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由范长江、胡愈之等1938年在长沙开始发稿、于桂林正式成立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视频、版面、图表、网络、新媒体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用户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涵盖海外主要华文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网络。
…更多「简介」介绍请查阅全文…
历史沿革
1952年9月,经刘少奇建议,新机构定名“中国新闻社”,定位为“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4年2月13日,把原来印发的广播新闻稿、通讯稿和选稿改编为综合的日刊——《中国新闻》。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0001。
1954年11月28日,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南河沿文化俱乐部召开。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主办活动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作为主要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通讯社,中新社成功地搭建起这个开放性、国际性、高层次的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各类华文媒体探讨自身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它们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表达海外华文媒体的心声提供了重要平台。华文传媒论坛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在港澳台、海外华文媒体及中国大陆的新闻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更多「主办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机构
中新社总社设在北京市,下辖总编室、通稿发稿中心、政文部(军事部)、经济部、摄影部、特稿中心、港澳台部、国际部、网络中心 [ 中新网编辑部视频新闻部侨务新闻部]、影视部、海外中心、《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编辑部、图片网络中心、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中新经纬等10 余个采编部门和10 个管理职能部门。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设有33 个分社,在台湾派有驻点记者。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韩国、加拿大、柬埔寨、马来西亚、美国、南非、尼泊尔、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英国等19 个国家设有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
所获荣誉
2020年1月8日,中国新闻社政文部入选2019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公示名单(公示期为2020年1月8日至1月14日)。
2023年11月,由中国新闻社刊播的《中共二十大将如何标注历史新坐标?》(项目:重大主题报道)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