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大学丹阳青溪学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大学学术研究

浙江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自然科学创新单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自然科学创新机构(截至2023年)
类型机构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药物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智能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先进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性肝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国际纳米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先进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园艺作物品质调控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肝病和肝移植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诊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脑与脑机融合前沿中心
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多脏器衰竭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表面与结构改性无机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病历与智能专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感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抗肿瘤创新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长兴作物有害生物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
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卫生健康委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健康委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卫生健康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算机辅助中药分析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与毒理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肾病)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心血管)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胃肠病)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与代谢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血液病)实验室(三级)
其他部委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央网信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东海实验室
浙江应用数学中心浙江应用数学中心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信息处理与通信网络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脑血管检测技术与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磁及复合暴露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生儿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腔镜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光电磁传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肾脏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池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可再生能源电气装备与系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饮用水安全与输配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精神障碍诊疗和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吸附分离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临床体外诊断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岩土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高效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微纳电子器件智能系统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观测-成像试验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殖障碍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量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机系统智能控制与变流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骨骼肌肉退变与再生修复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免疫与炎症疾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运动系统疾病研究与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增龄与理化损伤性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介入与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区块链与网络空间治理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激发态材料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癌症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遗传缺陷与发育障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角膜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严重创伤与烧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清洁能源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递药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协同感知与自主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精准检验与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神经外科疾病精准诊治及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妇科重大疾病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量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波毫米波射频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无人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脉冲电场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智能运维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汽车智能热管理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网络媒体云处理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网络媒体云处理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兴作物有害生物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肝胆胰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腹腔脏器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肾脏与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运动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肝病和肝移植研究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园艺产品品质调控技术研创与应用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洋土木工程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食品药品安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诊治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消化道肿瘤研究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创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材料微结构与性能调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心血管疾病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健康食品制造与品质控制国际合作基地、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饲料研发与安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境污染与生态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化工智能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肿瘤免疫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创新基地、高分子健康材料与应用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力电子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殖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程生物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纳设计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情绪和情感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学与工程转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软机器与柔性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学影像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工业自动化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制剂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制药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低碳烃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结构设计与建造工程研究中心、医学人工智能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磁性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创技术与装备研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土壤污染协同防治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数理心理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工程及数字孪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慧交通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无人机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与器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作物精准设计育种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眼部疾病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液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氢能装备与安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膀胱肿瘤创新诊治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高可靠高安全软件工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品质与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智慧东海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

人文科学创新单元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9个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11个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以及其他17个省部级基地。
科研机构(截至2024年7月)
类型机构名称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德国文化研究所、东北亚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亚洲文明研究院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工作理论研究基地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数字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基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

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成果

2018年,浙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分别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在论文著作方面,截至2019年,sci收录浙大论文11500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及子刊发表论文49篇,授权发明专利2391项。2023年,浙江大学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以第一单位且(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篇。

国家科技奖励
年度奖项项目/团队主持人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分子递药载体的构筑与功能调控研究申有青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负性情绪和社会竞争导致抑郁症的脑机制研究胡海岚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波动方程反问题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包刚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真实感图形的实时计算理论与方法周昆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包装食品杀菌与灌装高性能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刘东红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韩高荣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谭建荣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代空间结构体系创新、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罗尧治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周继勇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氢气规模化提纯与高压储存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郑津洋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域协同的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及应用王文海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张土乔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优势天敌昆虫控制蔬菜重大害虫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陈学新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微量掺锗直拉硅单晶技术及其应用杨德仁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刘旭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汪以真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严密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内障精准防治关键技术及策略的创新和应用姚克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围术期脓毒症预警与救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方向明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龚晓南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识分离新技术及应用任其龙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服役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徐世烺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胡富强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高翔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陈耀武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李兰娟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危险废物回转式多段热解焚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严建华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荧光传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设计及功能构筑钱国栋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增益电力变换调控机理与拓扑构造理论何湘宁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要脂溶性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陈志荣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声发射监控的聚烯烃流化床反应器新技术阳永荣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低功耗高性能软磁复合材料及关键制备技术严密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倪明江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功率船用齿轮箱传动与推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童水光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王文海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喻景权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过程双k断裂理论及控裂性能提升基础研究徐世烺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郑树森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黄河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及装备何勇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双生病毒种类鉴定、分子变异及致病机理研究周雪平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吴朝晖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低温回热制冷关键技术及应用陈国邦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严建华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陈江华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朱利中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鲍虎军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杨德仁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周继勇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严密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柯映林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李兰娟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孙优贤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杨梅枇杷果实贮藏物流核心技术研发及其集成应用陈昆松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蔡袁强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沈华浩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杨立荣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杨华勇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湿法高效脱硫及硝汞控制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高翔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炼油化工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与优化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褚健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陈云敏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王建安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装备与工艺工装集成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谭建荣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跨行业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smart及其应用陈纯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化疗新方案的创建和推广应用金洁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谢幸
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李浩然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大规模城域监控的流媒体关键技术及装备陈耀武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钱塘平台软件研制及产业化应用吴朝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百万册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服务系统庄越挺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生殖技术创建、体系优化与临床推广应用黄荷凤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与采样装备技术陈鹰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褚健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中的分子修饰与吸附分离耦合技术任其龙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岑可法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知识产权32位嵌入式cpu系列及其数字电视等领域soc产业化应用严晓浪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温共烧片式多层微波陶瓷微型频率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杨辉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构性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陈云敏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与污染减控综合技术陈英旭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蔡秀军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骆仲泱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技术与装备应义斌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纳米硅复合薄膜的快速沉积及节能镀膜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韩高荣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郑树森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叶志镇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曹一家
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陈纯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朱利中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姚克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李兰娟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蔬菜作物对非生物逆境应答的生理机制及其调控喻景权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倪明江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集成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孙优贤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掺氮直拉硅单晶氮及相关缺陷的研究杨德仁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工程气固两相流动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樊建人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郑树
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方法张耀洲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技术与系统潘云鹤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清晰度液晶投影显示技术及系统刘旭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及其在国产重要装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谭建荣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可调煤粉浓淡低nox燃烧及低负荷稳燃技术周俊虎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彭淑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质量计算分析技术及其在参麦注射液工业生产中应用程翼宇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液比例节能型电梯液压速度控制技术杨华勇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临床研究黄河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朱位秋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转化、肉质改良、资源开发型全价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许梓荣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氯乙烯类多相(共)聚合反应工程研究及工业应用潘祖仁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比转速高扬程高速离心泵的理论设计与工业化应用朱祖超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褚健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真空激光自动监测大坝变形技术王绍民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人文科学成果

2020年以来,浙江大学文科重大项目立项总数达8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含专项及单列学科)7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重大项目12项。根据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公示,学校共47项成果获奖,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5项、普及读物奖1项和青年成果奖6项。2021年,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22年,3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3年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5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65项、青年奖20项,获奖总数及各等级获奖数均取得好成绩。

学术资源

图书馆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全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694·4万册(不含之江、舟山、海宁及院系资料室),包括线装古籍18·7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含子库)836个,中外文电子图书256·2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325·9万册,中外文学位论文1757·6万册等。

基础馆馆藏主要面向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院系,重点收藏语言、文字、建筑等学科的文献资源,同时注重特色馆藏建设,设有日韩文献特藏室、民国文献阅览室及浙大文库;农医馆馆藏面向医药学科、农业生命环境学科,收藏相关专业文献;古籍馆是图书馆与人文学科各学院合作共建的专业分馆,以收藏传统古籍、新线装书、影印古籍及人文文献资源为特色;方闻馆是收藏艺术与考古文献的专业图书馆。

玉泉分馆主要服务对象为计算机、光电、信息、控制、电气、航空航天等9个院系,收藏相关专业文献,在资源上主要承载信息科技类文献的一、二线藏书,教育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心设在玉泉分馆。

西溪分馆藏书文理兼收,将与主图书馆形成人文社科资源上的补充性配置,重点在二线、三线藏书的服务和存储管理上,通过预约和点对点快速物流服务,连接两个校区师生对人文社科学科文献资源的需求。

华家池分馆主要面向高年级医学院学生、继续教育学院师生、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学员提供服务,集中存储整个图书馆体系内利用率较低的三线书刊多余副本,通过预约系统、激活响应机制和快速物流提供服务。

档案馆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馆藏8个全宗,即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之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杭州工学院、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档案计234520卷,987731件,数档系统案卷级目录23·56万条、文件级目录618·9万条;馆藏总容量达到80t。

馆藏档案反映了学校百余年来创建、变迁、发展的真实历史,珍品泛举:周恩来、刘少奇、陈云、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照片、题词;3000转/分双水内冷发电机、马丁一侯状态方程的发展和应用、全集成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等13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状与材料;夏衍、都锦生、胡乔木、李政道、谷超豪、潘家铮等历届学生的学籍档案,1931年浙江大学土字第一号毕业证书,竺可桢文稿簿原稿,陈鸿逵1934年在美博士论文原稿,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路甬祥与李政道、吴健雄等来往信件,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就“四校合并”给江泽民的签名信;马寅初、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顾毓琇、赵朴初、刘海粟、常书鸿、启功、沙孟海、陆抑非、马一浮、马世晓等名家的书画作品; 浙大各个历史时期校徽、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册《见证辉煌》(编号1897);陈香梅女士1万余件中文史料及照片;蒋百里《国防论》手稿;李岚清书法作品和篆刻印章;路甬祥的照片、证书聘书及资料等1万余件;谈家桢、陈子元、鲍亦兴、李浩培、周有光、李辅燿、舒鸿、严文兴等名人手稿、实物、档案史料;沈德绪教授个人档案等;馆藏《竺可桢日记》手稿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学术期刊

截至2017年5月,浙大共出版22种学术期刊,包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工学版、理学版、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医学版,工程设计学报,地基处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jzus-a (appl phys & eng))、b辑(jzus-b (biomed & biotechnol)),front inform technol electron eng (fitee),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wjp),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hbpd-int),food quality and safety (fqs),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wjem),visual informatics (vi),laparoscopic、end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y (lers),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bdm),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wjps),iet cyber-systems and robotics (iet csr),waste disposal & sustainable energy (wdse),infectious microbes & diseases (imd), blockchain: research & applications (bcra)等共7种中文期刊和15种英文期刊,另有多种加盟刊,包括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pplied mathematics -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y (am-jcu)、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管理工程学报、实用肿瘤杂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被sci-e,eicompendex,inspec,ca,sa,jst,aj,zm,cabi,zr,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1·214(2016jcr),位于jcr“工程综合”分库2区。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被sci-e,medline,pmc,ba,biosispreviews,jst,zr,ca,sa,aj,zm,cabi,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1·676(2016jcr)。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被sci-e,eicompendex,dblp,ic,scopus,jst,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获2016-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c类),影响因子0·622(2016jcr)。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是中国肝胆胰疾病领域唯一、全球该领域sci收录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之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教育部“名刊工程”,并获得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类核心期刊,先后被美国等15个重要数据库的著名索引收录。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和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多次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优秀科技期刊奖,获清华知网“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已被ca、sa、mr、zb1、zr、csa、aj、ic、cabi(a+gh)、scopus、国际期刊指南等多家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是美国《工程索引》(ei),《科学文摘》(sa)等和中国核心数据检索库来源期刊,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北大图书馆和cscd核心学术期刊,被ca、cabi、agris等中国国内外16家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期刊等多项荣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im/medline、ca、embas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收录,获2016年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等荣誉。

《工程设计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scopus、csa(ns)、doaj、ic、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核心数据库的收录刊源,多次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荣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机构收录。

《管理工程学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同时也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认定为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2012-2017年,该刊连续六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为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浙江大学中国一级期刊。期刊为embase、scopus、aj,viniti、ca、ulrich’sipd、ic、csacabi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同时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中国国内数据库收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