层阅览区、影音舱等设施,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支持校外访问。

该馆发展历经多次变革:1952年整合金陵大学影音部文献资源;1956年随学院成立转为图书资料室;1960年定名图书馆后经历文革撤并,1978年恢复重建;1986年迁至现址并启动数字化建设。近年来持续加强资源采购,2023至2025年先后完成外文纸质图书、中文图书及中外文电子资源招标采购项目,年度采购金额累计超百万元,进一步保障影视学科教学科研需求。

单位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是一个独具影视艺术、技术特色的图书馆。图书馆起源可以追溯到原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的图书资料室。

1952年北京电影学校成立,同时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原南京金陵大学影音部和原苏南社会教育学院的有关电影专业的图书资料,一并划拨给北京电影学校图书资料室,使资料室的藏书得到增加和充实。

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图书资料室在学院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各项业务和服务工作。

规章制度

借阅规则

一、读者须持有效借阅证在本馆进行书刊借阅活动。凡本院正式教职员工、高职生、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凭工作证或学生证,交一寸半身免冠照片一张,均可在图书馆办理个人借书证。校内其他各类人员或学生在本馆从事借阅活动,则依本馆有关规定办理借书证。

二、 借阅证件只限本人使用,如发现有将借书证转借他人或请他人代借图书文献者,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权拒绝提供服务并扣留其借书证,并暂停其借阅权限一个月。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电影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北影(bfa)”,位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的全日制艺术高校。

该校曾获批“国家电影智库”等6个研究基地,及获得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是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2018中国科幻大会优秀组织单位,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该校首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有海淀校区和怀柔校区两个校区,其中海淀校区占地105亩,怀柔校区占地面积667亩。开设18个院系及人文学部和思政部两个基础教育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各3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8个;截至2024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940人,其中本科生2609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616人。

历史沿革

萌芽时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团长袁牧之奉党中央的指派于1940年夏赴苏联莫斯科进行电影后期制作。袁牧之在苏联期间考察了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产生了中国要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也需要办一个“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强烈初衷。日本投降后,袁牧之回国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并与厂里的党总支书记陈波儿议起此事,深得陈波儿的赞同,于是“办一所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成了他们的共同愿望。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有本科专业23个,下设18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思政部。

北京电影学院院系及专业
院系专业
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电影创意与策划
导演系电影导演、纪录片导演、电影剪辑
摄影系影视摄影与制作
声音学院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与科技
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影视广告导演
管理学院电影生产工艺学,电影摄影创作及电影美术设计,录音基础,电影导演基础,市场学,金融基础知识,宏、微观经济学,电影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管理人才修养,媒介经营与管理,大众传播学,影视观众学,社会心理学,法律,公文写作等基础课和制片管理学,发行经营管理学,放映管理学等
电影学系影视戏剧文学
影视技术系影视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表演学院表演
动画学院动画(动画艺术方向、电脑动画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漫画、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摄影学院摄影
高职学院表演、影视美术、人物形象设计
国际学院电影制作、动画、表导
国际交流学院表演、动画等
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继续教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5年6月注:学校官网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学科有电影学、艺术学2个;截至2022年8月,北京电影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其中戏剧与影视学包括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目录内二级学科,和电影制作学、表演学、影视管理学、动画学四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北京电影学院学科建设信息表
项目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艺术
博士、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类别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制作学、表演学、影视管理学、动画学、美术学
高精尖学科电影学、艺术学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5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616人(其中专任教师395人)。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及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及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长城学者等人才百余人次。此外,学校有多位教授在国内外重要电影(电视)节担任主席、评委,在国内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的教师数量众多。
北京电影学院主要师资名单
类别姓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胡智峰、谢晓晶、孙立军等
新世纪优秀人才(部分)刘军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胡智峰、孙立军等
全国优秀教师梁小昆
省级教学名师程樯、谭慧、黄丹、陈山、童雷、刘言韬、雷载兴
北京市骨干教师姜丽芬、王春子、曾志刚、宿志刚、扈耀之、谭慧等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校还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此外,该校还有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有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6个;以及《镜头前的表演》《类型电影》《造型艺术构思》《电影摄影应用美学》等精品课程。
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建设单位(部分 )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专业戏剧影视导演、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表演等
省级一流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
省部级教学团队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团队、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特色专业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5年6月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拥有国家级研究机构1个,省部级研究机构6个,校级研究机构13个。此外,北京电影学院还建设有“国家电影智库”“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等科研平台。
北京电影学院部分科研平台
级别名称
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省部级研究机构数字影视动画创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重点实验室、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动画新媒体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机构中国动画研究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影像研究院、、戏剧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文化影像传承研究中心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北京电影学院校徽标识遵循国际惯例,以北京电影学院的英文缩写bfa中的a为字形结构,结合五角星和胶片的元素,多侧面地表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定位和鲜明特色,符合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该标识的a字形结构,酷似汉字中的“人”字,表明学院以育人、树人为宗旨;又形似建筑中的屋顶,传达出崇高向上的学术精神和争创一流的信念。a字形结构中被剪裁出的负形五角星则说明了该校是中国电影明星诞生的摇篮,也定义出了中国特色。两侧呈阶梯状上升的胶片齿孔展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现了学院的众多专业、院系。标识运用红、黑二色,象征着电影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也寓意学校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校区情况

北京电影学院有海淀校区和怀柔校区两个校区,截至2024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940人,其中本科生2609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616人(其中专任教师395人)。

海淀校区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占地105亩,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该校区内部建筑包括标准放映中心、教学主楼、咖啡厅、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校园设施、逸夫影视艺术中心和国际培训中心等建筑设施。

怀柔校区

校园环境

风雨体育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于2021年5月建成的风雨体育场拥有张拉膜结构雨棚看台、4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田径场,配备体育照明、扩声系统,可以举办丙级赛事及学校大型活动。

剧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新建的影院包含8个电影放映厅,60座至312座不等。剧场包括北侧400座黑匣子剧场以及南侧1200座大剧场。一个千人剧场和一个黑匣子剧场。其中千人大剧场的观众席分为池座和一层楼座,附属空间包括控制室、乐池和音响室等等,顶面设有两道面光和一道追光,两侧各设有两道耳光室,舞台及乐池设有机械升降装置,采用的是科技与艺术结合设计。

胶片走廊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北京电影学院部分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周志军
党委副书记、院长扈强
党委副书记支宏伟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新军
党委常委、副院长童雷、李伟、俞剑红
副院长潘若简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5年7月

历任领导

北京电影学院部分历任校/院长
姓名职务在任时间
陈波儿所长1950年~不详
白大方校长1951年6月~1956年9月
王阑西院长1956年9月~1959年12月
成荫院长1980年10月~1984年4月
沈嵩生院长1983年7月~1992年12月
刘国典院长1992年12月~不详
王凤生院长1997年1月~2002年9月
张会军院长2002年~2017年3月

校友情况

北京电影学院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曾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培养出各种艺术人才。其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张嘉益、张子健、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

北京电影学院部分知名导演
级数名字其他专业
56级吴贻弓-
58级王好为-
59级郭宝昌、黄蜀芹-
60级谢飞美术系:李前宽
61级郑洞天、丁荫楠、广春兰-
64级滕文骥-
76级吴天明(进修班)-
78级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胡玫、张艺谋美术系:霍建起、冯小宁、尹力、王鸿海、何群摄影系:张艺谋、顾长卫、张黎、张会军、吕乐
82级文学系:翟俊杰
83级韩三平、黄建新(干部进修班)-
84级尤小刚、孙周(干部进修班)-
85级王小帅、娄烨、张元、胡雪杨、路学长文学系:曹保平摄影系:赵小丁
86级章家瑞(进修班)-
87级管虎、谢鸣晓表演系:王全安、钱雁秋
89级美术系:丁晟 摄影系:李大为
90级高希希(研究生)-
91级文学系:滕华涛
93级徐浩峰文学系:贾樟柯
94级乌尔善-
95级伍仕贤、程耳、陆川(研究生)文学系:王远
97级美术系:郝艺
99级摄影系:宁浩 文学系:刘伽茵
01级曲江涛(进修班)-
02级表演系:毕志飞(研究生)
06级孙睿(研究生)-
10级摄影系:傅子恩

所获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部分荣誉资质
时间奖项名称
1993年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2005年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提名奖
2014年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2015年首都文明单位
2021年北京市港澳台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分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2021年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理想照耀中国——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北京市2022年度市级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2024年首届电影金数字荣誉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奖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