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茶道公众号

中国茶道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海南东方市
公众号ID:qiaoxiaoheicha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中国茶道”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韩亮,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中国茶道,东方智慧,以茶会友,达行天下。儒家茶为礼,释迦茶养心,道教茶润身。关注《中国茶道》,践行智慧人生。

开发/运营主体:韩亮

关于主体:韩亮是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国茶道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中国茶道百科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根源可溯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中国茶道泛指茶文化,包括茶德、茶礼、茶艺等,在品茶过程中,人们可以传播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据广东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汕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工夫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擂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作为客家人从中原向南方迁徙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擂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

茶道是构筑在特定的客观事物上的茶人的观念,它既是茶人的认识论,也是茶人的方法论与世界观。从广义来讲,“茶道”是人类发现并利用茶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茶叶制作工艺以及利用与其茶品相应的食茶、饮茶方法进行养生并冶炼情性的观念方法的集合;从狭义而言,‘茶道’就是饮茶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借喝茶之事修身养性以完善人格的方法论以及由此中折射出来的价值观。

简介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文学家王心鉴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他在《咏茶叶》诗中说: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发展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中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秦汉以前  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现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分类

擂茶

擂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擂茶,顾名思义。擂,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叶、花生米、油、盐或中草药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用擂杵捣成细末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南迁之后的客家先祖,大部分被迫迁入荒无人烟、自然条件差的山区。由于茶是“万物之药”,能够增强对疾病的抗性,客家人便在擂茶中加入生姜、糯米、陈皮等佐料,以抵抗闷湿气候所带来的疾病,“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右以大粉草寸,以芝油,透愈久为妙。”正是因为有这些解毒、解暑等作用,所以人们保留并发展了药食同源的“擂茶”。

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史料记载宋代在中原地区已流行擂茶,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斗茶

宋代则有「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和中国无关,只吸取中国的精髓及精华。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更加日本化,人们既更加注重豪华,而且还更讲究风雅品味。

团茶

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抹茶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团茶」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中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并被起源于日本本土的茶道所吸收,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被吸收的最早传播者。

工夫茶

茶具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置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各家说法

1.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2.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3.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四大茶道

贵族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渐大众化。

茶道精神

四字说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

“清”

“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茶道思想

中国茶道展现儒家思想精髓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而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延伸阅读

佛教茶道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然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公众号主体介绍韩亮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茶道是由韩亮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韩亮(1970年8月29日生),江苏盐城人,博士学历,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他于1998年创建宏大建设集团,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提出“十年保修”质量承诺,倡导“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理念。韩亮曾任宏大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9月至2007年9月),2007年9月至今任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青联常委,曾获“十大青年创业先锋”等荣誉。他多次带队考察文旅项目(如2025年滨海港月亮湾项目)、参与战略合作签约(如2024年江苏青商创业总部基地项目),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

早期经历与创业

韩亮于1998年创建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拥有市政、公路、水利水电等多项一级资质。韩亮作为该公司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49%,认缴出资额4·9亿元。

他独创性提出市政基础设施“十年保修”质量承诺,倡导行业合作共赢理念。

职业职务

1998年9月至2007年9月,任宏大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年9月起,任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年5月,担任集团董事长及党风监督委主任。

社会任职与荣誉

现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青联常委。

2020年7月,拟任盐城市农水企业协会副会长。

曾获“十大青年创业先锋”荣誉称号。

合作与考察活动

2020年3月,带队考察江苏某区招商地块,实地勘察百禾文旅小镇项目。

2024年5月,应邀考察江西大觉山景区,洽谈文旅合作项目。

2024年10月,参与江苏青商创业总部基地项目签约,推动战略合作。

2025年2月,与法华法师考察滨海港月亮湾,规划寺庙、禅修等文旅项目。

©wxnum.cn 公众号大全